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事儿,就胡乱一写

国内某旅行节目画上了这一季的句号,对于追随了几个月的我来说,在看完了最后一个镜头之后心里不免有些许失落。

这几个月里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当我在每周休假的那一天早晨,从睡梦中自然醒来,摸出手机打开视频,找出那个节目,然后从头到尾不放过任何一祯画面地仔细看完,每到精彩有趣之处还会不厌其烦的倒回去重复看上好几遍,等老公回来给他回放节目里精彩的画面,又叨叨地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最后总不忘补上一句: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生活态度。这一天才算完整。

然而现在,28岁的我,绞尽脑汁回想着自己的这28年,竟也想不到自己做过什么比较酷的事。


19岁之后,曾经疯狂的追星,曾经在五天的旅行里面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可以三天不睡觉,曾经为了能粗略的了解各地文化从而忍受着身体的极限在逼近四十度的热浪里奔跑几天,曾经天黑尽了还要去海里游泳,也曾经为了学业把自己锁起来几个月不与外界联系,只为内心的那个信念而活……这些看似还不错的经历,在我得知老同学们去“5.12”现场救人、徒搭去到尼泊尔、暑假去甘肃支教一个月不洗澡后,在遇到了为了完成毕业愿望而独自跨越几个省旅行的陌生女孩后,在听说一个家境不太好的女孩自立拼搏只为能够在世界各国的沙漠、海洋、雨林里畅游后,在我看到大学同学成为北大博士还能在非专业以外的各个领域发展得游刃有余后,在收到从小和我住一个单元楼、在一个家属院里跑大的妹妹给我发来的她已经从香港大学博士毕业并且决定到英国工作的消息后……我愈发的觉得自己活得很low,那些所谓的意义和价值突然变得无法存活。

好像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儿时都希望自己能有超能力,都希望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扶弱济困,让每一个人都绽放幸福快乐的笑脸。可长大之后呢,似乎连让自己笑脸绽放的能力都很匮乏。曾经有人告诉过我成长之痛,那时候还小,不懂什么是痛,只知道凭借自己的乐观和努力,那所谓的痛也不能奈我何。可当苟且了一年又一年,儿时的“超人梦”离我越来越远后,一切才恍如隔世。


有一个非常老的命题,叫“你会让自己变成你所讨厌的那种人吗”,好老的梗。我的回答是:不会。有人说那样意味着成熟,对我而言,那样意味着死亡。这几年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明知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大的善良。已经成为座右铭,不断勉励自己。身边形形色色很多人,各人怀各事,我只能让自己礼貌友善的去面对,却无法逼迫自己参加没有必要的社交,就如我没有办法逼迫自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样。我只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如果喜欢的人暂时没在身边,我则愿意独处。

我知道太多的人都是这样子:被生活逼迫到每天都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的要求自己上进,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抛给自己非常多的问题,甚至无助到流泪,但第二天一早还是会整装待发,做好“战斗”准备。当内心真正静下来,诚恳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有一个字就会非常刺眼的出现——钱,扎的眼睛疼、耳朵疼、心疼。曾经多么看不起的东西,曾经认为多么庸俗的东西,曾经想着没有它我也可以去流浪,曾经想着我只会追求精神而对它永远漠视。

可当生活无情的摆在我面前,我残忍的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宁愿让自己不开心也要挣钱。所以同样的不喜欢,我只会让自己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却绝不会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


今天很丧,不单单是因为一个寄托结束,更重要的是我那个梦想逐渐让人摸不着方向。但是每次写东西不都是要传递正能量吗,所以收起抱怨,打好“鸡血”,干一碗“鸡汤”,告诉自己:姑娘,你还不错,十年了,你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踏实好好的只爱一个人,就算被生活推到风口浪尖也能拼命的挣扎逃出困境,你坚持读书,坚持旅行,心怀远方,你喜欢的人始终都在你身边,诚心相待。

原本以为自己会写下一些文艺的话,蓦然回首间,才发现那些像“诗”一般矫情肉麻的句子已经被我丢弃在硕士的时空里,它们在北京的上空盘旋,而我,只想去北京却不想找回它们。

文艺可以不被限制,而矫情却要用力克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啥事儿,就胡乱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