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 职场 那些事儿

前阵子因部门岗位空缺,HR安排了不少人面试。面试是个有意思的事情 ,每个侯选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故事 。今天我想通过面试和职场二三事,分享一个财务老兵的职业成长路,希望能给财务新人的职场规划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1

A君: 海外留学背景,硕士,一年民企工作经验

我在拿到她的简历时有些惊讶。空缺出来的岗位是基础会计岗,且薪资水平是市场平均水平,按她的学历背景,来投这个岗位是有点低就了。我担心她的求职意愿以及工作的稳定性。

面试沟通如我想象。A君觉得这个岗位并太合适,但她希望多参加一些面试,和面试官多聊,这样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场规划有很大帮助。

按A君的海外硕士专业背景,毕业后没去投行反而去了企业,我觉得有些可惜。而在民企工作仅半年,因不喜民企的996氛围和部门领导风格,转而寻求外企的工作机会。她对求职方向有些迷茫,基础会计不想做,而中高级的财务分析岗又没对口经验。

B君:国内名校毕业,本科,五年审计工作经验

B君的求职意向非常明确,外企+全盘。离职原因是事务所太忙了,没有个人时间。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时,只考虑外企。我发现很多侯选人只投外企,都是奔着工作氛围,上下级关系简单,工作生活平衡去的。作为在民企和外企都呆过的人,我能理解她的心态,但实际上外企在中国的全盛鼎峰时代已经过去了。

B君有五年的审计工作经验,还有IPO项目经验,按她的经验,求职方向好歹要在主管级别以上。但这只是一个会计基础岗,现在工作竞争有这么大吗?B君的履历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入审计一行五年,居然一门CPA考试都没过。当我问起B君这个问题时,B君说工作太忙没时间考。嗯,对此,我保持沉默。

B君的岗位匹配度很不错,但最终我们还是选了另外一位岗位匹配度也不差但同时薪酬匹配度更好的侯选人。面试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最合适的。所以面试若没成功,不要气馁,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不合适。

C君:国内一般院校毕业,工作四年,全职在家二年

C君年近30年,全职在家照顾家庭二年后重新出来找工作。之前的四年工作经验是全盘,重新再出来找工作,姿态放得很低,虽说全职在家期间有考下CMA,但出来找工作的方向仍是基础会计岗。

C君说她当年是碰到了职场瓶颈,辞职专门备考CMA, 后来又发现怀孕了,在家全职了二年才出来。她是那类比较细心踏实勤恳努力的人,但太过沉稳。而且职场空窗期太长,就算全职在家期间有坚持学习考证,但仍会让人担心重回职场,她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刚毕业一两年的侯选人比,C君少一些朝气和冲劲。对于一个基础会计岗,一个毕业一两年初出茅庐的小朋友反而会更合适。

2

从这些候选人身上,多少能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十几年的职场路,一路走下来,我也走了不少弯路。

关于裸辞

我有过一次不算严格意义的裸辞。辞职理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决定作得不后悔但没做好新旧工作的衔接。当时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近十年,刚通过CPA六门考试。恰逢公司组织架构重组,有人走,有人留。我主动放弃了留的机会,一来在当时人心不稳的氛围里,我真的没有继续留下的意愿,十年也呆得倦了累了,二来刚考下CPA,再加上自己的工作经验,也想看看外面的机会。因为离职赔偿拿了不少,从公司出来后,没着急找工作,8月先考完了CPA综合,又在家照顾孩子晃悠了3个月,空了近半年在11月才开始找工作。

近十年的工作经验都是会计核算领域的工作经验,但我一心想要转去财务分析与预算管理领域,所以一直投的是财务分析方向的工作。凭借良好的工作履历和CPA背书,面试邀约很多,知名企业的,中小型企业的,但真正能谈下来的不多。在三十多岁这个年龄重新去找管理岗,别人看中的不是你的潜力,也不会给你学习的机会,而是需要你丰富对口经验和立马能上手的能力。

找了近半个月后,我已经有些焦虑和厌烦了。在快满一个月时,确定了一家跨境电商独角兽的offer后,我就拒了后面的面试邀约。家人劝我在拿到offer后如果有合适的面试邀约也可以去试试,被我拒绝了,因为跑面试已经跑倦了。

