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的三四日

翻过海拔5100米的米拉山口,拉萨城仿佛就在眼前了。从东海之滨的魔都出发,我们一直向西。一路上既有收获美景、美食的喜悦,又有煎熬高原登山地狱般的痛苦,克服了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终于来到了拉萨。拉萨河沿着林拉公路欢快地流淌着。高原西落的阳光耀眼地打在车子的前挡玻璃上,即便放下了遮阳板,戴上了墨镜片,前方还是一片朦胧,就如我们即将到的这座城市在我们心中的感觉一样。

打开网络,输入拉萨两个字,你能看到的就是一座不食烟火的人间仙境。里面的一砖一瓦、一井一肆都是那么的神圣,让人生不起半点亵渎之意;那里的人们都是那么的善良,虔诚,使得外来的人们觉得自惭形秽。这样的城市,怎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怎能不吸引着人们前往一探究竟?很长时间了,看着书房墙上插满小旗的中国地图上唯一留白的西南角,想着哪天能去西藏、去拉萨,来一趟长长的,无忧无虑的旅行。不用接电话,不用看邮件,不用挂念那些身外俗事。只是和我的爱人,此生的游伴一起,慢慢地享受旅行的快乐。

我们终于来了!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体验这座被描绘成世外桃源般的圣城。喜欢这样一句话:有些路,还是要自己走一遍的!


初见

拉萨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的想象中,拉萨应该是像一座欧洲小镇那样的色彩艳丽,清新整洁;无处不在的寺庙、宫殿又增添了浓浓的庄严和肃穆;弥散在空中的喃喃的诵经声和偶尔传来的钟磬之声又平添了一份神秘;人们衣衫整洁,步履轻盈,相见时微微低首,轻声问安,眉宇间充满祥和和自信。这样的幻想,或者说是期盼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直到我进入拉萨城。

从林拉高速下来转到318国道。一条宽大的道路由东向西贯穿拉萨城。道路两边的建筑低矮平常,色彩黯淡,没有丝毫的异域风情,活脱脱就是内地北方的一座三线城市。车辆,绝大部分是藏A牌照,很多的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模糊不清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车道线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到了团结新村附近的林廓北路,又是另一番景象:那里已经靠近拉萨的中心。在街面上依然看不到想象中的寺庙和成群结队的喇嘛。楼房开始多了起来,建筑的色彩也丰富了。道路也整洁了许多。大小商场、店铺、餐馆沿街比邻。弄堂里面更是摊贩密集排列,吆喝声此起彼伏。车辆犹如水中的大鱼,艰难地在摊贩的礁石间曲折迂回。好一副市井画面,像极了我们生活的,熟知的地方。

能够提醒我们这里是拉萨的是街道边藏式风格的商店、餐馆以及擦身而过的头戴毡帽、身着民族服装、手捻念珠的藏人。原本的幻想中的仙境拉萨犹如美丽的肥皂泡悄然破碎。一个真实的,充满人间平凡气息的城市缓缓地拉开了神秘的卷轴。

小昭寺,看到刻在心底的宗教虔诚

去小昭寺是因为它离我们住的地方最近。小昭寺的藏文名字叫燃木齐。在然乌我们在一家叫做燃木齐的藏餐馆吃过饭;在来拉萨的路上也不止一次看到过以燃木齐为名的店铺;在小昭寺的外面还有一座燃木齐藏茶馆。燃木齐这个称呼曾让我费了一些脑筋,也询问了一些人,但直到我准备动手写这篇游记而检索小昭寺的资料时才恍然大悟。

小昭寺的外面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街上店铺林立,一直通到八廓街。小昭寺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中间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门牌楼里。寺庙的门口有售卖供佛用的暖瓶装的酥油和金灿灿的,看上去极为诱人的固状酥油。

