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之真爱篇

《少有人走的路》之真爱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婚姻其实是爱的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虚幻之爱的终点站、是真爱的始发站。只有在脱离虚幻之爱、面对现实之后,才能真正的相知相爱。

杰作家@体验生命之乐趣 品味灵魂之伟大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犹如爱本身是永恒的。

古往今来,中外各国,通过神话、传说、故事、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等各种形式,都在探讨为什么爱、爱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去爱、怎样去爱等话题,但好像总不能涵盖爱的全部。爱,既伟大、又琐碎,既抽象、又具体,既有普遍性、又有独特性,一时一刻、一人一世很难说清楚。

尽管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或许不同,但对获得真爱的渴望是一致的。从动物本性来讲,爱是伴随爱情激素分泌而产生的情感,与身体发育阶段相关,如神经递质激素、多巴胺等,刺激大脑愉悦中心,会使心率增加、食欲减退、失眠、激动等,这是恋人们最直观的表现。

从意识层面看,爱是人类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最重要的需求、组成部分,是个人成长之源泉,理性和判断是人类进化的推动力,爱却是人之为人的基石。

从更宏观的、大历史的角度看,爱是超越生命的存在,也彰显了爱的永恒价值。

到底什么是爱,或者说爱的本质是什么?《过把瘾》里,方言说爱本是一个过程、但他太注重结果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里,肖楠说最深的爱是牵挂。《皇城根儿》里,大力认为爱就是让对方幸福、不论是否与自己在一起。

《少有人走的路》里,派克说:“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爱是一趟旅程。

这趟旅程,开始于我们先喜欢上一个人,往往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或者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都可以喜欢上一个人,分分秒秒钟就被征服,也可能很快讨厌你,很是奇妙。

然后就是热恋,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最有可能的“症状“”描述是爱的死去活来、茶不思饭不想、发痴发呆、坠入深渊、变傻等,都是些不太好的词汇。爱本是美好的,却为何如此痛苦!

此时的爱是浓烈的、刻骨的、铭心的,但你也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完成处于被动、无意识状态,只看到、想到对方的好,有的还为了爱放弃一切、甚至殉情。此时的爱往往也是虚幻的、感性的,你看到的好可能仅仅是你想象出来的,而且是看似主动、其实被动的想象。

有的人在这种虚幻之爱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的人随着相处时间变长,慢慢的发现原来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好,于是决定分手,继续保留那份或寻找新的虚幻之爱;有的人却脱离虚幻之爱,面对现实,经过理性决断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觉得,婚姻其实是爱的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虚幻之爱的终点站、是真爱的始发站。

虚幻之爱是个人自我界限的塌陷,只可作为真爱的起由、引子。真爱是个人自我界限的扩展,是繁华落尽后两人彼此欣赏、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承诺、意愿。只有在脱离虚幻之爱、面对现实之后,才能真正的相知相爱。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谈恋爱时那些美好的东西,如信任、欣赏、包容、嘉许、感恩、付出等等,婚后往往感觉消失了,也没有爱情了。其实不然,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也没有前后关系,爱情贯穿于人的一生,只是加上婚姻这一世俗“枷锁”后,更多的细节呈现给了对方,爱的内涵延伸扩展了,如果还用原有的内容来架构化爱情这一抽象事物,必然会令自己失望。

犹如富士山,从远处观看,是永恒的、美丽的,犹如婚前的虚幻之爱。走近细看时,却是变化的、荆棘的,犹如婚后。但当两人携手克服困难,一步步攀爬到山顶,此时你看到的富士山的美是刻骨铭心的,而且你看到的也不再仅仅是富士山的美。同时,这个过程中,你也把欣赏的时间进行了无限细分,营造了时间延长的体验,也延长了你的幸福和喜悦。所以,真爱需要慢慢的创造、品味、享受!

经营婚姻,就是经营真正的爱情,其实并不容易,需要你意愿坚定、全神贯注,这也是一生的修炼。

双方需要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著名导演李安说:“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某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原因。”

真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一方不是另一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要把对方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而不是个人自我界限的塌陷。也只有这样,双方才能为彼此的成长共同努力。这里面要避免消极性依赖现象发生,婚姻虽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但有时互换角色会取得意想不到效果。

双方需要实现共同成长。婚后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双方都要进入新的领域,面对新的挑战,拓展个人自我界限,并帮助对方拓展个人自我界限,婚姻是共同创造的艺术。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婚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方好的品质要一直发扬,不好的习惯也要努力改正,其实有些不好的习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另外一些事情可能是积极的,这也是个人自我拓展的一种方式。

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爱,是意愿,是足以转化为行动的欲望。爱,不是感觉,是投入和奉献。首先是关注、牵挂,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细心的关注对方,知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默契。要善于倾听对方,倾听时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努力去体会对方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这一过程本身,既是双方具备独立自主人格的体现,也是彼此自我界限的一种拓展。

找到那个能与你一起爬山的人,也不太容易,你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和决断,比如是否能够接受和逐步改正对方的缺点或对方愿不愿意为了你改正、而承受个人自我界限的暂时性塌陷?但最重要的是,是否有意愿?是否能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实现共同成长?

要洞悉世界的本质,认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可能经受各种痛苦,而唯有经受痛苦,才能够最终走向真理。真爱同样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有人走的路》之真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