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清朝权臣的没落结局

说起清朝康乾盛世鼎鼎有名的朝臣,张廷玉不可落下。张廷玉是雍正年间的得力助手,满朝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到了乾隆时期,年迈的张廷玉并未得一个圆满喜庆结局。那么为何张廷玉作为两朝权臣,却落得了如此下场?

张廷玉:清朝权臣的没落结局_第1张图片
张廷玉:清朝权臣的没落结局

张廷玉算是清朝文臣代表,29岁入朝为官,做事稳重老道,混迹三朝帝王,早已老练圆润,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政治哲学和立场。同时,他有过人的才华,深得雍正青睐。

然而,步入乾隆当政时期,与雍正完全不符的行事风格让张廷玉的晚年过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在驾驭清帝国这艘航船的乾隆,开始着手打击朋党。乾隆五年开始,皇帝就不断地打击性格傲慢、行事张扬的鄂尔泰。而同时,也并未放弃对张廷玉一丝一毫的观察和挑剔。尽管张廷玉平日绝不轻易帮人说话,也不介入人事纠纷,但身处高位,想不被攀附是不可能的。主动要投靠他的人如蝇之附,驱而不走。敏锐的张廷玉意识到自己退出政治舞台的时间到了。年轻的皇帝雄心炙热,而步入年迈的张廷玉“稳重和平、八面玲珑”的个性已经不太适合一个大刀阔斧、除旧布新的时代。

乾隆十一年,张廷玉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意外打击之下,张廷玉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而身仕三朝,功名利禄达到极致,张家一门也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而臣术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平安降落。张廷玉终于找到和皇帝私下谈话的机会,向皇帝提出“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里”。可是没想到,皇帝以张廷玉死后享受配享太庙,生前不得贪图逸乐为由拒绝了张的请求。张廷玉引经据典说“七十悬车、古今通义”,乾隆认为张廷玉的这句话对自己的忠诚度和个人情感远不及雍正皇帝。正是因为把自己当成不可依靠之主,担心会在乾隆朝落得“不测之局”,所以才要抽身而退,离皇帝而去。

在众人面前,乾隆当场拒绝了张廷玉的“离职申请”,备受打击的张健康大减、老态更增,但仍在朝廷中点卵。张廷玉的情况乾隆看在眼里,乾隆十四年,张廷玉趁着机会详细陈说了衰疲之状,再次试探提出退休。乾隆这次的回复显得婉转了很多,“强留转似不情,而去之一字,实又不忍出诸口”。是否真的要退休,听他自行决定。

按照乾隆的设想,老练的张廷玉应该说自己实在不忍离开皇帝,虽身体衰弱如此,也决心守在皇帝身边,直至死去。皇帝正好读了张的奏折,十分感动,忠心可为天下人臣之表,而皇帝关爱有功老臣,特命张荣归故里,享泉林之乐。怎奈张廷玉实在太糊涂了,接到皇帝的谕旨,以为皇帝默许了他的请求,说准备明年春天启程。

看到张廷玉的回复,皇帝大失所望,这老头是糊涂了,还是对自己没有一点感情?身后是否能得配享荣誉,皇帝谕旨并没有明确这一问题,张廷玉终于下定决心,进宫面见皇帝,再次苦苦请求。皇帝听后,心里更不是滋味,自己从来没有说过不准他配享,他提出这个请求,明摆着是信不过自己。为与父亲留下的这位三朝元老有始有终,皇帝破例开恩,给他写了一份保证书,但回头越想越不是滋味,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给张廷玉,皇帝的语气十分不详,张廷玉得到皇帝的保证书之后,并没有因皇帝的诗影响心情。他心中的石头都落了地,在皇帝面前应对良久,消耗干净了积攒的精神,回来后第二天没能起来,命其子张若澄代他到宫门谢恩。

张廷玉没有亲自来,皇帝认证了这一事实,张廷玉对皇帝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说没有丝毫感情,积累已久的怒火在这一瞬间点燃,命军机大臣写旨,令张廷玉“明白回奏”是怎么回事!张廷玉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强撑着跑到宫中,叩头请罪。这是一个太愚蠢的举动,因为此时皇帝命他明白回奏的谕旨还没有发到张家,此举明白的告诉了皇帝,有人向他传递了皇帝发怒的消息。皇帝怒火升到了极点,他当面把张廷玉痛骂一顿,并写了一道上谕,列举张廷玉的四大罪名。张廷玉心惊胆战之余,只想赶快回乡。准备早早登上返乡之路,然而,后期他的辞呈赶上永璜去世,他的亲家隐瞒母丧,“匿丧赶考”为御史所参。皇帝对张廷玉的嫌隙越来越重,他决定派出内务府大臣收回以往三代皇帝对张廷玉的一切赏赐,抄家。然而,所幸,张廷玉持身清正,并无太多财产。经过这次问罪,张党完全被击垮。

修炼了一辈子话术,最后还是一败涂地。张廷玉彻底灰心桑魄。在家中苟活5年,终于离世。张廷玉的一生,圆润通透、机敏、不得不说他在雍正年间是一位非常得力的文臣,然而权臣被雄心壮志的新皇位最终玩弄股掌,没落结局也是胆战心惊。而乾隆在怀念张廷玉时也写了“不茹还不吐,既哲亦既明”。封建集权的体制,伴君如伴虎是更古不变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廷玉:清朝权臣的没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