进入小小的门牌楼,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三层白顶、红墙、黑幡的寺庙和石板铺砌的广场。在广场边的阴凉地里,有藏人女性虔诚地做着著名的藏式俯拜。小昭寺就一座大殿,除了上面两层为寺庙内部使用外,能够参观的只有底层。底层的结构比较简单:分为门庭、经堂和佛殿三部分。门庭有转经筒回廊。沿着回廊顺时针转圈时看到在窄窄的回廊里也有信众在磕长头。门庭的后面就是经堂。经堂里描梁画柱、披红挂绿、彩幡垂荡,色彩极其繁复,反而显得整齐堆放的红黄两色僧袍几分庄重和简朴了。经堂里有一个喇嘛,脱鞋盘腿坐在地台上,不断地有信众过来求取平安结和平安符。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买平安结的,还是写平安符的都是自己交钱自己找钱。是那么的自然,一点也没有违和感。

经堂的两侧有回廊。在左侧的回廊里排着长队。大多是藏人,也有部分游客。很多排队的人手里都拿着寺门口的店里看到的那种装着酥油的暖瓶。还有些人手里捧着哈达,甚至还有拿着钱的。一开始,我们不明所以,就从右侧回廊过去看了看。才知道他们是在排队拜佛。主要是供奉酥油给佛的:一位僧人站在8岁释迦摩尼等身像前,将人们供奉的酥油倒入油盏,再将空壶放在右边,人们恭敬拜佛,拜完佛再顺手拿走空的酥油壶。我们俩不是信众,但既来之则拜之,礼多人(佛)不怪嘛!

经堂后面的佛殿里,金色的释迦摩尼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人们一边绕着佛像转一边念经。还有些人坐在佛像前念经。有喇嘛,有信众,还有游客。跟排在队里的一个中年藏人聊天。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拜佛。他反问我们来干什么?我说参观,那人似乎有点不屑的样子。我们又问他多久来一次,他用困难的普通话说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寺里拜拜。我沉默不语,在心里问自己:如果平时有了些闲暇时间我会干什么呢?这一刻,我忽然醒悟到藏人信众的宗教虔诚原是深深地刻在心底的。除了生存,就是宗教了。是幸运还是悲哀?

经堂的四壁都是些明亮鲜艳的壁画,应该是一些佛教故事。我看不懂,只管双手合什,学着藏人口中低低的吟诵。倪儿好奇,低声问我在念什么,我说,我念的是money,health,love。我压低声音笑着说:“我等凡夫俗子,有这三样就足够了。”

八廓街,热闹的商业街里多了些什么

拉萨最热闹的商业场所非八廓街莫属了。虽然它的位置在拉萨偏南一些,但绝对是除了布达拉宫之外拉萨的另一个中心。围绕着大昭寺的整个区域就是八廓街。

八廓街的外围有许多商店和交易场所:一条古玩街,有很多做念珠的生意人在这里看珠子谈生意。藏人做珠子生意很有意思:脖子上挂着各种念珠串。想看了就直接拿起珠子,观看、揉搓。看中就可以谈价了。在拉萨的三天里,我看到的藏人,他(她)们的手中、脖子上几乎都挂着一串乃至若干串的各式念珠。念珠在藏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古玩街过去就是杂货铺,卖酥油、干奶酪,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藏式食品。看上去的样子倒是十分诱人的。有一条街开了很多牙医铺子,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的牙医集中地。 还有一条街角都是卖藏香的。此外,服装鞋帽、铜器店铺、小家电柜台林林总总,塞满了整个区域。到傍晚时分,在八廓街北部的天桥下,还会出现一个露天菜市场。

进入八廓街,虽然还是店铺林立,但风情已大为不同:这里的建筑藏式风格浓郁漂亮;这里的道路宽敞整洁;这里店铺小资味道、文艺范儿十足;这里的宗教气氛更为浓厚;这里比外面更像旅游景区。藏族的宗教用品商店在八廓街里很多。主要是唐卡,经幡,挂件等。好的(当然也是昂贵的)唐卡都是手绘的。画师坐在店里用一支细细的毛笔慢慢勾画着唐卡的图样。这份眼力、这份腕功真是令人赞叹!作为一个旅游胜地,街上有许多出租藏服拍写真的地方。八廓街到处都是优美的背景。随便往那个胡同里转一下,都是美不胜收。年轻的姑娘穿戴上绚丽多彩的藏式服装,再细细地勾眼画眉,摆上姿势,左一张,右一张,快乐顺着眼角、嘴边悄然地流溢。当然,各种网红在此也必不可少。玛吉阿米是一家街角的餐厅。我们没有进去,不能评价里面的饭食。不过餐厅的外观还是很漂亮的;大冰的小屋和喜鹊阁在一个门洞里。顺着一条窄窄的短短的暗暗的石砌的通道,走出去就忽然开朗。巷子两边,开了很多艺术小店,也有吃的。小巷尽头是大冰开的书店。跟大冰在南极有同团之缘,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每次看到他的店总会进去看一下。书店挺大的,可以坐下来读读书、听着年轻的驻唱歌手唱民谣,慢慢消耗时间。坐累了,可以走走,淘淘唱片和小艺术品;有兴趣的,还可买张明信片写了,在门口的邮筒寄给朋友,或者寄给自己。当然,大冰照例是不在的。只是门口有个标牌写的有点意思:大冰不在,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喜鹊阁,坐坐歇歇,这里基本上都是游客了。喝了一壶小磅的甜茶。一壶小磅甜茶有四小杯,5元。

