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劳动,不人生

高一六  卢瑞麟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无劳动,不人生。

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造就了千古不朽的精神文化。是什么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什么孕育了中华文化?就两个字,劳动。人类之所以能在动物界中脱颖而出,也是因为能够运用工具进行劳动。劳动,是人存在的精髓,是人生的价值。

但是时过境迁,大数据时代带着它的人工智能大军进驻我们的生活,大量地解放了人工劳动力,也促使了劳动力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型,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认为劳动已经不必要自己亲自去完成了,认为只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懂得使唤机器就完事了。这种想法看似符合逻辑,实际上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态度。有人说:学习那么紧张,怎么可能浪费时间去劳动呢?这其实是一个没有逻辑的说法。劳动,指的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学习难道不是一个创造精神财富的过程吗?那么说劳动是浪费时间不是很可笑吗?人活在世,无时无刻不在劳动,只有劳动,人生才有意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劳动让我们获得了生存的资本,‘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劳动让我们形成了勤劳朴实的性格,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劳动让我们在心中印下‘劳动光荣’印记。这是自古存在,不曾改变的。

反观当下我们取得的成就,‘神舟’系列一个接一个的探索太空,开拓我们的眼界。条条高铁纵横交错,在神州大地上织成一张巨网,沟通了祖国各地,最新最热的5g网络,我们战胜强大的对手,让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心连心。。。。。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航天专家的精密计算,离不开基层工人没日没夜的辛勤建设,离不开各类教授们废寝忘食的无私奉献,这就是劳动的精神,这就是劳动的力量,劳动,不仅能让自己的人生更伟大,也能给予身边乃至世界的人们更好的明天。

我们复兴中学的学子们,更应该从此刻起将劳动与自己的人生挂钩,深刻理解劳动的真正含义,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的劳动,让劳动成为光荣,让劳动,成就我们精彩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劳动,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