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5‖“生源之争”

“仁、义、礼、智、信”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他一生教化世人要相亲相爱,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的思想境界。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祖籍宋国栗邑(现河南商丘)。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

主张“仁义”,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他一生教化世人相亲相爱,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的思想境界。

他把最高的道德追求,化为实实在在的“为仁”行动,以使受教者在追求“仁”的道德中,积善成德。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5‖“生源之争”_第1张图片

然而,这样一个推崇“仁爱”的儒家鼻主,却在做了鲁国国相的第七日,大开杀戒,除掉了鲁国“闻人”少正卯。

虽有尊孔者认为“少正卯”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鉴于《史记》、《荀子》、《吕氏春秋》、《孔子家语》、《论衡》等历史专著中都有记载,小编暂且也就信以为真了。

提及少正卯,大家会感到陌生。史书记载,少正卯是法家的先驱。他主张革新,聚徒讲学,在鲁国影响很大。

《荀子•宥坐》中有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

大致意思是说,孔子在鲁国摄相位的第七日,就把少正卯给杀掉了,门人就不解,说少正卯可是咱鲁国举世闻名的大思想家啊,你刚当上大官就把他杀掉,难道不是得不偿失吗?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5‖“生源之争”_第2张图片

对于诛杀少正卯,孔子的解释是卯犯了“五条罪状”:一是诈伪;二是固执;三是善辩;四是好写斗争文章;五是好批判。可谓不杀不能平民愤。

最先记载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是荀子。

荀子在《荀子•宥坐》以孔子辩解的口吻说:“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于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大致意思是说,他的信徒太多,饰邪营众,必须杀了。记载显示还暴尸三日。

东汉大家王充在《论衡•讲瑞》中记载: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5‖“生源之争”_第3张图片

意思是说,少正卯和孔子在鲁国的时候两个人名气相当,但思想不一致。

孔子的门生则时常满员,时常都跑去听少正卯的课了,只有颜渊不去,因为他知道孔子是圣人。

无论是孔子“自辩”时说少正卯信徒过多也好,还是王充的孔子门生“三盈三虚”也好,起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孔子的门生时常跑去听少正卯的课,杀少正卯也是为了“争生源”。

因为从孔子自己的列举的那五条罪状看,也确实都不是必杀的理由。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5‖“生源之争”_第4张图片

各位大神,您怎么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5‖“生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