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依據自我意象(self-image)來行為處事。不僅如此,這個主宰了我們一舉一動的自我意象,會受到遺傳、教育和自我教育這三項因素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承襲自遺傳的部分是最不可改變的。每個人與生俱有的生物特質──神經系統的形貌樣態和能力、骨骼結構、肌肉、組織、腺體、皮膚和感官──早在建立任何個體的獨特性之前,就已經由生理遺傳決定了。而他的自我意象是在一般的經驗過程中,透過自己的行為和反應所發展出來的。
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語言,並建立他在某特定社會中,普遍的共通概念與反應模式。這些概念和反應會依個人出生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些並非人類此物種所具有的特性,而是某特定族群或個人獨有的。
在很大的程度上,教育決定了我們自我教育的方向。在我們的發展中,自我教育是最積極的元素;比起源自於生物本質的元素,自我教育更常運用於社會層面上。自我教育會影響我們學習外在教育的方式,並且影響我們選擇學習的素材,也就是選擇哪些是可以學習的,以及哪些是因為我們無法吸收而需要去拒絕的。教育和自我教育間歇交替地發生。在新生兒生命的前幾週裡,教育主要是吸收環境,而自我教育幾乎不存在;自我教育只包含拒絕或抗拒所有異物、以及他遺傳特質裡無法接受的事物。
當小寶寶成長並變得比較穩定的時候,自我教育亦開始發展。孩童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個性,會開始依據自己的特質來選擇目標和行為,他不再接受外在訓練試圖強加於他的任何事物。強加的教育和個別傾向,共同定調了我們所有慣性行為和動作。
在塑造自我意象的三項積極因素中,只有自我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生理遺傳是無法選擇的,教育是強加於我們的,甚至在生命的前幾年,自我教育也非完全來自於自由意志,而是取決於「遺傳性格、個人特質、神經系統運作的效度」三者之間的相對強度、外在教育影響的嚴重程度,以及持續程度。遺傳讓我們在生理結構、外表和動作上成為獨特的個人。教育使得我們成為某個特定社會的一員,且企圖讓我們與那個社會的其他成員盡可能地相像。社會規範了我們的衣著樣式,於是讓我們的外表跟其他人相差無幾,而社會也藉由賦予我們語言,讓我們跟其他人以同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不但如此,社會亦在我們身上灌輸了一套行為模式和價值,企圖讓我們的自我教育也如此運作,也就是期待自己變得跟其他人一樣。
如此一來,即使自我教育是造就個體獨特性的積極力量,同時也可以將個人遺傳的差異延伸到行為的領域裡,然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自我教育也會傾向讓我們的行為跟其他人一樣。正如我們今日所知的,教育根本的缺陷在於,教育是以古老且原始的慣例習俗作為基礎,其目的是讓大家都一樣,但這樣的意圖並非清晰可見,也就不易察覺。不過這項缺陷也有它的優點,因為除了塑造個人讓他不會跟社會格格不入之外,教育本身並沒有其他明確的宗旨,因此教育不總是能完全成功地壓制自我教育。儘管如此,即使在教育方法不斷改善的先進國家,每個人的意見、外表和志向,也越來越趨於一致。大眾傳播的發展,以及政治上對於平等的企盼,也推波助瀾地更讓今日個體的獨特性越來越模糊。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史基納(B.F.Skinner)已經運用了教育和心理學領域的現代知識和技巧,示範了一些方法,可以製造出「滿足、有能力、受過教育的、快樂的且富創造力的」個人。事實上,儘管不被如此明確地陳述出來,但這也是教育的目標。關於這些方法的有效性,史基納可以肯定是對的,毫無疑問地,有朝一日,我們能夠發展製造出受過教育、組織良好、滿足又幸福的人形部隊;如果我們運用生物遺傳領域的所有知識,甚至可能可以成功地製造出好幾種不同類型的人形部隊,來滿足社會的所有需求。
