称呼之悟

那天一位同业小兄弟带朋友来店里坐,临走时说:“再见啊老林!”三年来这是他第一次以“老林”称我,之前一直是“喆哥”。当时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悦的,心想,当着带来的朋友他就想高抬自己呗。半小时后我改变了想法。

“喆”字,是爸爸给的;而那个“哥”字,确实也要份担当才配得上。想这几年自己也没给人家带去什么,只是入行早一点,年纪大一点而已。

关于如何称呼对方,过去一直认为是个人修养、彼此关系、当时环境背景所决定。其实这个想法还是有点局限的,毕竟每个人对同样的称呼会有不同的认知。

五年前有位与我年纪相仿的顾客叫我店里小兄弟“后生”,我当时差点和他急眼,我以为“后生”是称呼晚辈的专用词,但并不是。

称呼、名字,其实也是份对自己的束缚。相声里经常以“我是你爸爸,你是我儿子”来取乐,但不是能和你妈妈共枕眠的就是你爸爸。爸爸自然有爸爸的义务与担当,不然怎么配得上“爸爸”呢。

所谓尊称,不但是称呼者表达尊敬,也是对被称呼者的一份期待。没有被尊称,也就没有被期待,这样会不会比较轻松。

所谓放下“我执”,可以从放下所谓的身段、姿态、形象开始,可以从不期待别人对自己用“尊称”开始,做个自在人,也就容易找到真正的自己了。

称呼,是自己以外的事物所赋予的,并非真我。

换个角度想,如果一声“老林”能为他增益,这就是大好事呀,同时也成就了我,我这是以形象和姿态在布施。这样真的很好。而且,一声“老林”帮我悟到这些,还要感谢他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称呼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