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讨论卓有成效

问题描述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你感觉这个项目的商业价值怎么样?”   “还行,实现起来可能有点困难?”   “我打算这样做...”  “嗯,但是你考虑过这个东西和XXX有什么区别吗?”   “巴拉巴拉...”   “但是这个东西面向什么对象呢?商业价值怎么样呢?”   “Excuse me?”

我们经常讨论了很长时间,却感觉好像并没有获得什么有效信息,这是因为我们在相同的议题上来回打转。

来看上面的例子。可能你感觉问题挺明显啊,但是,如果把省略的部分补上呢?

这个讨论有三个议题,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创新点,项目的商业价值。

分析一下,讨论的首先是商业价值,接着是可行性,最后是创新点,接着质疑者又跳回了商业价值。

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情况下,交流问题也是这样,我们不仅会在议题之间来回跳跃,还会不断地扩展议题。

问题解决

更加专注大概不是一个好建议,这里我引入辩论中的一个方法。

两段式质询:

首先确定应然(应该)层面,然后确定实然(实际)层面。

人有天生的反驳欲,而常见的反驳无非两种:做不到,做到也没啥用。

我们大多反驳说这个事情你做到也没啥用,会感觉比较帅,比较有力度,“你的意义都被质疑了,你还有什么说的?”

人们会更注重于应然层面的反驳,所以要先确定应然层面的共识,付出更多的精力。

将两段式质询带到问题讨论中来,首先确定意义和价值,然后再确定实际操作层面的东西。

现实场景

把问题分解是必要的,先把问题分解才能更好地确定共识,这个有机会再写。

对于单一的目标,如果是项目,我们可以先确定讨论的价值或者方向的价值,然后讨论解决方案。

如果是人际矛盾,更是要先确定这样做为了什么,否则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会出现各种误解:你就是为了XXX...

确定了讨论的目的和共识之后剩下的就相对比较简单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先确定应然层面了。

拿上面的例子:

首先来确定一下我们这个项目在技术上的独特性,巴拉巴拉,所以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巴拉巴拉。

然后,我们需要利用我们的独特性创造怎样的价值呢,巴拉巴拉。

最后,我们需要攻克这些难关,我们需要这样分配......

写在最后

总结就是,先明确讨论的意义价值(确定应然),再讨论方法和实践(确定实然)。

一切的手忙脚乱都来自于我们不断地混淆,把已经解决或暂时不需要解决的都混在一起。

做好话题的切割是提升交流效率的神器。

表达令人上瘾。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让讨论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