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夸孩子“真聪明”和“真棒”了!

1
屹今为止,UU去上过课外班的三次体验课了。一次英语课、参与体验并报名了音乐课、昨天一次体能课。
音乐课是上到第二、三次课的时候,老师开始大批量说“真棒”。当天课后及微信上,和老师沟通后了解——老师在参加教师培训时就被要求反复赞美孩子,以期孩子能配合老师,守纪律的完成课程。音乐老师是个思想开放的年轻女孩儿,沟通过后就真的做到了几乎不再讲“真棒!”“做得真好!”之类的话。从6月起,一个学期20次课己经接近尾声,我在陪孩子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在没有“真棒、做得真好”这类赞美的情况下,依然配合的都不错,整堂课师生双方都乐呵呵的,一片详和。
体能课预计明年会去南门教学点学习——原本体验课不太乐意去上的UU强烈要求报名。昨天的体能课所有接待、上课的老师也是大批量说“真棒”,另外上课的老师在孩子们做完第一项后,问:“累不累?” 正喘气的UU学样举起手表示自己累,老师对着另两个喊累的孩子反问了几句“你累吗?你真的累吗?”那两个孩子马上放下举起的手说不累了!轮到UU时,没这种经验的UU继续说累,老师终没忍住,环着UU说了句:“男子汉,不怕累!”
当然,在体验课中,我们对此机构的上课方式还是蛮满意的——制造一个场景,然后询问孩子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再将老师的教学内容带出来。不过,这个课上课时家长不能陪,所以,在报名之前,我就得要求先和老师沟通——老师们其实蛮好沟通,他们也如饥似渴的想要学习使自己更完善。
2
为什么我要这么在乎老师说:“真棒!”“做得真好”之类的话?
因为它不利于孩子“自律”。
大家应该都看过这个故事:一群孩子在居民区的空地踢球,吵到了住在此地的一个老头儿。老头儿被吵的不胜其烦,想了个让孩子们离开的办法。第一天,他给了每人5块钱,并要求他们好好踢,说他喜欢看他们踢球。第二天,给了3块钱,说自己钱不多,但仍旧请孩子们来踢球,他觉得看他们踢球自己也变得有活力了……如此几天后,孩子们不再来踢球,他们不再认为踢球是自己的需要!
这就是奖励或赞美的神效——它能将孩子们原本为愉悦自己而做的事儿变成了为愉悦他人而做。
3
经常被夸“聪明”、“棒”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假如,UU在体能课的空手道招式学习时,学完较简单一招后,收到老师的“真棒”评价,那么,在其后的较复杂招式学习时,因为较复杂,可能总是练习的不到位,被老师要求反复练习,他就会担心做不好而得到不“真棒”的评价——特别是其他小朋友都被表扬“真棒”时,越担心越烦燥,心静不下来,越做不好!往后的课程,他就会开始退缩,不愿意上课,进而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怀疑、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导致降低自尊。
经常被夸“聪明”、“棒”的孩子,可能放弃努力,止步于平凡。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被夸“聪明”、“棒”,相信自己拥有别人所不拥有的“聪明”天赋,所有的自信心都建立在这个信仰之上。任何一个重大打击,例如升到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或者加入精英汇聚的公司或团体时,他都会突然发现很多“惊为天人”的强者,相比之下自己不过是“中人之资”,这时他的世界会突然暗淡下来。这会导致“聪明”、“棒”这样的自我认知神话的破灭。信仰的崩塌,会让他走向另一个极端,他变成了相信别人“聪明”,而自己压根就“蠢”。他会放弃继续努力,不再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最终止步于平凡。
“聪明”、“棒”依然是一种评价,不利于儿童形成自主。
评价,意味道你将自己树立为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权威人物。这种态度意味着,你对他人表现的评价比他们自己的评价更重要。这些信息使儿童依靠他人来评估自己的表现如何,使孩子们不能做出自我判断,不能形成自主。******它也是带有恩赐味道的,因为它意味着权力的不平衡:地位较低的人几乎不会表扬地位较高的人,你会告诉你的老板你为他骄傲吗?
4
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喜欢雕刻,而且看不上凡间的女子。他立志要雕刻出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在这个雕塑上他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热情、智慧和努力,并把这个雕塑命名为加拉泰亚。雕塑完成后,他居然深深的爱上她无法自拔,他苦苦的向爱神乞求,希望让她能成为自己的妻子。
爱神阿芙洛狄忒终于被他的痴情所打动,赋予加拉泰亚生命,让他们结为夫妻。
这个神话的隐喻是,
只要对别人怀有美好的期待,不断倾注你的热爱和帮助,她就能成为你希望的人。**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在我的意识里,决定孩子成就的不是“聪明”、“棒”,而是持续努力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有非凡的成就,请你看到他“通往这个成就的一些品质”。如果没有,请帮助他形成这些品质。
比如,想要成绩好,则必须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如何帮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你要给出具体的一些方法:比如,老师讲课时,看着老师、跟随老师的目光、板书;只要老师提问,不管会不会就马上举手……这些都是具体的指导措施。
再比如,想要孩子停止说话,闭眼睡觉,你得直接明白的告诉他:“现在,闭上眼睛,停止讲话,睡觉。”如果只说一句:“睡觉!”效果是不大的——孩子很可能不知道如何才能快速睡着。
再再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希望孩子有韧劲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那你不能干巴巴的说:“你要坚持,要反复偿试。”这种说法没有技术含量,孩子没有这样的经验,依然不知道如何做。举个UU练琴的例子(他学的是音乐,不是钢琴,现在曲子很浅显),有个曲子左右手弹的不一样——这真的是很难,我也反复练习很多次才勉强做到。他右手弹的己经很熟练了,老师给的分步方案是,1、右手弹熟练;2、右手不弹,只唱,左手弹;3、左右两手一起分工协作将曲子弹出来。在这里,老师就很有经验,清楚明了技术难点在哪儿,并给出了指导方案。
第三步还是要练习很多次,那我就做示范,反复练习,由最初开始的双手不能协作至最后的协作熟练。最后孩子完成任务,再一次和他强调“反复的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强化他的成功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再夸孩子“真聪明”和“真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