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代金券

1、

工作后,我对朋友这个词就有了新的理解,我最怕的事情就又多了一项,那就是不那么熟悉的人跟我说“来,做个朋友”。

说这话的人,真诚虽然也有,但总让我觉得他是招徕生意的,就是大街上常见的那种“买不了你吃亏,买不了你上当,瞧一瞧看一看”的感觉。

时间长了,多认识几个这样的人,我对他们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由于工作的关系,也接触了几个人,参加过几次饭局,知道我做什么工作后,每回都有几个人要我电话。

过不了几天就又有人联系我,邀我出来聚聚。

本来就不那么熟悉,几个不认识的人凑在一起,面面相对,无话可说,场面太尴尬,再加上我带孩子忙的焦头烂额,更没空和他们去聚了。

每次我都推说忙,有事可以在电话里说。

这时候,对方都会先客气一番,然后以一种打探的语气问我,负责的业务里有没有可以挣钱的,有消息记得跟他说,大家一起挣钱。

在单位里,我就是个螺丝钉,位卑言轻,接触不到他们所谓的内部信息,而且我胆小,就算有消息我也不会透露。

所以每次我都说自己没那个信息来源,让对方找别人问问。

聊几次后,我就发现被对方删除了。

虽然有些不快,但我很快就释然了。幸好把我删除了,不然麻烦更多。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朋友所代表的东西已经不再那么纯粹。志同道合的信念少了,两肋插刀的义气不多了,惺惺相惜的爱护也不再常见,利益共享则越来越多。

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处处透着金钱的影子,我不反感谈利益,但是本该纯洁的友谊裹上这么一层功利性的面纱,就是感觉别扭。

2、

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朋友安安也为此烦恼不已。

安安也在市直部门工作,刚上班就有不少老同学加他微信。

虽然联系不多,关系也没多好,但毕竟同窗一场,联络下感情也无妨。

随着联系的日益频繁,她的麻烦也越来越多。

有个同学工作没着落,问她工作找哪个熟人安排的,让她帮忙牵线搭桥,当然不会少了她的好处。

安安这个工作全凭自己本事,根本就用不着走后门。而且以她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背景,就算想走后门,想抱大腿也抱不到。

她虽然不高兴,还是保持了礼貌。她说自己是考进来的,也不认识什么当官的熟人,让他再找其他人看看。

那个同学觉得她不说实话,一直明里暗里的暗示,朋友一场,该帮的就帮一把,搞的她很无语。后来,看安安态度坚决才不再纠缠她。

除此之外,要她提供点内部信息,俩人合作挣钱的人也有不少。

她每天都被这波同学弄得心烦意乱。她说自己真的后悔,人家只觉得她有利可图才找她,她还把人家当朋友,跟人家敞开心扉,真是太傻了。

她的郁闷我能理解,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小城市重人情,做什么事都想着找熟人,一来少走不少弯路,二来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钱大家一起赚。所以,他们也不避讳跟朋友谈钱谈回报什么的。

想走捷径这事挺好理解,但问题是,很多人所谓的朋友根本就不熟,曲里拐弯的关系认识,也就谈不上什么了解。唐突的跟人家说咱们做个朋友,一起赚钱,给人感觉此人太不靠谱了。

而且能这么直截了当的人,很明显就是冲着利益来的。觉得这个人有利所图才交往,那么等到俩人之间的利益不再的时候,关系也就很难维系下去。

这种做法就像是把别人当代金券用,能兑换出利益来就接近,兑换不出来就不再搭理,这对对方是多么的不尊重,还何谈做什么朋友。

3、

代金券大家都知道,它不是钱,却能当前用。而且它不是长期有效,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用过即弃。

很多人所谓的朋友就是代金券式的,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套近乎,平时很少联系,即使在某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经常走动,但总是欠缺那么一点真诚。