八廓街具备了一个商业广场的所有要素。但是比起我们常见的商业街,如我们路过的成都的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等,八廓街多了一样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宗教!

拉萨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 - 大昭寺就坐落在八廓街的中心。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也就是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昭寺就是拉萨的宗教中心。宽大的寺前广场正面对着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的大昭寺。大昭寺门外磕长头的信众明显地多于小昭寺。买了票,穿过黑底白图的门帘,就可进入那黑沉沉的宗教世界。我们没有进去,一是大同小异,二是看不懂!

我们顺时针绕着八廓街转圈。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除了少数游客,藏人都是顺时针转圈的。这是因为宗教的原因:藏传佛教是顺时针,而古代西藏本土的苯教则是逆时针转圈。围绕着大昭寺转经的藏人很多,尤其以老年妇人为多。这些老年妇人大多佝偻着,走路一瘸一拐,估计是她们常年劳作留下的后遗症。她们多数拄着拐,手捻佛珠;还有一些摇着经筒,慢慢地沿着八廓街走着。累了,就在街旁的长椅上坐下歇息。苍老的面容上透着一种从容和淡定。是对生命的领悟?还是对未来的憧憬?

布达拉宫,拉萨的地标,没有第二

如果说大昭寺是拉萨的宗教中心,那么布达拉宫就是拉萨的标志了。曾经无数次在图片上和别人的游记里见过布宫,然而当我真正亲眼看到它时,还是被那城堡般的雄姿震撼了。

一条宽大的北京中路隔开了布宫和布宫前广场公园。就像长安街隔开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无论是进入广场公园,还是进入布宫区,都要通过安检并登记身份证。如果站在广场面对布宫,那么药王山观景台就在你的左侧。能看到布达拉宫背面的是在宗角禄康公园里。不过如果只是从娘热南路的公园门口经过,你能看到的只是布宫围墙外的侧面:整个宫殿就坐落在一堆赤裸裸的土堆之上,看上去非常的寒碜。

药王山位于布宫的左前方,道路的另一侧。这是传说中的观看布宫的理想之地。凌晨7点不到,药王山观景台上已经有人在等日出了(西藏日出时间较晚)。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金色的朝晖洒落在布达拉宫上的壮观景象。天气阴沉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夏季,日出是位于布宫的右侧后方(面向布宫时),只有冬季,日出的位置才在布宫的右侧前方。药王山的位置确实不错,只可惜观景台前两个白塔的存在,导致真正拍摄布宫的角度和区域并没有多大。到了下午3点钟,很多人就已经在忍受高原阳光的暴晒,守着观景台上宝贵的几个机位,等着观看日落的辉煌一刻。然而,这几天,拉萨的天气早晚阴云密布,甚至还会有雷声、雨点。白天却艳阳高悬。不知这是否是高原的奇特现象。总之日出、日落都与我们无缘了。天色暗了下来,街上的路灯亮了。观景台前的白塔也亮起了灯光。布宫依然是漆黑一片。直到9点半以后,布宫才被点亮。灯光映照下的布宫,却是增添了几分宁静,几分妖娆。

