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山城,坐公交偶尔像坐过山车。
近一年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路上的婴儿车,是以往的几倍。
以前,这里的家长带孩子大都徒手抱,或背在身上。而现在,早上八点半,我出发上班的路上,十分钟就能见到二十辆婴儿车以上。
更有趣的是,今年五一节,我和朋友去一个方圆十里无人烟的古河床徒步,居然在一座山的洞中洞发现了一辆婴儿车,孩子不到10个月,父母都在,父亲还背着徒步的重型装备。全程有20多公里呀,到处是乱石,窄路,峡谷,还有一线天这样惊险的地方,这婴儿车是咋上山的,百思不得其解。
在深夜明亮星空下,我们到达了当地唯一的驴友接待站。我们在大堂卸行李时,再次遇到婴儿车一家,疲惫一整天终于可以休憩,大家显得非常兴奋。
我们终于忍不住问出来,你们的婴儿车究竟是怎么上山的呀?然后夫妻俩现场教学如何收婴儿车,扛在肩上。
我们恍然大悟,默默地表示理解了。
婴儿车上山这一幕印象太深刻,回到我所在的城市后,一直在想,我们的城市真的适合婴儿车上路吗?因为二胎政策、因为科技发展,因为生活蒸蒸日上,因为观念更开放,因为很多的因素,婴儿车上路已经成为现象。然而,我们的城市真的对婴儿车有“可走性”吗?
记得几年前,上育婴课程时,老师说,对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抱在臂弯里,绝对不是推婴儿车,有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甚至还在马路边推着婴儿车走,孩子一直吸汽车尾气,以及人来人往脚踏起的灰尘等等,长久下来,就是个大人的肺都受不了,何况还是几个月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吸北京的霾,肺已经被尾气灰尘啥的都弄坏了。你说值不值?
当然,这是环境问题了,如果我们在一个空气非常好的城市里呢?婴儿车可走吗?
有个理论,叫三文鱼理论,听说,三文鱼总是在生鱼仔时会回到斯堪迪纳维亚海域,而其他时间则纵横四海。为此,我印象中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便是个特别适合养育孩子的城市。
问过身边几位有孩子的朋友,她们大都觉得北欧城市很有亲和力。我开始好奇,为什么别人家的城市就能吸引和支持这么多家庭的成长,和他们的物理环境有关?还是人文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有所不同?
有个驴友有幸于申根签,说当她推着婴儿车在瑞典行走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为父母绽放着。在中国完全无法体验到的推婴儿车行走舒适感。
现代主义设计汽车优先的交通模式导致的都市恶果是国际性的,很多城市交通拥堵甚至瘫痪,人是无法在城市中安全行走的。然而,行走对于人的内心和精神都相当重要,就像我们出去徒步一次后,整个精神都会焕然一新。我们的肉身终归还是靠双脚双手来行走、思考、创造的。
可走性对城市相当重要,人本设计的北欧精神是如何在儿童领域体现的?
欧洲一些国家的城市像瑞典、丹麦非常可走,城市很亲人。很多中国的父母甚至迷恋上推着婴儿车在瑞典那样的城市中行走,踏上踏下各种公共交通,穿梭于各种建筑、街道和城市生活。
那么,我们的城市可以实现这样的“可走性”吗?
随着我们二胎政策的开放,人口的持续增加,孩子的环境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相对急剧的城市增长和住房短缺等问题,面对这些矛盾,我们该如何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如何营造适应孩子需求、激发孩子健康的体能和心理发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公共场所和空间环境?
宜居城市说,一座城市若想永续发展,必须首先让这座城市的孩子得到永续发展。
从婴儿车的行走到我们的城市可走性,中间并没有特别大的鸿沟。孩子虽然在数量上仅占一部分,但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社会和每个家庭的核心关注点。
我们是否可以从北欧城市汲取儿童友好型的城市智慧,在我们自己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进行设计批判和实践创新呢?
如果变成了这样的城市,我倒期待有一天,城市可以被婴儿车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