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30

6月26日-6月30日的北京之行,仓促紧张,意外的充满执行力。兴起而至的颐和园、故宫、未名湖,与陈逸凡、灵儿的约饭,一下子充实了前几日宅在宾馆写论文和作业的空虚,北大物院的面试和获得的一纸优秀营员证,倒成了略显平淡的陪衬了。

北京的交通留给我关于北京的第一印象。沿途的站名——公主坟、三元桥、知春里、苏州街、巴沟、万柳、北宫门、西苑,更不谈东直门、西直门等古城地名,古色古香的名字,地铁领着现代人,快速穿越百年光阴,站在匆匆打马的石板路,回眸是深闺中的姑娘结伴上街,打着手中的柳条,吟唱古老的歌谣。转瞬是紫禁城满溢的皇家威仪,文武百官能逼得你一届草民喘不过气来。通往公主坟的班车真的通向公主坟吗?那又会是哪一位郁郁寡欢、香消玉殒的公主?除了一脉相承的地名,北京的公共交通也无甚优点,一开始,不能刷二维码的我鼓捣手机上的NFC电子卡许久,稀里糊涂坐了一次霸王车。地铁也只能刷卡,或使用特定的APP。相比上海而言,北京的公共交通是薄弱了点。不过,在北京能尝尝手机自带NFC功能的鲜,在上海,它毫无用武之地。

再次就是人多了。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公交车的乘务,拥满了人、永远找不到座位的地铁,人山人海的故宫、颐和园,就连北大校门口、校内未名湖畔都热闹非凡。北京随处可见的游人和在最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是最多的,这座中国北方的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甚至贪婪的吮吸着它周边城镇的血液,供养人口庞大的北漂。人多,所以在无关紧要的岗位上,安排了冗余的职位,地铁上一节车厢一位乘务员,在车辆拐弯时用标准的职业化口气说道“扶好了——站稳了——”,这是京城人性化的温暖,还是冰冷体制与现实下的无奈?

参观的两大景点,颐和园和故宫,兴起而致,尽兴而归,三个多小时,走马观花,只为能得到历史片刻的浸淫。古建筑自然欣赏不来,唯有小憩于亭台楼阁时望着接天莲叶、潋滟水波抚掌惊叹。环绕昆明湖,走过十七孔桥,畅游在优美的皇家园林中,辨认着石碑上古意盎然的景点名,看起来不起眼的一座石桥,刹那间被赋予了风雅,千种风情,说与游人听。这又是诗意来源的命题,是诗意的古城,还是人们将诗意赋予给它?不妨吟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便能欣赏那不起眼的拱桥了。要谈故宫?那些经典的古装剧早已描摹出发生在紫禁城内的尔虞我诈,乾清宫内蒙尘的龙椅,静静伫立的屏风,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御花园赭红色围墙的墙根,光影斑驳。待夕阳完全散尽,养心殿的帷帐上,是否印着一朵灯火,摇曳生姿,青烟屡屡,诉说帝王的无限寂寞?或许,钟表馆内的时钟,已带我梦回千年。

北京的历史久,沉淀多。读它一点皮毛,要花多久呢?今年未再度将北京游成美食之行,我想钻进这座城市里,而飞机腾跃而起的一刻,我亦无留恋。下一段成都之行即将开启。我心何处?未可得之。只能纪念旅途中有幸同行的可爱的人,他们也融入京城美丽的风景里了。

于首都机场飞往成都的旅途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