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_第1张图片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_第2张图片

发病条件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_第3张图片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截止2013年未找到免疫或高抗品种,但有一些农艺性状良好的耐病品种,如苏麦3号、苏麦2号、湘麦1号、扬麦4号、万雅2号、扬麦5号、158号,辽春4号、早麦5号、兴麦17、西农88、西农881、周麦9号一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绵麦26号、皖麦27号、万年2号、郑引1号、2133、宁8026、宁8017等。春小麦有定丰3号、宁春24号。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浸种,方法参见小麦散黑穗病。

药剂防治

①用增产菌拌种。每667m^2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

②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在始花期喷洒,要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用药。药剂防治应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 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或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95克,对水30~45公斤细雾喷施。视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早晚再隔7天左右喷第二次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1] 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加【碧卡硅溶】磷酸二氢钾1000倍或尿素、丰产素等,防效优异。[2] 在长江中下游,喷药时期往往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_第4张图片

1、防治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足量用药+足量用水+二次用药。防治时机为抽穗至扬花初期、降雨前6-24小时+5-7天后再次防治,其次为雨停后24小时内最晚36小时或雨间歇期间喷药+5-7天后二次用药。

2、用水量每亩不低于15公斤,喷片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7选用小孔喷片,提高雾化效果和单位面积雾滴数,提高穗部着药均匀度。

3、用直喷头或如果无风风小,喷头离开穗顶一尺左右,利于雾滴飘移降落,增加穗部着药机会和数量。低容量喷雾法或弥雾机弥雾效果更好(但是缺乏专用制剂)。低容量喷雾法是采用0.7mm以下喷片,喷出的雾滴比普通喷片(1-1.5mm喷片)细一倍以上,即同样体积的水量形成的雾滴数比普通喷雾法多1-2倍。

4、注意用药量和用水量。要科学认识农药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包含准确计算用药量和用水量。避免农药用量不足达不到效果,超量用药造成浪费、增加选择压力迅速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环境污染等。每个正规农药的推荐用量都是经过专业机构(部门)多年测定的结果,否则不会有批准登记证号。但是试验时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做的,一般用水量为小麦50公斤(以喷湿喷透但不流水为限),但是农民为省工省时(一亩地用水50公斤,对于大田而言确实不现实)喷药时都做不到合理的用水量,一是用水量小,二是喷片孔越来越大,导致农药在田间分散性差、对靶标润湿时机短、吸收时间短、降低靶标着药机会,从而降低药效。所以我个人推荐常规工农16型手动或电动喷雾器,亩用水量15公斤比较合适,不低于10公斤,而且得呼吁厂家和农民尽量降低喷片喷孔,以提高雾化效果,为提高效率可以使用一竿三头。另一个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当遇到推荐用药量为某某倍水的时候,用药量计算方法是,亩用药量(商品制剂)=50000÷倍数(商品制剂),比如对于1000倍液的,亩用药量应该不低于50克,500倍液的亩用量为100克。有的农药使用说明是原药用药量,还要折算成商品制剂用量。

5、安排好浇水时间,避开扬花期浇水,以避免增加田间湿度和感病机会。但是如果扬花期干旱也是减产因素,因此需要灵活掌握和合理安排浇水时间。但是一定杜绝用喷灌浇地。[4]

6、防治赤霉病新型农药。烯唑醇、咪酰胺、克百菌、戊唑醇(立克秀)、氰烯菌酯、苏锐克、速保利等。多菌灵也有不同制剂,胶悬剂效果好,可湿性粉剂容易发生沉淀。[3]

7、防治赤霉病的时间正好也是防治吸浆虫、蚜虫、白粉病、锈病的时间,杀菌剂、杀虫剂、氨基酸微肥、碧卡硅溶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实现一喷多防。但注意用药量不可过大,浓度不可过高(浓度上限是多少,没见过报道,不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