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左传(43)晋楚争霸之邲战趣事

————佐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左传》一向胜在对战争的描述,晋楚这场大战着墨尤多。除了恢弘的全局战势渲染,也不忘描写一些细节和小人物,读起来竟比整个战势还好看,从中揣摩那个时代的礼仪道德规范和人们的思维逻辑也是相当的有趣。

大家熟悉的三国时代战争,一般是双方摆好架式,中间留出一大片空地,一方先有一员大将飞马冲到阵前,另一方于是也飞出一员虎将,两人二马盘旋战在一处,两方将士摇旗呐喊、站脚助威。倒下一个,再换一个,往往要等大将们过足了瘾,其实是有一方实在派不出来人了,才会呼拉一下两军混战。

春秋时也差不多,在真正的两军混战之前,先是将士们比划一下。但春秋时代将军们还不是单人独骑。貌似那个年代还没有发明至关重要的马镫,人骑在马上两只脚有劲儿使不上,两只手全得忙活着控制马匹方向和保持自己不掉下来,自然没办法打仗,所以有人称“马镫”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它改变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

春秋那时是三人共一辆战车,御者居中,就是赶车的车老板儿,那年代赶马车这活绝对是高级技术工,比F1赛手还高科技,孔老爷子就专门开一门课教赶车(应该算是最早的驾校吧);一名车左,负责射箭杀远敌,一名车右,执戈和盾,杀近敌。

两辆战车可没办法捉对厮杀,转弯半径太大,而且搞不好搅和在一起把车马都捆成粽子。所以那时候没办法“叫阵”,而是“致师”,又叫单车挑战。

单车挑战的过程是,御者驾车飞驰敌阵,“飞”到什么程度呢,要飞到车上的旌旗向后翻倒的程度,飞到了敌阵前,御者必须下车,从容整理车马(就算心跳三百下也得脸不改色),弓箭手车左负责掌控缰绳,并保护御者,车右杀入敌阵俘获一名敌人,割掉他的左耳,然后三人再同车全身而返,这才算挑战成功。

大家想想,这可相当高难啊。所以单车挑战其实旨在扬威,并非真正杀敌,搞不好的人,就等于飞蛾投火了。

楚国当时派出的单车挑战车老板是许伯,车左乐伯,车右摄叔。三个人通力合作,一战而成,同车而返。晋军也不是呆子,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回过神来分兵三路在后面紧追。乐伯弯弓搭箭,对左路追兵射他们的马,对右路追兵射他们的人(也不知道这是古代的什么讲究,反正那年月对付左右的办法一般都不一样),分别击退了两路追兵,最后眼看就被晋军的中路人马擒获了,这时乐伯也只剩下了一支箭,正好前面一只麋鹿(这战场上也真够乱的),乐伯一箭射中鹿背,摄叔拿着鹿走到晋军战车前(这仗打得还挺逍遥),说:时令不对,应该奉上的兽还没到,这只鹿就送给你的手下吃烤串吧(古礼讲究夏天才献鹿,当时还是春末)。追赶他们的晋将叫鲍癸,对手下的说:人家车左箭法神奇,车右口才一流,都是难得的君子啊,放了他们吧。

————佐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前面讲过的赵旃,本来是派他签和约去,结果他坐在楚军大营前挑衅,和约没签成,被楚军追杀得丢盔卸甲弃车而逃。当时,晋国的逢大夫与两个儿子共一辆战车,也正败退,逢大夫知道赵旃在后,不想救他,因为一辆战车没办法装下四个人,如果救他,就得牺牲一个儿子,于是告诉两儿子别回头看,反正只要装没看见就没道德污点。两儿子不听话,偏回头一看,看完了还偏说:爹,老赵头儿在后面呢。逢大夫大怒,把两儿子轰下车,指着一棵树说:介俩倒霉孩子,在这儿等死吧,回头我来给你们收尸!拉上赵老头儿就走了。第二天,回到那棵树下果然看到俩实诚孩子死在了那里。

————佐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混战中,晋国有一辆战车败退的时候卡在一个坑里出不来,楚国的追兵看到了,不愿趁 人之危,告诉他们,把车前的横木抽出来就行了,晋将依计而行,果然出来了,又跑不远,又卡住了,楚军又告诉他们,拨掉大旗、扔掉车轭就好了,果然这招又灵,晋将终于逃了回去。结果猜猜晋将说啥?晋将说:还是大国的人逃跑有经验啊,我们就比不了。不由让人想起鲁宣公二年楚郑之战,楚将狂狡追杀一只郑将,那只郑将逃得太慌张掉进井里出不来,狂狡把戟倒过来递给郑将,把郑将拉出,郑将出来一送戟,反把狂狡给逮着了。蛮夷的楚人偏有其质朴可爱的一面,尚礼的中原人偏有其可耻的言行。

下集预告:修个德胜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卦左传(43)晋楚争霸之邲战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