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经常陷入一直做执行,没有个人提升,又看不到发展希望的尴尬境地,希
望本文能为您带来些许启发。
1. 始终在做执行性的重复工作,每天看似很忙,但每件事做的目的好像迷雾
一般若隐若现,同时所耗时间也较多,最后结果依旧焦头烂额。
2. 老板不断施加压力,每天的目标不知道怎么达成,只能用时间去硬磕。
3. 不知道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在哪,做了很久却依然没有实质上的提升。
4. 每天工作重复性、机械性高,辛苦但又不会被老大看到。
相信每个运营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这种情况,看过很多运营书、
报过许多培训课,但实际工作起来还是跳不出坑,今天为大家带来关于出坑的经
验,希望对各位能有帮助。
在想要跳坑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所做的工作意义是什么?明确自己所做工
作意义后,才能逐渐摆脱一味执行的境地。
其实大到公司、小到一个部门小组,都存在一到多个KPI。每一个层级都将自身的
KPI进行拆解,拆解成多个更加具体的KPI 后分配给下级部门,最终将小组KPI拆
解成可落实到实际操作上的具体操作。
运营新人阿润在某线上课程网站任职,公司在当前季度的KPI是“实现盈利提升一
倍”。之后CEO会将该KPI按部门进行拆分,分配给运营部的KPI为“网站日活增加
三分之二”;运营部再拆解目标,分配给用户增长部门的任务为“当前季度的注
册新用户增加一半”;用户增长部再进行细化,制定日活组的任务为“每天的日
活率需要提高20%”;日活组的组长最终根据板块数据来源,确定阿润的KPI
为“每天发10个互动话题、管理3个用户微信群和写宣传稿”。
因此我们不断在重复的、没有人指导的运营操作,是大的KPI不断拆解后,最终为
实现小KPI的实施工作。
在看完上述例子后,相信各位对于自己所做工作来源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那么我们现在将运营动作简单分一下类:
以保持现有产品状态为目的的基本运营操作。
特征:持续且常规,工作内容基本一致,每天时间占用较多。
目的:保持当前的运营现状,维持数据基本不变,即保持现有状况不
变,目的性不强。
以提升数据、额外实现目标为目的,在基本操作完成之外的特
殊操作。
特征:间断且非常规,工作内容根据目的进行,占用时间不确定,运营
效果提升较大、数据波动大。
目的:冲击运营目标,提升数据、用户大幅增长等强目的性。
正确的工作应该是以基本操作为主,在保证产品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进
行提升操作,进一步为产品寻求提升空间。
在明确自己操作与操作分类后,一起来看下如何跳出纯粹执行的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自身的宏观视野,是跳出运营坑的基础。
在做每一件运营工作时,可先思考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最终能够为产品某个板
块或板块数据带来什么?在确定自己所在工作的结果后,再往上一层思考。
比如:某个产品板块或数据能够为整个产品带来什么提升?长此以往不断提升自
己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眼前的操作,而是思考操作的意义和长远价值。
将自己目前的运营工作项进行梳理,明确所做工作项属于基本操作还是提升操
作。由于很多运营操作,是由上级分配或指定要求,因此明确运营操作的分类尤
为重要。明确分类后,可以确定每项工作的投入占比,一些基本操作的投入时间
虽然不能有较大变化,但投入精力可以酌情减少。
提升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各位大佬讲的也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仅仅分
享几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1. 将常规性的内容做成模板,初次将固定性模板内容做完善,后续直接在模
板修改即可。
2. 内容类软件可考虑自动拉取内容,避免自行手动拉取内容。
3. 社区类产品可以考虑发展社区志愿者,为志愿者提供“勋章展示”、“内
部福利”等成本较低的特殊奖励,满足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虚荣心等心理需求
后,发展志愿者团队完成琐碎、没有个人能力提升的常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