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

到了一个年纪,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忆。

首先安利一下:邓丽君的《再会吧 十七岁》和凤飞飞的《碧城故事》。吴念真在书中安利了这两首歌后,特别去网易云听了一下,已经很少听这一风格的歌曲了,现在听来宛如发现了一个宝藏。下面很多人留言也是“吴念真《这些人 那些事》来的”。

吴念真,台湾知名导演、作家、编剧、演员、 制片 、主持人。即使我们不知道这个人也多半看过他的作品。吴念真原名吴文钦,因为初恋名字叫阿真,所以他改名叫“念真”。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一直很欣赏台湾地区的文艺作品。或许仅仅是因为台湾是我第一个办护照出去玩的地方,人总会对第一次抱有别样的情怀。和周周讨论台湾电影,我们都一致表示为台湾文艺片拍摄出来感伤的抒情诗般的韵味所折服。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有一种这就是我心目中文艺的台湾的气质。而我对台湾作家的感觉是如此,读吴念真的故事亦是如此。

吴念真生活在发生一系列震撼事件的时代,他借由故事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特殊的岁月,超越时空却依附感官。台湾的经济在60年代迎来了腾飞、也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台湾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人的生活也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吴念真少年时期台湾一下子变成了雄踞亚洲的四小龙之一。所有人,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下子不再单纯为了生活问题而活下去,而是需要更多的适应时代带来的变化。吴念真将视角投射在自己身边,为身边的人写下了一个个故事,无论是欢笑或泪水,都跃然纸上,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震撼。不同的命运在这里交织成,汇集成诗,从各个角度、通过各种情感见证了那个时代。(这句是我编的,吴念真可能只是想怀念一下当年的人和事,抒发情感。)

讲真,对会讲故事的人是没有抵抗力。吴念真不愧是拿过5次金马奖的编剧,是一个有着深沉细腻情感和真正观察力的作家。喜怒哀乐中不管是荒诞与讽刺亦或怀念与惋惜,都带有巨大的真实感。人心世界被娓娓道来,独到贴切、如诗如画。台湾人半个世纪的冷暖悲喜跃然纸上。——读到后来,记起《故事会》、《读者》中其实也有这类型煽情的故事。倘若再加以熬住,做着心灵鸡汤也未尝不可。我们鄙视心灵鸡汤,鄙视的是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厨师,熬制真正卓然的鸡汤。——而我们是不是会在其中的一个故事的梦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P.S.《长梦》中情书群发的他是不是带有林徽因群发电报的影子?

自序中,吴念真在写稿,朋友在打牌,朋友自己管自己打牌,也不会强行去找吴念真打牌。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微信上总有推文说“合群正在毁了你”之类,我认为不是在于合群会毁了你,而是你合了不对的群,交了不合的朋友。就好像有的人喜欢喝酒,有的人喜欢读书,这不是不合,两者相互勉强了这才是不合。喜欢喝酒的人就和喜欢喝酒的人一起,酒肉朋友觥筹交错后,各自散去是一种潇洒;喜欢学习的和喜欢学习的在一起,一起相互勉励是一种共步;喜欢喝酒的和喜欢学习在一起,喜欢喝酒的不会要强迫喜欢学习去喝酒,喜欢学习的也不会强迫喜欢喝酒的人改变自己去读书,这也是一种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自从看了《浙大夜惊魂》后,我便想以自己身边的人为原本,写一些有趣的故事,当岁月过去了,还有文字替我记得曾经在我身边出现的那些人,那些事。可是自写了一篇《现科故事》后便断更了,老不死一直催促我,月更也是好的,但是怠惰的我迟迟没有动笔。自读完吴念真的这本书后,当初的回忆也不自觉的沉浸心头。——人为什么喜欢回忆,这或许只有上帝才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