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低段“解决问题”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素养”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低段,怎么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笔者想以自己听过的和上过的两节课为例,浅谈一下“问题解决”中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问题解决不仅强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还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就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往往包裹在大量纷杂的信息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筛选、表征、关联等能力。

一、在听中 “悟”

          笔者前段时间听了一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利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专项练习课,对学生利用关联信息,提出问题是个很好的尝试。

        新课伊始,教师谈话:“今天我们来干嘛?”生看着大屏幕上的课题说“解决问题”,师风趣的问:“问题在哪里呢?藏在视频里,请看视频。”

         几句简单的开场白,让急于解决问题的学生一头雾水,要想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接着放了一段两分钟左右的视频,介绍湖南的一种植物,毛竹的生长情况的视频。接着出示材料:“毛竹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地带。它从笋到竹子长成,仅仅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高度却可达到20米,相当于六七层刘的高度,粗可达20多厘米。据统计,毛竹在生长的高峰时期,6小时就可长高,30——35厘米。因此人们常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发展很快的事物。”

        这则材料有一百多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用积累的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方法,如划、圈关键词、画示意图等来梳理出与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老师就给出了提示:“有没有一种植物两天能长高2米?”

      生:“觉得这则信息是假的”。

     师:“请找出你需要的信息。证明这个材料的真假”。

     生:“想证明这则材料的真假,就要弄明白毛竹是不是可以达到6小时长高30——35厘米。”

     师:那要证明毛竹长的到底有没有所说的那么高,只需要关注那些信息就可以了?”

      “有没有一种植物两天能长高2米”的提问,引发了学生大胆的猜想,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阅读资料卡,在教学时刻老师放慢了阅读理解的过程,使学生经历了三个阅读过程,先初读: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毛竹生长的信息;再“精读”:学生运用多样的方式整理信息;最后:“优化”:比较不同整理方式,筛选出最有效的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筛选和表征信息,也发展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在验证的过程中,展示了多种解题的思路,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觉得教者一直试图让学生经历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阅读理解的过程,并尝试在有关的信息中,联想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一过程,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也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二、在教中 “做”

        笔者前段时间上了一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在一节课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需要我们教师心中首先有培养意识。

         新课伊始,我以最近特别火的综艺节目《最强大脑》引入,播放了一段挑战任务,在最后嘉宾的点评中学生认识到,这个任务要想最快的速度挑战成功,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要特别强。我随机追问:“什么是干扰信息?干扰信息出现在这里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怎么排除干扰信息?”

        学生刚刚看完紧张刺激的比赛,切实感受到在比赛中中国选手因为排除干扰信息能力不强败给了国外选手,所以在理解干扰信息这个新词时都有切身的体会。我接着给孩子们说,数学中关于干扰信息,还有个词叫做多余条件。接着出示例题,让学生自主阅读例题,分析问题。

        在刚才的环节中,虽然用了一些时间去理解多余这个词,但我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分析完问题后,已经开始有了数学的思考,根据问题直接找到了那个多余条件,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扫清了障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这节课的反思与回顾环节,通过谈收获,共分享,学生不但再次回顾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还养成了检验的习惯。在生生对话中,学生发现,课堂上不但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同学们发现的小窍门,分享的好方法,对他们来说特别好使。使他们初步体验到了与人合作交流的妙处。也形成了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中, 把“问题解决”定位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之一。“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而小学低段正是学生发展各种能力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才会在每一节课中用自己的教学艺术,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怎样在低段“解决问题”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