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小事儿”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对历史类的书籍感兴趣,其中的“龙争虎斗”固然看得热血沸腾,但是印象更深刻的反是历史中那些“小事儿”。

1,何为“老头子”

    《清稗类钞》中讲了段后来常在单口相声中出现的故事,说的是纪晓岚夏日畏热,值班办公时常常脱衣光膀子。哪知道有天乾隆皇帝忽然来了兴致,到南书房转了一圈,纪晓岚衣冠不整不敢见驾,连忙躲到了桌子下。可躲了半天,没听到动静,就问道:“老头子走了吗?”。这下可好,乾隆帝听的真真的,原来他一进门就发现纪晓岚躲起来了,有心戏弄,所以才悄无生息的坐在一旁,没想到听到了这么一句,当时就沉下脸来,厉声质问:“何为老头子?”。要说这纪大人脑子反应也快,连滚带爬的从桌底下出来,言道:“万寿无疆,这就叫做’老’,顶天立地,至高无上,这就叫做’头’;天父与地母是皇上的父母,故而叫’子’。”这一番话讲出来,乾隆帝龙颜大悦,纪大人的小命也保住了。

        这段故事往前数个三百几十年,发生过一次类似的事儿。明太祖微服私访时,偶然听到一老年妇女和人说话,其间提到了他。这位老妇哪知皇上就在一旁,说话也没注意,不称朱元璋为“皇上”而称“老头儿”。朱皇帝一听气的要命,道:“张士诚占据东南,当地人如今还叫他‘张王’,我做了皇帝,百姓居然叫我‘老头儿’。”

        朱皇帝那脾气,谁敢劝,只是可怜这老妇一句“老头儿”就给其家人及邻居以及邻居的邻居等等都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中的“小事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刘邦与王莽的罗圈帐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还差一步,这时有个叫哀章的人献了两个铜盒,其中一个盒子里是一封信,“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看到赤帝这两个字要注意了,因为《史记》当中记载高祖皇帝起义前斩过一条大白蛇,之后遇到白蛇老母,从其口中间接得知自己乃是赤帝子。所以哀章这封信就跟汉高祖扯上了关系。简而言之,这封信乃是上天和刘邦的神灵写给王莽的,信中说他是真命天子,要他立刻即位。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高祖他老人家在世时还曾说过:“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怎么死了一百来年,成了神灵了,反而糊涂到要把自己家的基业让给别人。

        别急,咱们再往后看,王莽篡汉失败后,大概因其名字中有个“莽”字,慢慢的在民间故事中王莽就变成了大白蛇的转世。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豁然开朗,原来高祖当了神灵之后,反而对当年斩白蛇旧事后感觉心里有愧,终于等到了大白蛇转世投胎这一机会,怎么补偿他呢,就写封信告诉他皇位归他了吧,而王莽也不必不安,毕竟是他前世拿命换来的。

        嗯,一定是这样。

历史中的“小事儿”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锦衣卫的家也敢偷

        大明朝的锦衣卫名声在外,寻常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就有那艺高人胆大的,竟然敢把陆炳的家洗劫一空。陆炳何人?出生于武将世家,本人也是武举出身,时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可是面对这等高人照样束手无策。

        后来,陆炳心中烦闷,就与某巡按御史抱怨了几句,结果当天晚上这个猖狂的盗贼居然又出现在他的家里,并且质问他为何要将此事张扬出去。陆炳支支吾吾,不敢言语。

        盗贼见状笑道:“御史?一百个御史又怎么样?今晚不杀你就是”。言毕,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这盗贼好生潇洒。

4,一出惨案

      万历二十二年,朝中主和派占上风,为了显示和谈的诚意,将部分抗日援朝部队撤回国内,这其中有一支驻扎在蓟镇的浙籍部队,返回驻地后,满以为从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回来后可以领到朝廷的奖赏,可是当时的蓟镇总兵王保却拒绝给他们发放饷银。

        这一下子激怒了浙兵,几乎酿成兵变。王保听说后,设下一条毒计,宣布召这些南兵去教场领饷银,却待他们一进教场,立刻指挥刀斧手冲出,逢人就砍,杀得血流成河。杀完南兵以后,王保又纵容部下把附近的行商掳掠了一番,然后把这个屎盆子也扣到死去的南兵头上,上报朝廷,说南兵谋反,劫掠商贩,蓟镇出兵镇压,已把叛军全数扑灭。

        这事儿的最终结果是朝廷为了不影响中日和谈的战略布局,将此事定性为“平叛”,王保无过有功,居然还升了官。只是这一队英勇的战士,未倒在日寇手中,却惨死在自己人屠刀之下,令人唏嘘。

        该怎样看待这些事呢,对于历史进程来说的确是“小事儿”,那老妇死也就死了,朱元璋照样做他的皇帝;哀章不去献铜盒,王莽也下定决心要篡汉了;盗贼抓得到还是抓不到,陆炳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做得比谁都成功;这一队士兵冤死,大明朝仍然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可是,对于身处这些事件当中的人来说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中的“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