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听书笔记:《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这个词要比现代汉语里的多出两层意思,一层是启蒙性,一层是公共性。西方的经典辞书,在解释“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的时候,通常都会追溯到俄国和法国的两段历史,这两段历史刚好分别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启蒙性和公共性。

法国的“知识分子”概念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所谓的“公共性”,指的是像左拉他们这样,关心公共议题,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并且敢于站出来为蒙受不公的人主持公道。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守着自己的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必须要走到书斋外面来,踏进社会,在公共讨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卢梭是欧洲启蒙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你可能了解他最著名的政治理论“社会契约论”,或者是读过他的名作《爱弥儿》和《忏悔录》。卢梭的一生完全符合知识分子的启蒙性和公共性两大标准,他通过公开的写作,宣扬原创的政治和教育理论。他声称自己对人类有着无与伦比的爱。他还相信自己拥有超人的天赋和领悟力,能够为全人类带来福祉。在卢梭去世后,法国国民议会决定把他的遗骨迁进先贤祠,仪式的主持人宣称:“我们在道德、风俗、法律、情感和习惯方面有益于健康的改善应归功于卢梭。”可见卢梭对后世的影响有多么广泛。

在约翰逊看来,卢梭本人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的心理状态始终停留在毫无责任意识的幼稚阶段。华伦夫人和勒瓦瑟,算得上是卢梭一生中最亲近的两个人。卢梭把她们看作母亲和保姆,对她们只有索取,没有感恩。对这样一个人来说,养育孩子当然是更加难以想象的,毕竟,为人父母需要不求回报地付出极大的心血,而终其一生,卢梭都没有学会关爱他人。讽刺的是,卢梭在他的作品里,总是声称自己对人类有着无与伦比的爱,但他不爱恩人,不爱伴侣,甚至不爱自己的亲生骨肉。卢梭爱的人类究竟是什么呢?恐怕也只有他心中那个空洞的理念吧。

在随后的报道中,约翰逊承认了他的这段婚外情。不过,他认错的态度似乎并不十分诚恳。在《每日电讯报》2010年的专访中,约翰逊轻描淡写地回顾了这场风波,他说:“如果你有了名气,这类事就很可能会发生。你只能将它抛在脑后。这就是莎士比亚说的‘过去时光里的幽暗深渊’。”

如果按照约翰逊在《知识分子》这本书里的标准,他对自己似乎也太过宽容了些。我们回到约翰逊这本书最核心的论点: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和私人生活,好比一株植物的果实和根系,假如根系有毒,那果实的成分就值得怀疑。按照约翰逊的这套逻辑,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约翰逊本人的作品呢?假如他在私人生活里也是个表里不一的人,他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又有多少可信的成分呢?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人生过得很失败,甚至是很卑劣的时候,我们其实仍然无法断定,他已经放弃了挣扎。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他们私下里的品行可能很不堪,却仍然通过写作,讲述着关于正义和光明的思考,这可能恰恰是因为,写作是他们挣扎的唯一手段。性格的缺陷、不幸的遭遇、金钱、权力、世人的崇拜,都可能让他们深陷在不道德的泥沼中。我们不必去原谅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但在作品里,他们仍然可能对美好的事物满怀期待。这些作品就好像黑暗的地下凝结出来的水晶一样,是他们在这劣迹斑斑的一生中,留给这世界唯一美好的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06听书笔记:《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