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观赏布宫的好去处。在布宫广场的水潭边,可以欣赏到布宫的倒影。这时的布宫又多出了些许灵秀之气。据说拍倒影要在上午十点以前为好,我们去的稍晚了些,照片是十一点多点拍的。当然,按照客栈老板 - 一位户外圈子里的人士说:拍倒影啊,倒瓶矿泉水就能拍了......。这不由地使我想起了那张曾在朋友圈里很火的上海南京路倒影的照片了。

转经是藏人的习俗,我们进藏以来也转了不少。转布宫当然也不能错过。从药王山的对面,布宫的左侧开始,转到布宫的右侧出来。转布宫的人相当多,除了老人外,还有许多青壮年人,看上去是赶在上班前转一圈。许多藏人左手佛珠右手经筒,一边走路一边转,转一圈就是念了一遍经。

我们没有进布宫参观,这出乎了绝大部分人的意料。一直纠结要不要参观布宫。本意是不想参观的,但是来了不参观又觉得说不过去。对佛教和佛教宝物几乎没有认知也没有什么兴趣的我们最终决定按照自己的心意,退掉了预订的门票。与其在宫里稀里糊涂走一遭,还不如到拉萨的街头逛一圈。对布宫而言,在外面瞻仰一番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当喇嘛也不容易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两句话让人觉得当一个和尚,除了不能吃肉,还是很舒服的。不过,当我在色拉寺里看过辩经以后,顿时觉悟到当个喇嘛也不容易。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不容易。

色拉寺里的游客并不太多。来的游客,估计也都是冲着辩经去的。寺门口贴出了告示,说是寺里的流浪狗较多,游人不要去招惹它们。在午后干热的天气里,色拉寺里的汪星人都躲在树荫下睡觉。根本无暇理会在它们的身边走过的人们。

进入大门,一条宽敞的主道直直地通向辩经的所在,一个绿荫遮蔽的院子。下午三点钟以后,寺里的辩经活动就开始了。远远地,就可以听到院子里传出的噪杂声。身穿红色僧袍的喇嘛们或站着,或坐着,或说话,或无语,或走动,或看天。游客们则散坐在划出的圈子外,有的静静地坐着,听着,看着,不知是否悟到了什么;有的忙着举着手机拍照、摄像。辩经场有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奇葩的规定,那就是辩经场不可以拍照,但手机除外。辩经场里并不像一眼看上去那么无序:喇嘛们基本上都是两人一组,一个站着,一个坐着。站着的神情激昂,语速极快,每段话结束时都有一个踏步拍击手掌的动作;而坐着的那位则安静得多,仰着头平静地说话,有时还会蹙眉思考,就像在回答问题似的。

来看辩经之前,觉得这个辩经可能就是一个旅游的项目,就像我们在各种景区里看到的表演。来自外地的游客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也许在谈天,也许在说地。看了一会以后,虽然还是听不懂,但却有一个感觉:这是一场相当严肃的辩经活动,不像是娱乐节目,更像是一种答疑或者考试。后来在辩经场的门口,听到一个导游在跟他的客人们介绍说:这种辩经是佛经的日常小考。站着的人是考官,而坐的人是考生。考的内容是关于佛经的,比如第几章第几条是什么?或者某条佛经出自哪里?或者更思辨、深邃一些的讨论。喇嘛们通过这种日复一日的辩经活动对佛教的教义和经典掌握得更加精通,记得更加牢固。

其实西藏的各大寺庙里都有辩经,只是色拉寺是对外开放的。听说各大寺庙间也有辩经活动,那就是大考、比赛了。当个好喇嘛,不容易啊!

罗布林卡,逝去的过去的见证

罗比林卡在西藏民众的心目中的地位应该跟颐和园一样的吧!罗布林卡比颐和园的时间要早,前者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那是清廷还是康熙当政,而后者是建于乾隆年间的。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就是达赖喇嘛夏季的办公、生活和避暑的地方。当我第一次了解了罗布林卡的作用后,心里就有了一个疑问:拉萨这个地方的夏季并不炎热。按照海拔每提升1000米降温6度来说,即便是当地的零海拔面达到50度以上高温,那么海拔3600米的拉萨也不过30度罢了。虽说高海拔地区太阳直射时体感还是很热的,但达赖喇嘛并不是个室外工作者啊。不过这只是一个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罢了,并没有真的想搞明白。现在那里已经改为人民公园了。现世的达赖喇嘛不知在哪个旮旯犄角里蹲着呢。罗布林卡里的苍松翠柏、凉亭水榭和寺庙宫殿都只是逝去的过去的见证了。