说到这,我想起朋友老王的事。

老王在本地一家银行工作,稳定又体面,收入颇丰。他还是单位的小领导,负责贷款的审批与发放,日理万机,妥妥的职场精英。

前阵子他有个老同学开公司,资金不足,需要贷款,就找他帮忙,贷款很快就批了下来。

老同学请他吃饭,除了对他表示感谢之外,还提出拉他入伙。说他这么能干,加入公司肯定前途大好。朋友一场,肯定不会亏待他。

虽然他现在的收入也不低,但还是对老同学许诺的美好未来动心了。他想着趁年轻再折腾一把,而且对方又是老同学,不会受骗。

于是,他钻进了牛角尖,越看现在的工作越不顺眼,一心想辞职。

很多朋友劝说无果,还是他的老领导把他拉回正轨。

那个老领导问他,人家为什么拉你入伙,你有没有认真想过。

他说,当然是觉得他能干。

老领导一语戳破他的自我感觉良好,人家恭维你而已,若不是对你有所图,才懒得巴结你。

他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多么不理智。

他现在是管发放贷款,对老同学有用,当然高看他一眼。一旦辞职,对老同学也就没什么用了,那时老同学能否兑现诺言真的不好说。

辞了职的人,就是泼出去的水,再想回来,可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思虑再三,他打消了辞职的念头,老老实实在单位上班。而那个老同学,也渐渐沉寂下去,很少提拉他入伙的消息了。

现实就是这样,有的人跟你交朋友,对你赞赏有加,表现的特别热情,并不是你这个人多有魅力或者多能干,而是人家看重了你的利用价值,对你另有所图。

所以,看人还得擦亮眼睛。如果感觉到俩人的交往突然变得特别顺畅,关系特别好,那就要警惕,你们之间是不是有某种利益在中间起了作用。

如果没有,那是再好不过,但如果真的掺杂了复杂的利益,那就要保持警惕。

4、

我不是不赞成朋友间有利益往来,但是我认为利益不应该是开展或者维系友谊的工具。毕竟,由利益维系的友谊太脆弱,人性又太复杂,真的经不起考验,一旦利益不再,也就很难继续下去。

美剧《欲望都市》是我的最爱,四个背景不同,性格又十分迥异的女人细水长流的将友谊保持了十几年的时间,很不容易。

她们的情比金坚主要归功于她们之间不谈钱。虽然有,但底线则是不伤害友谊。

凯丽第二段恋情结束的时候,要在一个月内凑够3万美元来买房子,否则将流落街头。当时她所有存款加起来不够1000美元,但她不想麻烦朋友们,就找了前男友借钱。

这事被发现后,朋友们一边骂她没骨气,一边伸出援手。

米兰达要生孩子了,花钱的地方很多,但她还是慷慨的拿出部分积蓄借给凯丽。萨曼莎也大手一挥给了她一笔钱。夏洛特刚离婚,工作都没有,就把自己的大钻戒给了凯丽,让她去换钱。

在她们的帮助下,凯丽保住了房子,有了安身之所。

凯丽之所以没有找朋友们借钱,是因为她更看重友谊,不想搞砸。

她认为经济困境是她自己的问题,得独立解决,没必要把朋友们拉下水,更何况3万美元不是一笔小数目,朋友们都有难处,她开不了口。

然而,朋友们还是主动借钱给她,而且明确表示不着急还,给她加油鼓劲。

她们真心想帮凯丽渡过难关,根本没想过要凯丽回报什么,所以才在自己钱也不多的时候拿出一部分钱给她。

她们想的是,虽然我有钱,但是不能帮朋友,这些钱再多也没有用。

所以,她们之间虽然有金钱往来,但目的在于维系友谊。友谊之树常青,她们的钱才更有价值。

和那些代金券式的友谊不同,她们不会为了利益而伤害友情,只会为了友情而让渡利益,所以更经得起考验,也更加长久。

钱钟书说,真正的友谊都是素交。所谓素,也就是少了利益的味道。能够相识完全是由于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生活态度,也能在交往中彼此滋养,得到精神的慰藉与心理的舒适。而这是那些由于利益而结合的人做不到的。

5、

你的朋友圈子就是你的品位的体现,如果你的身边围绕的都是对利益虎视眈眈的人,那么你也不会清净多少。人多是非多,又有了利益的纠葛,很难保证圈子的纯粹。

微信朋友圈异军突起的现在,交朋友的成本如此之低,门槛也降了不少,加了微信都能互称朋友。

卖保险的加你个微信能跟你称兄道弟,卖车的跟你聊两句就能跟你姐妹相称,在朋友圈里卖东西微商的更是热情无比,但他们真的是在乎你这个朋友吗。

无非还是觉得在你身上有利所图所以才这么热络。

当你想要找个人倾诉生活烦恼时候,当你想要和人分享下自己的感悟时,他们能不能带给你这种安慰。

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通讯录里躺着数百个朋友,但真正想要倾诉的时候却发现无一人可以倾听,这才是当朋友的悲哀。

朋友不在数量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那些把你当代金券,企图从你身上获得利益的朋友,就让他们散了吧。

为了不给自己添堵,不给后面的路增加绊脚石,还是远离这些所谓的朋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