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孩子的需要是“惯”孩子吗?

今天中午,我突然接到了孩子爸爸的微信,只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老不上幼儿园,会不会太惯着了?”于是我想借此聊聊这个话题。

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妈妈,在写下题目后,为了能更清晰地区别什么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什么是惯,我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惯,指纵容,放任。纵容则是指对错误的行为不加约束任其不管。而在一个家庭中,出现惯孩子的疑问时,往往针对的也是行为。理清这一点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在行为层面较真。我曾经就是一个很焦虑的妈妈,陷入“满足孩子就是惯孩子”的魔咒中痛苦很久的人。那时的我也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所以总觉得问题层出不穷,管还是不管,不惯还是惯?经常让我在天平两边摇摆不定,搞得自己累不说孩子也越来越“闹”了。

如何才能从这样的死循环中解放出来呢?这需要我们从行为的视角跳出来。一个人(孩子与成人都一样)做出某个行为,一定有他的目的,而这个目的的背后一定有未被满足的需要。这个需要如果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从下到上分别为生理需求:食物、睡眠、水、空气、健康的身体等;安全的需求:安全感、秩序感、物品的所有性等;社交需求:爱、归属感、友情、亲情,游戏等;尊重的需求:自我的尊重、信心、成就感、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自我实现和超越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的能力等等。

我家宝贝最常见的是我一回家就会跑过来,一会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妈妈,你看我摆的积木”,一会又来“妈妈,你看我画了什么画”,没多久又跑过来说“妈妈,你能帮我打开电视吗,我想看动画”……如果我没什么事,当然开开心心回应他,如果我很累或者有事,这种情况下,以前的我一定会说“宝宝,你听妈妈说,妈妈很累而且有事情要做blabla……”讲了一大堆道理口干舌燥之后发现孩子要么没反应,要么听几句就不听了,复读机一样的抓着妈妈一定要做他想做的事。OMG,这时老娘一定崩溃了,用残存的理智告诉自己这是我亲生的,要不就直接大喊一通,两败俱伤,事后还会很内疚。这是我以前经常有的困扰。

遇到类似情况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呢?首先孩子这样做,目的是想得到妈妈的关注,而想要关注的背后的需要则需要妈妈们细心观察了解了,我家宝宝大多是需要妈妈的爱和陪伴了,大多数宝宝也是如此。这时,我通常会蹲下来,与孩子在同一个高度,这样让他能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然后拥抱他,与他建立连接;接着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他的感受是什么,试着跟他共情,告诉他“妈妈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之后试着与孩子一起找到他的需要,并找到满足他这个需要的“双赢”的方式。

这里我想说说感受的重要性,感受是有记忆的,在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的事件,我们常常忘记了当时的细节,而即使记住了细节,也往往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对事实细节加以修正,但是感受会被身体长久记住。在成年后,当我们遇到类似事件时,会出现相同的感受,而且不受大脑控制,是身体直接有与感受对应的表现。在我们说出孩子感受的时候,其实已经帮孩子疏导了一部分情绪。即使一开始说得不对也没关系,因为孩子有时候也是很多种感受混合在一起。另外,妈妈尝试着去说出孩子感受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对自己的理解与关爱了。孩子在与妈妈的沟通中已经被妈妈倾听,有时候在连接与被倾听的过程中,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了。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很烦很恼火的时候,就是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他们常常会用各种方式来确认“妈妈是不是爱我”,“妈妈是不是理解我”,“妈妈是不是重视我”等等,因为这对幼小的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将他们的行为翻译成语言,我想应该是“妈妈我需要你的爱,没有你的爱我活不下去”。如果妈妈能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知道妈妈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是理解、是包容、是支持、是信任、是按需给予指导、是给自由空间、是共同玩耍、是拥抱、是一起准备晚餐……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不带诱惑的深情和不带敌意的坚决”。妈妈的心安在了,每一个眼神拥抱都是爱的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满足孩子的需要是“惯”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