這樣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出現的烏托邦,是依據現況符合邏輯所發展出來的結果。為了要實現這個烏托邦,我們只需打造生物的一致性,同時採用合適的教育手段來防止自我教育。
很多人覺得,相較於組成社群的個人,社群是比較重要的。幾乎在所有先進國家裡都可以發現到一個趨勢,就是改善社群,其間的差別只在於要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人們似乎普遍同意,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就業、生產、並為每個人提供相等機會的社會過程。每個社會都很關注於如何讓年輕一代的教育盡可能達到相同的品質,如此社群功能的運作才不會受到嚴重干擾。
或許,這些社會趨勢跟人類演化的傾向相吻合;若真是如此的話,那每個人當然都應該盡力去完成這項目標。
然而,若暫時不考慮社會這個概念,轉而考慮人的本身,我們會發現到,社會不僅僅是其組成分子,也就是人的總和;從個人觀點來看,社會具有不同的意義。首先,作為一個場域,社會對個人的重要意涵是,在其中他必須追求進步,才能被接受成為有一個價值的成員;而他的社會地位,會影響他眼裡看待自己的價值。社會作為一個場域,對個人還有另一層重要的意涵就是,在這裡,他可以鍛鍊他的個人特質,也可以發展和表達個人獨特天生自然的傾向。自然特徵源於生物遺傳。對生物有機體來說,盡其所能去表達與發揮他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社會裡要求一致的傾向,會與個人特質產生無數的衝突。要適應社會,有兩種解決的方式,一是壓抑個人天性的需求,二是個人認同社會的需求(對他來說,他不覺得這是外界強加於他的),而認同的程度是如此強烈,甚至每當行為舉止不符合社會價值時,他就會感到自我價值被貶低。
社會提供的教育,同時朝向兩個方向運作。透過「撤回支持」的懲罰,教育壓制每一個不從俗的傾向,並同時灌輸價值,迫使個人克制與摒棄自發的欲望。這些制約導致今日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活在面具之後:一個試圖展現給別人和自己看的人格面具。每一個熱切的願望與自發的渴求,都屈服於嚴厲的內在批評之下,惟恐洩露個人天生自然的本性。這樣的熱望和渴求會引起焦慮和自責,於是個人會努力去壓抑想要實踐的衝動。儘管有些犧牲,但讓自己的人生還禁得住、能繼續走下去的唯一補償是,一旦達成社會所定義的成功,便會獲得社會認可所帶來的滿足感。需要同伴不斷地支持,這樣的需求是如此強烈,以致於大多數人終其一生耗費在築禦強化自己的面具上。一再的成功是如此重要,因為這樣才能激勵個人在這場假面舞會中,繼續堅持下去。
這樣的成功必須是看得見的,包含在社經位階中不斷往上爬。如果在攀爬過程中失敗了,不僅生活情況會變得艱難,他在自己眼中的個人價值也會降低,甚至嚴重到危害身心健康的地步。即使擁有如此的物質條件,他也不敢允許自己去渡個假。為了維持沒有瑕疵、沒有裂痕的面具,為了避免洩露隱藏在後面的部分,他需要採取某些行動,然而這些行動和行動背後的驅力,並非來自於天性的基本需求。結果即使成功,從這些行為中衍生出來的滿足感,並不是真正的滿足──能讓天生自然本性恢復元氣的滿足。因為那只是膚淺的、表面的滿足。
非常緩慢地,經過多年後,他終於說服自己,社會肯定他的成功,而且的確帶給他真正的、天性上的滿足。發生的頻率高到足以讓他變得如此適應他的面具,讓他如此完全認同他的面具,以至於他便不再意識到任何天生的驅力或滿足,結果可能會揭露出一些真實的狀態──在家庭和性愛關係中或許一直存在的裂痕與不安,然而這些狀態卻往往已被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所掩蓋。而的確,對於成功的面具人格和它代表的社會價值來說,私密的感官生活和強烈的自然驅力衍生出來的需求是否獲得滿足,幾乎是無足輕重的。絕大多數的人,在戴著的面具後面過著積極且心滿意足的生活,因此即使停下腳步去傾聽自己內心時,可能多少會感到有些空虛,但或多或少都能壓抑下去而不感覺痛苦。