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谈儿童的知识建构

德国教育家谈儿童的知识建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德国著名教育家瓦西里奥斯·伊曼努埃尔·菲纳克思教授在《变革中的学前教育:理论范式的转换 ——从建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再到联结主义》ー文中谈到了儿童的知识建构问题,以下摘录部分内容(来源:2017-12-01  菲纳克思教育)

20世纪后半叶,建构主义理论统治了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这一理论其实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流派:一是激进的建构主义,二是社会建构主义,三是把认知的和社会的建构一起放入教育实践领域中的一种变式。

1.第一种流派

在激进的建构主义者看来,每种感知都被视为个体的一个建构过程。感知是通过一个封闭的认知操作系统——大脑来完成的。大脑不存在对外部现实的客观映像,而是通过认知系统对外部世界进行结构性建构的。让·皮亚杰被视为这一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他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他认为,儿童是他自己教育的积极建构者。教育被理解为外部现实主观印象的发展。儿童在探索周边世界的道路上,在大脑里发展了这种主观印象。为此,儿童需要一个充满刺激的环境。教师的角色完全是陪伴性的,教师是为儿童学习提供支持并加以记录的人。教师主要承担为教育对象提供支架的任务,因此他是一个消极的角色,因为他并不直接和儿童一起构建他们的发展和教育。

2.第二种流派

回顾过往几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奠定了欧洲现代教育计划基础的理论,可以看到,激进的建构主义已被否定。社会文化学派的社会建构主义立场及其儿童社会学理论和后现代建构主义学派的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社会建构主义缘起于顾里和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文献中,维果茨基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在心理学文献中,社会建构主义也被称为后现代建构主义。后现代建构主义拒绝了知识可在个体意义上加以定位的观点。相反的,它认为,学习和发展应被理解为真正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工具(如材料、符号系统、语言等)被看作是个体完整的精神发展的组成部分。

学习和理解能力先前被看作只是与个体相关的,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学习和理解能力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得到发展的。根据这一观点,学习和知识不仅受社会的影响,而且也应被作为真正的社会现象来看待。因此,社会建构主义不是重在分析在物质世界中建构知识的孤立的个体,而是从一开始就重在分析根植于社会联系的完整的人,它解码了社会联系的意义并强调个体和他人合作建构的重要性。

3.第三种流派

第三种建构主义流派把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的建构主义联合了起来,该流派深刻影响了当前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一些学者在阐述他们的理论时会溯源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但并没有把他们置于一种矛盾的关系中。这一流派主张,教育机构应该促成学习者集体的形成并为此创设适宜的环境,儿童在学习者集体里学习和发展,不断发展各领域的能力。长期来看,这种学习与发展既涉及更深刻的内容理解,也涉及学习方法的获得。

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都把学习视作一个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发生的,更确切地说是由他们共同发起和主持的过程。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在于此。社会建构主义在模拟的以及虚拟的空间里观察儿童的关系网,因此它对理论的发展保留了开放的心态。对此,联结主义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又是如何假设的呢?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世界是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社会则是由不同实体聚合而成的,实体既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非人类。技术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对象不仅可通过社会来加以说明,更可以发挥它们对社会的影响。事物也被看作是行动中的参与者,它们与人类参与者一起组成网络。最近,人种学、符号学作为方法论工具,被用于讨论分析这一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主要被用于说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可以用人类的方式和非人类的方式来解释各自对社会的贡献。网络是由物质的和符号学的联系组成的。这个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班级来加以说明:一方面是园长、教师、家长、幼儿、幼儿园承办者和其他参与者、幼儿园的地点、建筑、设计和可让幼儿园发挥作用的一切物体,另一方面是幼儿园使用的技术设备,如移动电话、电脑、Ipad和其他机器,两者处于一个复合的、始终在变换(一般是短暂的)的关联中,这个关联决定了网络的运用方式及其质量。虽然这一网络的构建到目前为止仅限于部分人,虽说只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看问题是不够的,但它第一次描述和解释了学前教育的教育过程。如果电脑有能力记录一个由教师和幼儿组织的教育过程,分析获得的数据,为教师和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反馈,那么,局限于人际关系的那些理论就不够用了。如果新技术能够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且自身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将无法只凭借迄今已有的那些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教育。

每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都会面临持续不断的挑战。对理论的不断探讨可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向未来的视角,它并不面向一个预先知晓的结果或一个时间点,而是只描述一个开放性的持续过程。它建构的是一种操作模式,它不是去分析未来,而是主动去参加未来的构建。这种随着理论发展而不断产生的影响将在后续的文章里加以阐述。

老李:我倾向于德国教授所说的第三种流派,即“联结建构主义”,它与我在“父母的功能”ー文中所说的观点相似,个人心理认知结构发展与社会经验增加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联结,孩子逐渐建构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的“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行为受他人或社会的影响会大于父母”的观点,结合了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的理论。

 孩子在上初中后,与同学、老师、朋友的互动多了,使用现代信息工具例如手机、电脑等获取信息也大大增加了。而孩子的思维也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地发展起来,自我建构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社会经验的增加以及思维结构的发展,令儿女在“世界观”方面受父母的影响逐渐减弱,有ー种在“世界观”方面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国教育家谈儿童的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