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 国学爱 爱国学


❤️ 传统文化每日分享


❤️《庄子》内篇《德充符》


【原文】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1],曰哀骀它[2]。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3],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4];不至乎期年[5],而寡人信之。国无宰[6],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7]。氾而若辞[8],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卹焉若有亡也[9],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10],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11]。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12];刖者之屦[13],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14],不爪翦[15],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哀公曰:“何谓才全?”

    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16];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注释】

[1]恶人:丑陋的人。

[2]哀骀(tái)它(tuō):虚构人名。

[3]君人之位:即统治别人的地位。济:救助。

[4]意:猜想,意料。“有意乎其为人”意思是,对于他的为人有了了解。

[5]期(jī)年:一周年。

[6]宰:主持政务的官员。

[7]闷然:神情淡漠的样子。

[8]氾:心不在焉的样子。辞:推却。

[9]卹(xù):“恤”字的异体,忧虑。亡:失。

[10](tún):同“豚”;小猪。食:这里指吮吸乳汁。

[11]眴(shùn)若:惊惶的样子。走:跑。[12]翣(shà):古代出殡时棺木上的饰物,形同羽扇。资:送。

[13]刖(yuè):断足的刑罚。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这里泛指鞋子。连续两句都是比喻:战死之人埋葬沙场无须棺木,当然也就用不着棺饰,砍断了脚的人无须穿鞋,当然也就用不着鞋子,意在说明失去了根本外在的东西也就同时失去了可爱的价值。

[14]诸御:宫中御女,即宫女。

[15]翦(jiǎn):“剪”的异体。联系下一句,不修指甲,不穿耳眼,意在说明不加修饰以显本质。

[16]命之行:自然的运行,指非人为造成的情况变化。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卫国有个丑八怪,名叫哀骀它。男的跟他相处,依恋着不肯离开。女人见到他,向父母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我宁可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种女子十几个还不止。从不曾听说他提出过什么倡导,只是经常应和他人。他没有君王的权利以拯救苦难的人们,也没有足够的钱财救济那些饥饿的人们。他那副丑陋的样子,人们见了就害怕。他只是应和却不提倡,知名度没有超出卫国,但是很多男男女女都围在他的身边。他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真相貌丑陋,空前绝后。我们交往了一个月,对他为人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缺少一个主持政务的官员,我就让他去做。他好像不太高兴,思考了一会儿才答应下来。我觉得不好意思,硬是把国事交给他做。没做多久,他就辞职离开了,我内心忧虑,若有所失,就好像没有人同寡人享受这个国家似的。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孔子说:“我曾经也去过楚国,赶巧看见一群猪仔在吃一只死母猪的奶水,忽然惊恐地离开母猪跑掉了。因为母猪不像以前那样看着他们了,不能和它们一样了。猪仔们依然爱着自己的母亲,但不是爱她的身体,而是爱她作为一个母亲的精神。战死沙场的人,没有棺木就被埋葬了,失去脚趾的人,没有理由再去珍惜曾经穿过的鞋子,都因为没有了根基。做天子的仆人,女的不剪指甲,不穿耳朵眼;将要结婚的人,停止外面的工作,不再进宫做事。这是为了让形体完美,形体完美才能使人喜欢,何况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如今哀骀它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没什么成就而赢得别人的亲近,使别人把国事交给他,还担心他不接受,这一定是全才而德行不外露的人。”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全才呢?”

    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人事的变动,都是上天的安排;像斗转星移,日夜更替,靠人的能力是不能左右的。因此,它们不能打扰到我们的内心,也占据不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要使自己气定神闲,通畅而不失怡悦,使这种状态天天保持,不管遭遇什么都使它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这就叫做全才。”

    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做德不外露呢?”

    孔子说:“静如水是静止的极点。它可以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内心平静如水,外物就不能撼动。所谓德,就是形成平静如水的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

    有一天,鲁哀公把这番话告诉孔子的学生闵子,说:“原先我认为朝南坐着,身为天下君王,掌握国家大权而又关心百姓的死活,以为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了,如今我听到至人的这番话,觉得我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水平,会轻率作出什么行为而使国家灭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关系,只是道德相交的朋友。”

    【实例解读】

    美的真谛

    三个小姑娘一同出游,半路上,遇见一位跌倒的老婆婆,便把她搀扶到家中。临别时,老婆婆拿出三朵鲜艳的桃花,分送给小姑娘每人一朵,说道:“好孩子!它可以满足你们每人一个爱美的心愿,想要什么尽管说!”爱打扮的小姑娘说:“我希望有一套世上最华美的衣裙!”说完,她身上果然流光溢彩,美艳绝伦。爱漂亮的小姑娘说:“我希望有一张最动人的脸蛋!”说完,她立刻变得神采飞扬,绝世无双。最小的一个小姑娘说:“好婆婆,我只希望有一颗最美好的心灵!”说完,她心里便豁然开朗,一片光明。

    四十年后,老婆婆忽然想起当年的小姑娘,决定去探访她们。她找到第一个小姑娘,这时,爱打扮的她,只穿着一套普通的衣服,伤心地对老人说:“我那套美丽的衣裙,早已破旧了!”她又找到第二个小姑娘,只见那张漂亮的脸上已布满了皱纹,她痛哭着对老人说:“您给我的美貌,又还给了时间!”她找到第三个小姑娘,只见她充满着幸福的微笑,高兴地说:“这些年,我用整个心灵,去爱每一个人,爱,就像一颗神奇的种子,已经在所有朋友的心里扎根!”老婆婆开心极了:“孩子,只有你,最懂得美的真谛啊!”原来,那个老婆婆,就是美神维纳斯的化身。

    真正的美不在于华丽的服饰、优美的外表,而在于人的内心。当衣冠破旧,年华老去时,一切虚浮的美丽都已消失,而长存于人心的只有那份灵魂的美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