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假定的认知分歧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解了我心头多年的疑惑:当与人产生分歧时,如何得知分歧从何而来,分歧的着眼点又在哪里。归根结底,分歧是由于每个人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叠加了太多的前提,由此得出自己的判断,并想当然的认为它就是世界的真相。我一直觉得,看到一件事,马上认定它是如何如何的,而忽略了它其实还有其他的可能性,这种思维模式未免太过偏执了。比如,看到小孩学习成绩差,就粗暴地认为他懒、不好好学习、整天玩游戏这些负面的原因,而不会想小孩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每个人在说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传递了他的认知和观念,虽然这部分没有明说,但听的人可以察觉的到。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评价它,以及从自己的视角来解释它,这背后的分歧是:观念的不同,知识体系的不同,认知边界的不同。这也就导致了“你以为的理所当然,别人的不以为然”。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你有什么想当然的预设》,请允许我简要复述给大家。

为了让你相信某个观点,立论者通常会告诉你一个或者几个支撑观点的前提。但是如果你保持清醒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听到的前提并不是推导出那个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结论要成立,你还必须接受一些其他的、没有说出来的预设。比如,如果我说,老王不在浙江,所以他不可能在杭州。这样一来,其实包含了一种假设:在杭州的人必定在浙江。这个预设我以为你显然知道,我也就没说出来。在批判性思维里,我们把这类隐含预设叫做“假定”,你可以理解为“立论者直接假定它成立的定论”。

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推断过程中,其实会电光火石地用到一些隐藏假定,而且因为思考的过程很快,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我们假定了什么。

比方说,老奶奶说,“把小猫送走吧,对以后生孩子不好”。我们先不讨论这个观点有什么证据和逻辑支撑,这个观点提出的同时就已经带有一个假定了,那就是“生小孩比养小猫重要”。你看,这个假定没有被明说出来,而老奶奶认为它理所当然,她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个假定。而且,“生小孩比养小猫重要”这个假定,对她得出“小猫应该送走”这个结论有重大的影响。可是今天,这个假定对年轻人来讲,不是默认存在的。她可能觉得猫也是亲人,至于生小孩是没影的事,生不生还不一定呢。

证据和逻辑是可能一一掰扯清楚的,但这种隐藏假定上的分歧,通常就是不同代际、不同世界的人无法互相理解、互相认同的原因。

隐藏假定一般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事实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比方说:每天吃一个鸡蛋,能补充蛋白质。这个推断就隐含了一个事实判断假定,它假定的是“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

第二种是价值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应该怎样选择”,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偏好。比如,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这个观点的背后就有一个价值判断假定,它假定的是“你应该出人头地”。

无论是事实判断假定还是价值观判断假定,都是我们在思考之前事先就知道,并且完全不质疑的观念。可以说,它是我们信念体系当中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并且用它来解释我们的世界,支撑我们的推断。

但是,假定和信念也有不合理的时候,自己或者别人接受了太多理所当然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是禁不起推敲的。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大家都这么做”就等于“这么做是对的”。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报纸上的文章就是可信的”、“老祖宗的智慧不容置疑”。还有一些假定特别有趣,它们是基于人的直观感受,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坚信:凡事一压韵,就很有道理。比方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些其实都是用“押韵”这个技法,触发你的感受,唤起你情感上的认同,而不是真正的思考和推断。这用在写喜剧段子的时候非常有用,但用在严肃思考里的话,就太不严谨、太可疑了。

当你明白了别人话中的隐藏假定,我们该怎样评判一个隐藏假定?我们可以问:1.这个假定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2.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3.这个假定来自哪里?消息来源可靠吗?

只要有一个假定被评判成可疑或者不成立的,那你就可以判定,它支撑的结论也是可疑的或者不成立的。就好比,“生活舒适性比事业理想要重要”,这个假定相信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对它的认同是不一样的。

人类所有的思维本质都是推断性的,我们每天根据各种信息快速作判断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我们的潜在观念,偏好什么、追求什么。比方说,半夜发来的微信是紧急事件还是对方不识趣?漂亮女生开豪车是家境优越还是自己努力?我们加入一场别人的聊天是在“插嘴”还是“给谈话者提供有用信息”?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冒犯”还是“善意的提醒”?这些可不是简单的八卦,而是去还原自己的日常价值观和行为逻辑。

你可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同样一个乞丐在乞讨,一个父母对他的小孩说“孩子啊认真读书,长大后才不会变成这样的人”,而另一个父母对他的小孩说“孩子啊认真读书,长大后才有能力帮助这样的人”。你看,这个故事里,前一个父母的假定是“人们对自己的境遇负有根本责任,他们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而后一个父母的假定就不一样,“人们可能会遭遇自己不可控的事件”和“我们有责任帮助弱者”。

两个人能不能聊得来,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两个人的预设前提是否一致或相似。如果沟通双方需要不断确认对方的预设前提,而且总是在预设前提上出现分歧,你很快就会有一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双方的意见是否相同,而是不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以上是这篇文章所带来的认知。

我又想起另外一个例子,一般我们会认为“坐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到他人”,故而高铁车厢安静且舒适,但火车车厢就会呈现另外一种情况,嘈嘈杂杂。我想背后很可能是不同人群的隐藏假定不同,或者根本没有这个意识。有的人不堪忍受火车上的嘈杂却又不肯放弃火车出行的低廉,而抱怨乘客的素质低。如果你乘坐火车,那就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它可能不是那么安静且舒适,并且还要忍受别人对于你空间的侵犯。基于这个假定才是合理的,而不是要求“别人必须保持安静”,当然高铁上你可以这么要求——对于合理的诉求,我们要为自己争取。

有时候我看到有关系尚可的朋友发表一些站不住脚的言论,我会试着指出他,但如果他不接受,那我就识趣地不再提。既然你以为是这样的,那就是好了。毕竟愿意坐而论道而不会给你戴帽子认为你是杠精的人还是少数,往往是一言不合要么不理不睬,要么针锋相对。

隐藏假定上的分歧,是很难相互理解的,我倒是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不可理喻,除了认知分歧外,那是你没有按照他认定的道理来说服他。如果你讲他听不懂的道理,他会以为你在忽悠他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藏假定的认知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