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36)生活中的飞轮效应

那天早上,听到一个节目介绍“飞轮效应”。

专门去网上查了下。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当达到一个很高的速度后飞轮所具有的动量和动能就会很大,使其短时间内停下来所需的的外力便会很大,便能够克服较大的阻力维持原有运动。

就好比学习,你一开始觉得很费劲,当前期做好了铺垫,知识扎实,后期便非常轻松。

高考时,那些成绩超常发挥的同学们,多半是早期知识就比较稳固的,再加上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自然能轻而易举应战。

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请教学习方法。相比一般的文字爱好者,专职写作的她,不管是知识储备还是学习方法,都远远领先。

过程中,我询问高效读书的方法。她很客观地给出了答案。虽然读书有一定的方法可以遵循,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你的知识量不够丰富,思维受限。

如果你的知识量足够大,足够宽广,你在读任何文字时没有压力,需要思考的内容少,阅读速度自然上去了,效率也会提高。

她早期读书时,也是逐字逐句地读。这样读书的弊端很多,不仅耗费时间,还影响效率。阅读时间拉长了,前面看的后面忘,所看的内容在脑海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就是看完了仍是蒙圈。

只是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不断的学习,阅读速度越来越快。就在几天前,她为了写一篇近6000字的稿子,在2天时间内,将一本近50万字的书读了2遍。这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呢。我为什么读书慢呢?因为我没拿起一本书,都想多掌握一些书中的方法。工具类的,我需要了解其中的方式方法。文学类,我需要了解其中的遣词造句。

在一边阅读的时候,我会审视是否理解了文中的要义。若是没懂,我还得逐字逐句去回看。一来二去地,阅读速度就降低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因为我读的太少,懂的太少啊。如果书中的知识都是我所知道的,且都能理解的,自然不需要下功夫慢慢去读,去悟。就好比,书中都是1+1=2,我还需要去细细斟酌吗?

当你的知识量足够饱满,足够丰盈的时候,阅读都不是事儿。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后期的学习、成长做准备。

在阅读中,你没有障碍,可以一目十行,可以一马平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想,这就是生活中真实的飞轮效应。轮子一开始转,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如果懈怠了,轮子多半是停滞不前。但若是多拼上几次,轮子也会越转越快,快得超乎想象。

人生路漫漫,何曾有坦途?走过小半生,也已懂得,这过程中的艰辛定然是有的,但只要努力去克服,不断积累经验,其他坎坷便可以轻松越过。


(字数:1070)

你可能感兴趣的:(齐帆齐微课(36)生活中的飞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