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方法

前面几期文章和大家分享了佛学的三个重要概念:即苦,无我,色即是空。“苦”是说由于人对事物有所偏爱,就会产生喜欢和讨厌的情感,喜欢的东西就想得到(贪),讨厌的东西就想躲开(嗔),这就是所谓的欲望,而欲望又不能满足,所以就觉得人生充满了苦。“无我”是说构成人的五蕴(身体,情感,感知,想法,意识)变化无常且不由我们控制,所以人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色即是空”是指人们由于个人的偏好不同,也就是对事物有了分别心,会赋予事物不同的意义,进而无法摆脱“色”的束缚,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把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看,你会发现它们都与人的感情有关系,欲望得不到满足而 “苦”,情绪变化无常而 “无我”,对事物的偏爱而产生 “色”。

    可是我们的基因设定了我们要对事物进行情感上的好坏判断趋利避害,才能选择有利于基因的传播,那如何才能摆脱感情的困扰呢?答案是:修佛, 修佛不是让你弄个泥娃娃来跪拜,磕头烧香求个名图个利什么的,而是修行自己,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让自己不要为情所困。佛学提供了通往心灵自由的方法-----冥想,通过冥想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及心灵的自由。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什么事都不做时,会进入默认模式(default mode),在默认模式下,人的大脑会处于随机漫步的状态(说白了就是胡思乱想),一会想到过去发生的事情,一会想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些事基本上都与你有关系,但都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并且很难停止下来。比如昨天老板批评了你一顿,或者明天要和隔壁班的那个女孩约会等。但当你在很专注的做一件事时,你的大脑很少会随机漫步,此时,你会全身心的体验当下的感觉,这种模式就是体验模式(experiential mode)。而冥想的目的就是让你避免进入默认模式(胡思乱想),而进入体验模式(活在当下)。

    冥想的方法很简单,第一步就是坐下。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也可以是你身体的某个部分,你必须要关注一个东西,这样你的大脑才不会随机漫步地进入默认模式),你会发现没过多久,你的大脑里就冒出一个想法,然后你又进入了默认模式,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马上让自己的大脑再回到体验模式,这样反复练习.......。也有的书上建议用数数的方法把大脑控制在体验模式,如果数错了,说明你没有专注。有一次我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女的手里拿着一串链珠闭着眼睛在拨弄着珠子,我猜这链珠就是用来冥想计数的,后来我就问了她一下,果然得到了确认。

    自然选择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时会本能的做好坏判断,而冥想要求我们只观察(observe)事物(包括情感),并全身心的去体验事物原本的样子,而不做任何本能的判断(judge)。当你观察事物时,不加入任何个人的好坏判断,而是全身心的体验它原本的样子,这样你才有可能达到心流体验。

    我们来说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在路上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并且连一句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你本能的反应是:你观察到这个人的行为(observe),你觉得很不爽(feeling),并觉得这个人真傻逼(judge, 也就是你赋予了事物“色”),于是你就开始反感这个傻逼(嗔),于是你变得生气(欲望无法满足所以苦),你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淡定你了(无我),你就开始痛苦,你成功的被你的感情所束缚。

      如果你是受过冥想训练的人,你的反映过程就是这样:你观察到这个人的行为(observe),你觉得很不爽(feeling),但你不会说他是傻逼,(不judge就不会有“色”),只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你并不会排斥,没有欲望就不会有不满足, 也就不会有痛苦, 而你还像以前那么淡定。因此你选择了你想要的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所困扰。

    经常冥想会给你带来以下好处:1)由于很容易进入体验模式,因此更能享受到事物的真。比如你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工作的事,你能感觉到饭很香吗?2)因为你不会排斥自己的情感,而只是体会感受,不容易被情绪所困扰,因此工作学习更高效。3)由于你不会赋予事物“色”,因此看事情更加客观。4)你会有更多的时间活在当下,不会自寻烦恼。

冥想的方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冥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