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1张图片
引言——南中村位于平潭塘屿岛最南端,海坛天神就是位于南中村。该村有着《南中十八怪》,以莆田方言的“顺口溜”,向外地游客介绍这里的自然景观和民情风俗其幽默风趣,不亚于全国驰名的《云南贵州十八怪》,真让人忍俊不禁。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2张图片
1裸石男女睡一块(海坛天神既有男性特征亦有女性特征)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3张图片
2、如厕粪池不见怪(现在偶尔见到的粪池就是当时的厕所,几乎是露天的,以前是一排排集中在一起,成为粪池群----粪池兜。)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4张图片
3小脚女人先生态(清朝末年的女性为了表示自己是纯小姐型,特意把脚用布条往死里扎,扎成拳头一样的小脚,走起路来像古时候私塾先生的姿态,优雅的很。)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5张图片
4女人头上垒一块(解放前出嫁的女人,几乎都保留旧习俗,头盘发髻,发髻上插有很多的金叉银针或金树银花。)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6张图片
5、姑娘不嫁他山寨(以前村里的姑娘几乎不往外嫁,如果外嫁那就是大逆不道,算得上离家出走。)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7张图片
6马桶摆在大门外(以前,家家户户没有卫生间,夜间用的是木头马桶和瓷器夜壶,白天清洁后就摆在门外晾晒。)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8张图片
7红妆娘子老太太(之前,村里的老女人大多都喜欢穿红色服装,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红彤彤的一片。现在,那些锣鼓队、腰鼓队的服饰就是延续这种习惯。)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9张图片
8宽大筒裤细腰带 (解放前男男女女都是穿宽大的竹筒裤,裤腰特别宽,需要折一大折别在腰边,然后用细毛线当裤带紧紧绑住。)
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_第10张图片
9平潭地方兴化调(这个岛上的居民全部属莆仙语系,自古与文献名邦莆田有渊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海坛,南中十八怪(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