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一想到写作,就觉得是件困难而痛苦的事情。
但是竟然有人花钱参加写作群,让别人监督自己每日写作,如果有3次未完成还会被踢出去。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做产品的人,常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
“让用户爽”
看美女直播唱歌跳舞造娃娃很爽,让外卖小哥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家门口很爽,刷朋友圈收到好多赞跟评论很爽,抢红包拿到手气最佳很爽。
但有谁会认为写作是一件爽的事情吗?
在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时候会说“爽”这个字呢?
可能是炎热的夏天进入空调房时,或者浑身酸痛被按摩时,甚至是上了一个畅快的厕所时。
而如果你曾绞尽脑汁编一个故事,或者从无到有画了一副水粉画,或者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全的好菜,当你端详着作品时,你并不会大喊一声“爽!”。
写作更偏向于后面一种情形,并不是一件让人爽的事情。
既然不是一件爽的事情,为什么要写作?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爽”。
你若仔细回想,会发现,“爽”更多时候是形容我们身体上的“愉悦”。
而我们身体的愉悦,来自我们的感官,比如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
既然是感官,则必然有来自外界的刺激。
但我们知道外界的刺激并不会一直存在,并且人体感官有个阀值,会让你对感觉产生习惯,于是久而久之你将需要更强更多的刺激才能获得相同程度的愉悦。
所以“爽”是暂时性的。
而我们生活的乐趣很难建立在这种短暂的感官满足上。
于“愉悦”相对应的,则是一种“满意”的体验。
“满意”无法从身体的愉悦中获得,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并不觉得愉悦,也许还有点痛苦,但是做完后,回想起来时,你会觉得很有趣,而且希望还有机会这么做。
而写作即是一种可以给人“满意”体验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满意的体验呢?
我们可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我们做愉悦的事情时,我们很可能是在消费,迷人的香水味、鲜美的草莓、按摩头皮时的舒服都带给我们短暂的幸福感,但是它们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
相反,当我们全身心投入某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时,我们是在构建未来的心理资本。
我们也可以从人生价值角度来看,如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别人替你做好了,不需要你有任何技术或付出任何努力,就有一条条通往幸福感的捷径。
你会怎么样?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潜能,永远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挑战,而这种生活注定会导致抑郁。
虽然放弃容易得到的“愉悦”而去追求比较费力的“满意”,在刚开始时会很难。
同时因为它要面对挑战,所以它也可能带给你失败和挫折。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像写作这种并不爽,但是充满挑战,需要技术与努力的事情。
后记1
身为父母或者身为伴侣,我们有时会舍不得让所爱的人去做一些痛苦的事情。
强迫他锻炼身体是痛苦的,强迫他独立思考是痛苦的…
而他发烧生病时,又急于用药物快速解决痛苦,他出现问题时,又急于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帮助他。
总是希望不断给他愉悦的感受,然而未必就能给他幸福。
甚至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也在不遗余力的创造通往幸福感的捷径。
虽然并非反对愉悦的感受,但我们应该主动控制,去提升到更高层次更持久的幸福感。
而作为产品人,也不应总是将用户当感官的动物,用“爽”“贪嗔痴”“性与暴力”去刺激用户。
(当然,也不能用糟糕的产品体验折磨用户啦!)
后记2
除了愉悦与满意,我还想到一种体验,叫做“感动”。
当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坚持完成了一期的写作群或美术群作业,他们会为自己,也会为这一群人感动。
当一群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某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时,当一群人绞尽脑汁创作出单靠个人肯定写不出来的故事时,也会有一种感动。
这也是我们在做一款集体故事创作产品所希望获得的满足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