重新找工作的过程耗时一个月,当时我有丰厚的离职赔偿在手,所以没有经济压力。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那种被拒绝,被否定很容易让人产生自我怀疑。产生自我怀疑后,奔波于各种面试会让人越来越容易疲倦,求职要求也会越来越容易放低。

另外,关于职场空窗期,我曾经和一个猎头聊过,猎头说如果简历上工作经历出现了半年以上的空窗期,他们会谨慎考虑和询问为什么空窗,为什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工作状态是否能保持良好?就像C君一样,出现了两年的职场空窗期,我也会担心她是否能重回良好的工作状态。

关于工作规划

上周我在听樊登读书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有些人工作了十年,但实际上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只是用了十年。非常警醒的一句话。

我在同一家公司在会计核算这一领域一做就是十年,虽然从基础会计岗一路做到总账,合并报表层面,但这十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最多只值五年,而且受限一个行业一个集团的业务模式,视野很受限。

我从第一家公司出来后,在跨境电商企业呆了一年半,主要看海外税和统管一个独立BU的财务,接着又去另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统管公司的财务。后面两家公司的工作经验虽然加在一起才两年,但其工作价值等同甚至超越第一家公司的五年。

像A君,很聪明,借着面试的机会,在职场发展迷茫期时,通过跟职场老人交流经验,给自己找方向。财务这一行,细分领域太多,大致分为会计核算方向,财务分析方向,资金管理方向,税务筹划方向,投融资方向。会计核算方向的工作不要做太久,至多三年,从基础会计岗做到总账岗后就可以果断转其他方向。会计核算方向是财会的基础,工作内容的重复性较多 ,相对枯燥且成就感较差,而且被AI的可能性最大。去招聘网站上看,也能看出来,会计核算这个领域在薪酬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可以说是整个财务食物链的底端了。

多去不同的企业或行业感受下很能开拓视野。跟着不同的领导学习,了解不同的公司和行业模式,保持一个开放的学习心态。如果在当前的企业没有发展空间,就果断跳。跳跳更健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找工作纠结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反而没有“好好了解带你的领导和所在的团队”重要。现在很多初创公司或中小型公司管理团队的背景都很优秀,面试时不妨了解下带你的领导以及所在的团队背景,跟对好的领导和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会让你受益匪浅。我觉得一个好的领导的工作能力是见识过好制度,能够创建好制度,并能够通过好制度收拾烂摊子。

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在多少岁之前成为中层管理者。这个世界对于中年职场人很残酷,如果在三十岁出头还没做到中层管理者,失业后重新再就业的困难度会很高。

关于证书

A君在面试时问我,CPA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我笑着答,非常重要。

我是从生完孩子才开始备考CPA的。从备考到拿下综合,花了整整五年。当年夜灯下,边奶娃边备考的日子还历历在目。现在的我很感谢当年努力奋斗的自己。证书真的只是一纸证书,不代表工作能力,但这纸证书的背后是一个人的耐性,悟性,努力与自律。大多数人是努力型选手,而不是天赋型选手。只要备考过的人都知道,CPA考试是一场脑力,体力和战胜自己惰性的较量。在一堆简历中,你有CPA证书,意味着比别人多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敲门砖。

3

最后,我想分享两个印象深刻的同事的故事。

某男同事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家公司的同事。这个同事的故事是典型的”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系列。

这位同事曾经在部门会议上分享自己的规划:想独立在深圳和老家都能买套房。当时我听了暗自吃惊,深圳房价已经不低了,还要深圳老家各一套。同事职级一般工资一般,看上去工作潜力也一般,这梦想真大。

但人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后来,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重组,同事被离职了。男同事心性也大,离职后先回了趟老家,休息一阵子后回来找了没多久就进了菊厂。进了菊厂一年后,听说外派到某著名旅游岛国所在的全球共享中心去了。现在仍在外派中,某年中秋节他曾在朋友圈发出资产千万的感慨。

某女同事的故事

这是我第二家公司的同事。这个同事的故事是典型的“实现财务自由后的人生”系列。

女同事在公司创立之初就跟着创始人,工作能力很强,且善于调动团队积极性。今年年初因为身体原因,离职了,七年间原始股票分红套现千万。前几个月突然发了一个朋友圈,去了某著名学校学编导,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 | 职场 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