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社會認為重要的工作上獲得成功,並達到某種程度能使他們過著心滿意足的假面生活。很多年輕時找不到合適的專業或謀生之道,以提供自己有足夠聲望來維持假面生活的人,往往聲稱自己懶惰,也缺乏個性或毅力去學習任何事。他們試試這個、試試那個,工作一個換過一個,總是認為無論如何,下一個出現的機會可能會適合自己。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帶給他們足夠的器質性滿足,因此每一次嘗試新事物時,都覺得這是值得努力的。這些人的天賦或許不輸其他人,也許甚至更高,然而他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只有當他們再也無法從任何活動上找到真正的興趣時,才去理會自己天生的自然需求,不然平時對此是漠視的。他們可能剛好碰上一些事,可以做得比平常更久,甚至達到某種專業度,但還是需要機運才能獲得一份職業,讓他們在社會上有立足點,來驗證對自己的評價。在此同時,他們不穩定的自尊會迫使他們在其他領域追求成功,可能是混亂的性愛。這種跟他們不斷轉換工作狀態很相似的濫交,都是受到同樣機制的驅動──他們相信自己擁有特別的天賦。這使他們提升了自己眼中的自我價值,再一次,滿足他們至少是部分的天生自然需求,因此無論如何,都足以使他們覺得值得再試一次。
自我教育──如我們所知,並不完全是獨立的──也會造成其他結構和功能上的衝突。於是,許多人在消化、排泄、呼吸或骨骼結構上,遭受到某種形式的干擾而受苦。其中一項失調的功能如果能定期改善,其他功能也會連帶著改善,於是會再一度提升全面的活力,然而幾乎毫無例外,接著的是一段健康和精神兩者都降低的時期。
決定一個人整體行為的三項因素中,顯然只有自我教育是意志能掌握的。問題是究竟能掌握到多大的程度?尤其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用什麼方式最能幫助自己?大多數人會選擇諮詢專家──在最嚴重的案例中,這是最好的答案。然而,大部分的人並沒有體認到這樣的需求,他們也沒有意願這麼做。而在很多情況下,專家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也很令人懷疑。最終,唯有自己幫助自己的這條路,是為每個人而敞開的。
這條道路既艱辛又複雜,然而對於想要改變和改善的人來說,自己幫助自己是在實際可能的範圍之內。但需銘記於心的是,要開始這樣的過程而有所進展,必須先清楚了解幾件事,如此,若要獲得一組新的反應,就不會太困難。
一開始就要充分徹底地瞭解,學習過程是不規律且有階段性的,同時必定會起起伏伏。即使是熟背一首詩如此簡單的事,也適用於上述的道理。一個人可能有一天學會一首詩,第二天卻幾乎完全忘了;幾天後雖然沒有再進一步地學習,但可能忽然又完全記起來。即使好幾個月完全不去想這首詩,但再簡短複誦一下後,就發現整首詩又回到腦海中。因此,在任何時候,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下滑回到原來的狀態,千萬不要氣餒;只要繼續學習的歷程,這樣退步的情形會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容易回到進步的狀態。
而應該進一步體悟的是,自我發生變化的同時,新的、迄今未曾認知到的困難會被發掘。我們的意識之前會拒絕承認這些困難,是由於恐懼或痛苦的緣故;而唯有當自信提升之後,才有可能去正視和辨認。
即使不是在清楚的自覺下,大部分的人會偶爾零星地試圖去改善和修正自己的狀態。通常一般人還蠻滿意自己的成就,而且認為除了練習某套健身操來矯正一些明顯的問題之外,自己什麼都不需要。事實上,這篇前言中的每一句話都是針對這樣的一般人,也就是那些認為這一切與他不相干的人。
當人們試著去改善自己時,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發現不同的發展階段。而隨著每個階段的進展,更進一步修正自己的方法就必須越來越精細。我在這本書中相當詳盡地勾勒出這條改善之路該如何起步,讓讀者可以運用自己的力量走得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