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绛儿时经历看儿童教育问题

今天开始读桑妮的《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今天是第一天,读到了第30页。

前30页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写的杨绛小的时候,大概是10岁以前的事情,介绍的是他的家世和她小时候上学的一些经历。同样是人物传记,我感觉比林徽因的传记要稍微好一些。

杨绛1911年出生在北京,因为她父亲在北京工作,她的姑姑杨荫榆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书,而杨绛就读于女师范附属小学。后来,她的父亲丢掉了北京的工作,他们一家回到无锡,她在大王庙里读了半个学期的小学,后来又有机会去上海启明女校读书。

杨绛的大家庭、小家庭对她的学习、教育都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由此我们也不禁联想到现在的儿童教育。现在的人也都重视孩子的教育,而在许多人看来,似乎还不太知道应该怎么教育。除了幼儿园、小学,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令人眼花缭乱,固然通过各种体验,能增进孩子和家长的视野,但未必都能起到作用。从杨绛先生小时候的求学经历来看,只要质量高,是不需要体验太多的,而真正重要的则是家长、环境的影响和潜移默化。否则,童年的杨绛也不会在10岁左右的时候含着泪做出去上海读书的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杨绛儿时经历看儿童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