乘坐24路公交车直接到了罗布林卡的正门附近,对面就是西藏博物馆。为了提升博物馆的档次,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列,西藏博物馆一关就是两年多,据说还要再关两到三年。挣名排位真的那么重要吗?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我们顺着东门里的道路向西,先来到东南角的格桑颇章。颇章是宫殿的意思。格桑颇章是罗布林卡最早的一座宫殿。因为七世达赖的名字是格桑嘉措,所以就叫格桑颇章。

再向西走,会路过动物园。然后就是罗布林卡三大宫殿之一的金色颇章。金色颇章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所建,是十三世达赖接见僧俗官员、社会人士的地方。三层的宫殿建筑富丽堂皇,正门前有一个宽大的广场,广场正中是一条用大石板铺砌的通道,通道两旁栽种了松、柏、杏、杨等树木和玫瑰、牡丹等花卉。景色优美宜人。从金色颇章向西走到头,拐向北再向西,在公园的西北角落里。有一座小宫殿叫做格桑德吉颇章。这个地方原来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金银库。

从西北角的格桑德吉颇章掉头向东走,再拐向南,就可以来到达旦明久颇章了。一条长长的甬道,两边种满了树木和翠竹。顿觉气温都下降了几度。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永恒不变宫,也称新宫,是这个园林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达赖喇嘛休息、办公的地方。因为是中央资助修建的,所以显得特别的气派。在新宫内,可以参观十四世达赖的生活起居环境和一些会客的场所;如果懂的话,里面大量栩栩如生的壁画足够让你细细品味了。在宫殿前的大花坛,遇见5位身披红色僧袍的喇嘛。其中有两个看上去年纪颇小。他们拿着一个硕大的ipad,一路走一路拍。转眼看见了我这个背着单反的貌似有点专业的家伙,便请我给他们拍了合影。说真的,一点也不习惯拿着那么大的ipad拍照。

达旦明久颇章的对面是准增颇章。是历代达赖的阅览室,而且曾是第十三世达赖进行修持的中心场所。准增颇章位于罗布林卡的湖心宫内。湖水的中心是湖心亭,有石桥相连。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石桥的栏杆上都摆满了盆花。湖心亭西30米就是准增颇章。准增颇章是一座藏式二层楼建筑,内供有千手观音像和3600多部佛经。佛经都用经布细细的包裹了,挂上了标签,放置在靠墙设立的经架上。

在达旦明久颇章的东面,有两排平房。这里原来是噶厦地方政府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有“议仓”(主管寺庙事宜)的办公室、会议室等。每到夏天,达赖喇嘛跑到这里避暑了,那么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喇嘛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现在,这里已经改成艺术品展览的地方,有唐卡展示处和藏香展示。除了能够观赏一些大师们的作品外还能够购买。

罗布林卡地处拉萨的郊区,平时游人并不多。听说到了每年的雪顿节,这里才成为拉萨市的活动中心之一。各地有名的藏戏团体都会涌向这里。从藏历七月初一到初七的7天里,这里每天都要唱藏戏,而且天天不重样。而在雪顿节前夕,罗布林卡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就会出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这座原本只供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的乐园。过去的已然成为历史,留下的只是沉默的见证。

吃在拉萨?请恕我做不到!

古人讲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现代游人说的是游万里路,品当地菜。外出旅游,美味又地道的当地特色绝不可少。朋友里也不缺少周末打个飞的到重庆就为吃顿地道的重庆火锅这样的吃货。只是美味和地道缺一不可。如果只要美味,现在各大城市里从不缺少各地的美食餐馆,只不过,美食出门在外,也不免为了当地的食客,投其所好,悄悄地变了性子;但如若只是地道,却流于粗鄙,味寡色贫,甚至令人望而生畏,也只能敬而远之了。

