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深巷,秋在清溪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1张图片


秋高气爽的天气

温度很适意

出来走一走

虽然就近而行

心情却随白云而欢快起来


杨柳依依

轻风拂面

白云在蓝天里

一群一群地飘过

是谁说最美四月天?

秋天一样美如画啊!


在沪上繁华的一角

高桥老街静静地伫立着

站在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桥上

头顶蓝天白云

远处高楼林立

两岸低矮的古式建筑群

青色的河水缓缓流淌

心情立时雀跃起来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2张图片


过小桥

沿河岸信步向前

高桥老街的风貌

缓缓铺开

这里有数不清的小店铺

美衣 美食 古董......

尽可放慢了脚步

走进去逛一逛


古街深巷

这里还藏着许多小小的博物馆

不经意间带给你惊喜

也许一个转身

就发现近在眼前

且都是免费参观

吸引着游人驻足流连


有高桥绒绣馆、凌式民宅

三峡石图艺术馆、钱慧安纪念馆......

穿过小街

走过民居

阳光透过硕大的梧桐叶

洒来道道金线

风过树叶婆娑

地上光影斑驳

看一眼  心似乎也融化

回忆迷离

秋阳正好

不热不燥

小巷深深

不知几许

如同入了异乡

入了梦境

不知岁月的流淌中

小巷藏了多少故事?


不忍打扰深巷的梦境

折回  

沿河岸漫步

垂柳枝叶浓翠

在风里轻轻摇摆

婀娜多姿  

风情无限


再走过一座小桥

西街173弄3号

有博物馆

惊喜在眼前

初次遇见

在大门前怯生生地问:

“可以进去看看吗?”

年轻的警卫朗声答

“可以!”


迷糊走进博物馆

被里面的书画深深吸引

原来这里就是 

钱慧安纪念馆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3张图片


钱慧安是清代著名画家

1833年生于高桥

是海上画派杰出人物之一

他中年丧妻后

与丹青妙手储氏织华结为伉俪

夫妻双双砚畔作画

双管齐下  其乐融融

钱慧安此后将画斋题名“双管楼”


踏着楼梯

走上二楼

钱慧安大师的许多艺术珍品

陈列与此

他在绘画与书法上

皆深有造诣

仔细欣赏

一幅幅画作生机盎然

富有生活气息

一张张书法笔力工整

字字珠玉


隔着玻璃镜框

手机拍摄不甚清楚

挑几幅清晰的书画

大家一睹为快

《东山丝竹》:

乐女抚琵琶

孩童煮水

老妪探问......

一副简笔画

情趣跃然纸上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4张图片


钱慧安的墨

亦闻名于世

他的《名高十二 墨》

清雅别致

巧夺天工


《举杯明月恰当头》:

小小的墨上

方寸之间  

字画栩栩如生

仿佛明月似水

诗仙举杯邀月

对影三人


纪念馆精雕细琢

一窗一木  皆古香古色

窗内 墨宝飘香

窗外  蓝天绿树

相映成趣


高桥镇地处江南

清清的溪流

深深浅浅  弯弯曲曲

流过大街小巷

古时称“清溪”

现在亦有“清溪路”的路名


钱慧安自号“清溪樵子”

他的儿子们皆以“清溪”为号

足见对高桥赤子情深

钱慧安大师的后代

也多出书画名家

在高桥乃至整个上海

都是闻名的书画门第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5张图片


走进后院

雅致的小小院落

庭前绿植

两厢低瓦

原来“高桥书画院”也在此处


依次步入小房间

整洁俨然

许多高桥的书画名家名作

装帧在墙上

供游人欣赏

丹青荟萃  

目不暇接

如百花争艳

如乱云飞渡

一饱眼福

令人爱不释手


齐白石曰: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画家们的神来之笔

看痴世人


我最喜欢简洁流畅的风格

被几幅书画吸引

不甚深解

但见那些潇洒稳健的笔触

寥寥数笔 

即雅趣横生 欢快跳跃

泼墨挥毫

即云蒸霞蔚 山河纸上

让人惊叹  喜爱

久久不舍离去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6张图片


《故里清溪》:

这是历代高桥书画家的表白

也是高桥人的骄傲和心声


依依不舍

走出钱慧安纪念馆

如同遇一场书画的洗礼

墨香仍在心怀

风雅永留脑海

再信步闲游了一会儿

走在细细碎碎的青石板

穿过窄窄的小巷  

迂回到石家街路上

商铺林立  人声鼎沸  

一秒穿越回来

置身于繁华的现代世界


朋友

你若厌倦了繁忙

你若向往着远方

倘有闲暇

不妨来高桥老街走一走

来垂柳依依的河边

来钱慧安的画里

小憩 流连

一个下午就好


春夏秋冬

或春花繁盛

或烟雨朦胧

或浅浅冬雪

都是不同的景趣


老街深巷,秋在清溪_第7张图片


亦或此刻

秋日正当时

来看高桥的云和街

画与情吧

走进这里

你也步入画卷

沿着名人墨客的足迹

成这现世里的风景

浓浓淡淡  疏疏浅浅

心安清溪

烦落忘川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街深巷,秋在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