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父母的不足 我是杨过

最近被一个北大的留学生王猛小兄弟的1万5千字的长文给震惊了: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文中详细的描述了他从小受到来自父母方面的管控,漠视和由此所带来的伤害,然后这种在他的一生中带来不可描述无法衡量不可逆转的永久的巨大伤害。

港真,我认真地回想了一下我自己的成长历史,发现父母带给我的“”“伤害”要比他所受到的多的多,多的多,更没有道理。。。

我父亲,初中毕业;

我母亲,没有上过学,只会说我们当地的方言。

小时候我在乡下小学读的,一年级读完一个上学期,放寒假,我玩的天翻地覆,不亦乐乎,新学期快开学的时候,一直忙着小卖店的父亲突然问我,寒假作业做完了么?

我一脸懵逼地问:啥是寒假作业?

我父亲脸色一沉,从我的书包翻出两本崭新的从未写过一行字的作业本,一把揪过我的耳朵,把我钉在我家那个小卖部门口那张桌子前。我至今还分明记得,当我父亲把我那两本作业摔在桌上的时候,啪地一声,桌子上被震起的灰尘,直冲我的鼻孔。

他第一次很认真地教我。

我有些受宠若惊,甚至惶恐,不知所措,第一次隐约感觉,哦,读书要来真的。

接下来的事情我终生难忘.

他说:“你把语文书拿出来”

这一下子就击中我痛点了,当年的我一直傻傻分不清语文书和数学书。上课的时候,一直都是看别人拿什么书,我也拿什么书。我至今也没搞懂那一学期是怎么混过的。

知子莫若父,他很快就发现我的问题,直击要害:哪本语文,哪本数学?

我嗫嚅地说:“老师没教。。。”

再接下来的事情让我魂飞魄散,我看见他一下子火冒三丈,一下子操起我妈用来晒衣服的竹竿,劈头打过来,我像被电击似的快速弹起,夺门而逃,但还是腿上被抽了一下,我顾不得疼痛,边逃边哭喊:“老师真的没教啊!”

。。。。。。

                    《神雕侠侣》

混过了小学,混到了初中,不知怎的,突然能安心念书了,这应该归功于无意中看到的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书中生动的描写让我脑洞大开,发现了与苟且的现实完全不同的充满诗意的意气风发的江湖!书中的诗词委婉动人,意境如此幽美,让我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安静坐在书桌前却能看见大漠孤烟,弯弓跃马千里,快意平生,海桑易感,人事烽火恨长收,一杯黄土未深埋,一夜江山千里行;

安静坐在书桌前也能看见: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

书中有男儿情怀鲜衣怒马富贵功名都与掷;书中有儿女情长百转千回西山一点淡如烟。


图片发自App

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我发现我也能安心阅读,专注的感觉很美妙。

                      《小黄书》

啃完了厚厚的神雕侠侣之后,好像是历经了杨过大侠大情大悲跌宕起伏的一生。然后语文书中所讲的故事和道理,什么隐喻,暗喻,好像都变得那么浅显已经满足不了我的阅读要求,然后就开始阅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下课读,上课也在偷偷读。看到书中说有位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看的正心神合一,天地合一,四周寂静无声的时候,不幸被语文老师没收了,然后通告我的班主任,说某某同学在课堂上偷看小黄书。

小黄书这一词是黄毛小丫头语文课代表告诉我的。

我心想,靠,书本是黄色封面的就是小黄书了?

其实我初中的语文老师还是挺有水平的,他曾经在课堂上耐心地跟同学们讲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前面两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他念到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在其他“小黄书”里看到的典故,灵光一现,低调的我脱口而出:杜根!

没想到还真被我蒙对了。

当然我现在这么说,只是想委婉地表达一下能在初二就能跟学生讲这样的典故的老师其实是挺有水平的老师。绝对没有夸自己的意思哈。

但至今悬而未决的疑案就是,为什么语文老师会说那本书是小黄书?

很快这件事传到我妈的耳朵,被她狠狠地戳着脑门,“你怎么这么不要脸,要是被你爸知道,腿都打断!”

我一脸郁闷,一脸无辜,磕磕绊绊地跟没念过书的老娘用当地的方言来解释并且顺便引用了我陈家老祖宗世家陈涉的流世名言:那是哲学,那是知行合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种解释方式老师真的没教啊!

后来我一直很想找语文老师要回那本书,因为感觉我快要悟出大道成大家的时候就被这么被掐断了,实在难受。也许当年我开窍了,可能就在哲学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我爸爸至今还不知道这件事,但这也不影响我们一直不对路。

小学的时候,经常在我玩的正欢畅的时候,突然后领被一拎悬空,听到一个深沉的熟悉的摄人心魄的声音:回家读书去!

初中的时候,每次我闭门读书正欢畅的时候,他总是一推门,誒!不要死读书,出来玩!

初中考高中,我考了个不错的成绩,看着那个成绩,我挺后悔怎么没报省里最重点的中学,超过那个录取线20多分。我爸抽着烟,吐着烟圈,眼神意味深长:“你没偷抄别人的吧?”

