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未来

图片发自App



                      (一)

风从海上来,堤岸浪花拍。

堆起千层雪,细将文字栽。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总结表彰会的链接,牛姐即兴在我的留言处写了这首小诗,意祝我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读罢,瞬间汗颜!

再过一天就是农历大年三十了,细想这一年来为了所谓的事业竟荒废了许多的时光,也丢掉了许多的爱好和梦想。

一年来,断断续续的写了点东西,但多半竟是未发表,也有大部分是因为实在是太糟,难以入眼,所以还未“列队参选”便已被我打入冷宫了。

《猎场》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我最用心写的一部小说了,奔着上纸刊的严格要求去写的,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刚开始写的是短篇,年中听从了一位警界友人的建议改成了长篇。一年来,写写改改,绞尽脑汁,七拼八凑的总算凑够了200千字,初稿内容也勉强过了纸刊的条件。师娘读过之后说:丫头,你总算是认识到再不写点东西脑子里积攒的那点词语就荒废掉了,祝贺你,稿子还不错,也具备连载的条件,可以发出去了。

可是,如今畏首畏尾的我,前些年写完稿子就往外投的那股虎劲儿早已荡然无存,对自己的水平已是极不自信了。反复读过之后,总觉得还是有着诸多的瑕疵,恐难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审核,所以迟迟不敢往外拿。

《梦入桃花源》和《十里春风不如你的笑》,打算尝试要写新题材网文的,年初却只是拟了个题目,至今下文便再无半点只言片语了……

《杏儿》是我下半年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写于一位共同作战过的故人的祭日。本想给她写一部人物传记,写着写着最后却又变成了小说……虽然成文后也只有两万字,但却是我一年来倾注感情最多的一篇文章,写到悲伤处常常是泣不成声。

总觉得没写好传记而对不起她,小说的最后我把最美好的结局留给了她闺女,希望她的在天之灵能够得到安慰!

并不是因为写网文能给我带来一些收益从而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也不是因为写了几篇简讯就变得眼高手低了。只是因为写惯了小说,只要触及到人物,思路无意间就会不由自主地转到这条道上了,就好像吃饭用惯了筷子一样。

况且,对于我这种只知道一条道儿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知道回头的人来说,要改套路真的是比登蜀道还要难上加难!

更可悲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各种耀眼光环亮瞎了眼的我,几乎退化到连最基本的散文都不会写了……

想来惭愧,一直以来,自己都以内明之人自居,常常寄厚望于身边人,希望用自己的一点点优秀来激励她们变得更加优秀,殊不知,有时操之过急却适得其反。由此可见,若要评选那个最糊涂,最盲目行事的人,细数当今,能够轻而易举拔得头筹的人定然是非我莫属了。

记得最初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老师常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五十岁以上的人思想慢慢的就固化了。

我尚未到达界线,却已然是固化了!

可悲,可叹,更可恨!

                      (二)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知咋地,半年来,突然厌烦了之前自己写的那些庙堂小说,终于抛下了严肃的面具,用心来读大家写的各种题材的诗歌和抒情散文了,尤其是梅朵的文字,读来总能给人温暖的感觉。

2018年11月份,我不顾某知名网媒版主的苦苦劝说,毫不留情地将阅读量飙升且反响不错也收益颇丰的一篇发表了才两个月的长篇小说撤回了。原本打算续写的念头也随着自己的消极情绪而烟消云散了……

虽然因此损失了一些钱财,但至今毫无悔意,心里甚至是极为舒坦的!

一个转身,光阴成了故事,再一转身,故事就成了传说。无论多么辉煌的过去,多年以后再回首,都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岁月里早已没有了那车轮曾经碾过的风景!

细想两年来的过往,许多美好的心愿都在懒散的思想和无休止的追逐名利中寿终正寝了。说的好听点是为了集体荣誉、为了一干人众都能有所获益,其实骨子里却是为了掩藏那一直为自己所痛恨但又改不了的忿世嫉俗、不愿随波逐流的臭脾气,也更是为了在临行之前能够在那所谓的施展才华及展现能力的舞台上留下一段浓墨重彩的描绘。

很明显,此时的我,心灵已经严重跑偏了,完全忘记了“身在庙堂,而心只在林泉”的初衷。

一条是我必须要走的路,一条是我想走的路。慢慢地,雾里看花的我竟似一只迷途的羔羊,徘徊在抉择的十字路口,浑然不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天可怜见。

就在这时,培蕊带来了她的《慢慢活成一株草》,手捧着它,突然之间的悸动让心头又燃起了些许希望,那颗荒废的心似乎又活过来了……

我是幸运的,仅仅是那高高庙堂里最不起眼的末端龙套一枚,为了将来离开的时候不会有依依不舍的情绪,所以两年来我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疏离感。

相比之下我离文字更近一些。晚会第二天的中午,我一个人跑到海边,像疯子一样不管不顾地在沙滩上狂奔,任凭那冰冷刺骨的海风吹打在脸上,任凭那湿冷的海沙灌进了鞋子里。奔跑的步伐凝聚着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就如梅朵的《风从海上来》带着素洁的《春天的消息》一样让人充满了活力,感觉时间忽然就原谅了我,并且还祝福我这个一直喜欢在心底养活许多美好念头的人又活回来了!

“风从海上来,带来了墙角枝头跳跃的那抹桃红,带来了匍匐在山川大地上的一片绿荫……春天的消息铺天盖地,沿着那片海,踏波而来。”伴随着大衣口袋里手机播放的妮子和王刚那爽朗的诵读声,一股莫名的冲劲儿在心头澎湃不止,那心脏跳动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青葱时代……

人永远需要接触引人深思的书籍、思想和新朋友。感谢培蕊,感谢林不醉,感谢梅朵,更感谢那些陪我走到底的朋友们,感谢!

                己亥年二月二日夜写于清凉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