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侃IT-3.跨越鸿沟:从“学会”到“做成”

(先打个草稿)

昨晚的分享,感谢大哥和小婷子的出席,也谢谢范范最开始的呼应和支援。

这次是为下一阶段:关于对【互联网】(或其它科技手段)的【人文应用】的实践分享做一次开端,所以请嘉宾也来做关于自己实践的分享。但上周五才发消息,进展太仓促,幸好大哥、小婷子和范范及时出现,不然就成我的独角戏了

原本是希望在前两期的基础上,这一回终于讲下关于“实践一个概念”的想法,为什么很多道理是“对的”,但却又是“没用的”?怎么去理解才能有用?

我一直觉得,引导和指导这种事,忌讳的就是说一个“对的”道理,剩下的靠被引导者的悟性,所以“反成功学”的情节很深,在公司教新人时,也喜欢强调我不只是“说知识的老师”而是“训练技能的教练”;不过受限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自己架构的从【理念】到【方案】的理论体系一直没有很好的表述出来;期望在之后的交流中,我多磨练这一点,能完整地把我脑里那个模型画出来。

PS.反的是成功学,不包含治愈系的内容,这点误会该澄清了,之前反成功学时没说清概念,一棒子打死了其它治愈系的内容

大哥和小婷子的分享拓宽了我的思路。

我原以为从概念到实践最大的“鸿沟”,是“专业视角、事项的细分能力,更进一步地是从自我定位,去确定任务达成之于团队的意义”;

从大哥的分享里,知道了,一个人要能有出众的技能去“成功实践”,需要通过很多小目标不断积累,当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后,才能去尝试战略性的思维;而这些小目标的达成,又需要走出最初迷茫的“感性阶段”,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做这个目标之前需要先做到那些事。

小婷子的分享,让我知道,这么多关于实践的想法、经验要能发挥作用,前提是要有大(hou)勇(lian)气(pi)去尝试,否则一切都是0。

我也是顺着这两种我事先没想到的“鸿沟”,想到了第4个主题;

因为范范不在,原本只希望从星座主题开下脑洞,借此提出第4种鸿沟:“傲慢与偏见”;我是理工科出身,按理说是不会相信星座能判断我的性格或运势的,但我还是去了解它的构成、原理,也揣测它流行起来的原因(与同龄人的差异化、结合了标签文化、包装内容契合新一代人的语境等等),也延伸了我对做互联网内容的思路。第4道鸿沟就是,不因为意识形态、理念上的差别,而去全盘否定掉一个理论体系,其中一定有可用、可取之处。

最后感谢昨晚出席的所有朋友,如果后期有需要用到互联网这个工具的实践,纯粹商业化也行,人文领域的实践也行,欢迎拉我交流,然后我们再向书房更多的人分享,这也是书房周日专场,这个平台希望给大家带来的帮助。


PS.谢谢丽君在生日这天过来分享会,很高兴能用自己的方式给你带来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笑侃IT-3.跨越鸿沟:从“学会”到“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