2014年在西宁的塔尔寺,误入一座供着用酥油制作的佛像的大殿,被里面浓烈的酥油气味熏得肚腹翻腾,一路趔趄跑出大殿就像被“太极大师”隔空击打了一样。从此以后,凡是和酥油沾边的食物,甚至怀疑和酥油有关系的食物,都上了我的胃的黑名单。因此,对我而言(只是对我而言),拉萨是一个有地道而缺美味的城市。

拉萨可以称得上当地特色的食物有酥油、糌粑、牦牛肉、牛舌、牛肉土豆包子、青稞酒,再加上酸奶、凉皮等小吃。颇为网红的甜茶其实也是外来的品种。西藏真正的茶是酥油茶!在然乌镇,燃木齐餐厅的老爷子劝我们说,即便吃不下,也要品尝真正西藏的食物。酥油茶虽然没有想象中的怪味道(其实已经冲的非常稀薄了),但还是没有欲望再喝第二次了。糌粑是用干的青稞粉加上酥油在一个布袋子里揉捏而成。粗糙、干涩,易饱,非配上酥油茶或者甜茶方易下咽。牦牛肉是西藏的主要食材,剁成馅做成土豆包子和牛肉饼;切成块,配上酸萝卜炖着吃;切成片,便做了藏式火锅。

藏式火锅是我们在拉萨吃的唯一的一顿藏餐。餐馆的名字叫做嘎瓦囔布藏餐厅,就在我们住的客栈北边不远的地方。火锅+青稞酒,有肉有菜有酒。听说这种藏式火锅(其实应该说是暖锅更合适)是为了适应游客的的口味而新开发的一种烹调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也不能算是地道的拉萨美食了!

藏人生活环境艰苦、食材稀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样的自然条件也造成藏人粗犷、不甚讲究的料理方式。一次,在一家名叫“好吃的木屋”的秦面馆吃面。店主夫妇是从陕西来拉萨的。一碗油泼面,一碗臊子面,一碗凉粉做得中规中矩。饭后跟店主闲聊,说到了拉萨的食物。店主毫不客气地说,藏人不会做菜,烧的菜难吃。他们经常拿着牛肉到店里来加工,也很喜欢店里的牛肉面。

拉萨的甜茶,也喝过三次。一次是在小昭寺外的燃木齐甜茶馆。茶馆不大,藏人居多,估计是拜佛之后来歇歇脚,填填肚子的。另一次是专程找到了位于大昭寺附近的光明港琼甜茶馆,那里藏人、游人各半。还有一次是在八廓街的喜鹊阁厨房,那里基本上都是游客了。西藏的甜茶还是挺好喝的,做起来也不难:用最普通的红茶煮出茶汁,加上奶粉和糖就是甜茶了。注意比例,多试几种配方,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了。

在拉萨,最让我难忘的食物是一根红豆雪糕,糯浓香甜的雪糕一下子勾起了儿时的回忆。从那天起,在拉萨、在西藏,以及后面行程中的新疆、西宁,只要去买冷饮,首先就是询问有无红豆雪糕。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的,少数几次在冰柜里翻出来了,也再没有在拉萨吃的那次的味道了!

在成都,三天没有吃够;后来在喀什,住了5天也没过瘾。但我现在已经发愁下次去了拉萨,吃些什么呢?


记得有一部动画片叫做《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大反派灰太狼在每一集的最后都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还会回来的.....” 在离开拉萨的时候,我对拉萨,也对自己说:我还会回来的。

三天四夜也就是堪堪对一个城市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城市的布局;逛了几条主要街道;游了几个热门景点;尝了几道推荐的食品;拍了若干游客都拍过的照片。走着别人走过的路,做着别人做过的事,却少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现和体验。每到一个地方,虽然都努力尝试着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但是铺天盖地、唾手可得的各种攻略、游记很快为你规划好了一条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了解这个城市的途径。几乎无法拒绝这样的安排,于是每个地方的第一次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计划完整、周祥的行程。按照这样的行程,有的是按部就班的安心,却缺少了几分意料之外的乐趣。

再来拉萨,不仅仅是为了来看秋色绚丽的西藏,也不仅仅是为了体验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高原,更是为了能够自由地在拉萨呆上一段时间,好好地感受这里的一切,她的平凡、她的神秘,也包括这里的食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拉萨的三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