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自己的复利曲线 —
信息高速化的今天,往往有这样的观感:
一个平日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一次惊艳全场的操作广为人知。
例如外卖小哥雷海为,因为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爆红网络。
能记住海量诗词的雷海为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长期的利用自己的送餐空闲时间去背,这就是复利效应。
复利曲线
金融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复利曲线。
复利曲线指它的初始增长缓慢,但是一旦到达一个拐点,增长速度就如火箭上升一般,势不可挡。
一切有意义的成长过程,基本上都符合这种趋势。
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以月为单位相比较差距似乎也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时间来到了某一个拐点,差距就会飞速的显现出来。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坚持不到转折的拐点,他们就选择了放弃,只有少数人会坚持到最后。
复利曲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F=P*(1+i)^n,其中F代表未来值,P代表现在值,i是收益率,n是重复的次数。
也就是说,取决于一个领域成就的关键点在于,重复次数与收益率。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长期收益的事在开始越看不到效果的原因。
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回报,却忽视了一件长期受益的事的核心因素在于时间。
复利曲线的本质,是用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问题。
例如说同样是讲课,甲老师把自己的课程按单次定量的卖,通过不断重复的付出劳动时间来获取报酬。
乙老师则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课程质量,把课程按更高的价格出售,并且利用网络的方式批量卖给更多的人,让单次的课程产生复利收益。
短期内乙老师可能收益不高,但长期来看,他绝对是赚的。
所以年轻人在面对当下和未来规划的时候,不妨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用复利思维来思考问题。
现在就可以想想,十年后要做什么事,想达到什么成就,然后开始规划。
反之,如果每次总是盯着短期回报的事来做,想着完成明天的任务就好,那么你的准备缓冲区永远局限在一天,当遇到那些需要长期谋划积淀,来完成的高回报的事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好。
1
2
1
—保持平静状态的能力—
人的很多痛苦,实际上都是欲望与现状反差的产物。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感叹从小认识的一个女生交往了一个富二代,还没结婚,富二代就送了她一套房,然后一直在那儿郁郁寡欢,说自己不知道要攒多少年,才能够在立足城市够上首付。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亲戚家恰好赶上拆迁,同事咬牙赶在爆涨之前买了房,同学不经意几年前买了比特币。
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让一个人少奋斗几十年,让周遭人艳羡不已。
同样的炒股碰上熊市资金被套,选错专业毕业后不知所措,和交往了多年的情人最终分手。
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环节,也会让人悔恨不已,如临深渊。
面对欲望和现状的反差,很多人会选择逃避,用游戏娱乐等等强刺激的东西来麻痹自己,但实际上这些并不能消解焦虑,生活稍有不慎,他们依然会陷入失控的状态,产生极端的自我怀疑和烦郁。
这是因为在长期不稳定的负面情绪下,人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会打开逃避机制,逃避更倾向于获取多巴胺短期奖赏来进行自我满足(比如说刷朋友圈看小说等高刺激事物),而获取短期快乐导致你更加自责,自责导致逃避更深,从而恶性循环。
当你深刻的理解到生活的无常你就会明白,很多东西并不是努力就能够掌控的。
月薪三千的打工族和月薪十万的高管各有各的烦恼,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漩涡里挣扎。
也正因如此,保持平静的状态就更加难能可贵。
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你接受现实和同自我和解。
更是因为,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
很多人无法完成一件事的根源在于,他把大多数的意志都损耗在了无用的情绪上。
事实上,这样并不能让你知耻后勇或是「丧」一下就振作起来。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意识到他人的世界和外界的干扰与你无关,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事情本身。
玩游戏的时候就心无旁骛的玩,看电影的时候就享受其中。
用尽可能平静的心态和专注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能量消耗,聚焦生活。
1
3
1
— 避免单一化标准思维 —
这种思维很多年轻人都有。
这里说的单一化标准思维,指的是认定事物的标准只有一个答案,以为只要怎么做,就能够怎样。
这种思维方式的由来是长期学生时代教育的产物。
当我们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每个人的评价维度是单一的,即成绩决定论。
你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取决于,你期末成绩单上面的那一串数字,这就造成了很多年轻人在出社会以后,还是习惯性的用标签乎,单一化的思维看待问题。
举一个例子来说。
老同学聚会,重本大学的看不起专科学历的人取得不错的成绩,心里边想着读书的时候他成绩都不如我,现在混得这么好,一定是踩着狗屎运。
这就是典型的,用单一化标准的思维来评价别人。
性格家庭,行业发展,个人际遇,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两人的发展差异。
比如说很多年轻人喜欢咨询前辈,我要报志愿,某个专业是否有前景。
你告诉我肯定答案我就去选,你认为没有我就否决。
殊不知,一百个前辈会告诉你一百种不同理由的答案,这就像小马过河一般,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尽相同。
人不够成熟的一个标志是,总是局限在某一个维度里去看问题,认为人生里的许多困惑,和学生时代的测试卷一样,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也是「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而事实上,每个成年人的决定都应该用多维度去考量。
毕竟出了社会以后,生活的游戏规则是你自己定的,盲目的用单一化标准,来要求自己只会让思维变得更加狭隘。
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越能确定哪些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也越来越理解。
生活从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线形关系,它处在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里。
避免单一化思维,你就能更理性的看待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生活模式,这也是我认为「年轻人最好要接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