后来到了高中的时候,他没读过高中,但也不妨碍他继续和我不对路。

他告诉我,数学要怎么读,因为他以前数学很好,按照他的逻辑,数学好是天生的,而且不用读也会一直好下去。

他告诉我,英语要怎么读,因为他以前看到我英语很好的姑丈是这么读的。直到我英语考取专业八级而我姑丈已经退休不说英语好多年之后,他依然觉得我我姑丈的英语分分钟可以秒杀我。

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怎么夸过我,我有时候考个好成绩,他说我是死读书读出来的。要重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能记住。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一天到晚都在玩,书照样念的很好,那是真本事。

我在他这种只要理解就能记住的方针指引下,参加了高考,成功地将政治学科考的不及格,历史勉强及格,万幸的是语文,数学,英语比较接近满分,勉强跨入一所南方985高校。

他说理解就能记住没错啊,但我是文科啊。

每次考试之前,他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我:

“千万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紧张!千万千万不要紧张!!!”

他总是说他做的没错,叫我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难道错了吗?是我自己不争气只记住了紧张两个字。

每次去考场之前我总想避开他,可他总是锲而不舍地在考试之前抓到我,对我进行重点关照和特殊的心理辅导。

我至今还有考试恐惧症,每次见到考官我总是手脚冰凉,头脑断片,菊花一紧。后来我在加拿大考取驾照考了5次才成功,加拿大的驾照是很难考取,但我能考5次也算是凤毛麟角的一个奇葩。到第5次的时候,我总算豁出了跟那个年轻的黑人女孩考官flirting:

夸今天的天气不错,她说嗯哈;

夸这个小镇nice and quiet,她说她不住在这里;

夸她长的不错,她哈哈一笑,拜托,专心开车!

我厚着脸皮继续夸她给我选的路线不错,前面限速50,接着40,我高兴地跟她说我都注意到了,太感谢了,你人真好!

。。。。。

奇迹般地,第5次考试,在被扣掉25个点以上就被fail的考试规则下,我只被扣了一个点。

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微笑,“你开的非常好啊,怎么前面考了4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也无比灿烂地微笑地看着她,内心却泪流满面。多年的考试心结就此解开,烟消云散,两忘江湖。

老子还是杨过!考试一只手都能过,只要你能给我一个nice的女考官。

我挺想跟我老爸打个电话,说我驾照考过了,更重要的是想说考试的恐惧心结就此解开。

但拿起电话,却又放下:他能理解吗?他能理解当年拳拳之心的无心之举给我带来的困扰多年的恐惧心结吗?

人的一生很多可以选择,唯独父母没得选。

我相信他们是爱我的,以他们所能认为的最好的的方法方式来抚养我长大。

但他们所教会我们的,影响我们的从来都不会是百分之一百的正确和积极。受限于客观的认知障碍,时代所带来的局限性甚至是误区却被他们也爱的名义强加在我们身上。有时候,不得不学会自我开脱自我谅解,学会与成长中的遗憾握手言和。

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成长会更加不堪,一个没有爱的成长会是一个更加难以握手言和的遗憾心结。

一个人走到今天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包括自己的容貌,身高,能力,社会地位等等,很少人会对自己感到全方面满意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味地指责,归咎于父母。他们在艰辛地养育你成人之后,无法再承受这样的指责。在这里,我想问王猛一句:难道你所有的获取的信息知识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只能来自你父母吗?你自己不会加以辨识,优化吸收吗,尤其是在你十八岁长大成人之后?

比如:

大叔刚才讲的我当年高考政治历史考的十分不理想,难道真的是因为我老爸说只要理解就能记住而造成的吗?学校里还有老师啊,还有同学啊,历史政治肯定就是要死读死记啊,比如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就是1840年啊,为什么会发生在1840年啊?这怎么理解啊?有什么好理解的,记住就是啦。

当年最后两科没考好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因为一头鸡,凌晨3点突然打鸣报晓,本来就紧张好不容易才入睡,这下更完了,到考场的时候,脑袋瓜一直是蒙的,一整天都是蒙的。大叔也是喜欢读历史的人,能在初二的时候就懂得张俭和杜根的典故的学生一般来说历史不会太差。当年历史考那么低,其实不怪我爸,怪那头没从未谋面的公鸡。

一声鸡叫,多少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没有鸡叫,我第二天的历史政治可能会继续高分,然后北大的校园里就会看到我的影子,上不同的专业,认识不同的同学,从事不同的工作,然后所有后面的一切都会有所不同。。。。。。。但那又怎样?

如今我的老爸也有了孙子,依然对我没怎么笑过的他却对孙子十分宠溺,有求必应。一直夸我小儿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的小儿子一句话:“爷爷抽烟臭死了,闻了会头晕”。抽了50多年烟的老爸,居然,就这么悄悄地戒掉了。真狠!

但他和我依然不对路。

有时候我突然良心发现,“老爸,今年带你去某某地方旅游一下吧”

“不去,有啥好玩的。”

“哎,从来没带你出去玩过,给个面子吧”

“出去玩不要花钱吗?”

“其实,旅游一次花不了什么钱。”

“你现在很有钱了吗?你和人家某某相比,人家回到村里,站在那里,脚一跺,整个村都会抖三抖。。。”

。。。。。

哪个老师能教教我,如何成功地说服我老爸跟我去旅游?

有人说,认识父母的不足,是自己走向成长变得强大的开始,这句话,你同意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父母的不足 我是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