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2

第十讲 印度的史诗  中国的诗经

    先来说诗经,后说史诗。因为要回娘家,《诗经》是中国的。


木心先生说,如果中国有宏伟的史诗,好到可比希腊史诗,但不能有中国的三百零五首古代抒情诗。怎么选择呢?我宁可要那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我爱《诗经》之诗。任何各国古典抒情诗都不及《诗经》,可惜外文无法翻译。

    诗经,如此美,没到外文无法翻译。因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只有我们自己人,才能理解,才能理解诗中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先来介绍介绍《诗经》。

  《诗经》,又称《诗三百》,孔子曾再其编纂。包含《风》《雅》《颂》。

    再来说说关于《诗经》之名。诗就是诗,《诗经》之名,是错的。弄成经典,僵化诗,教条诗——文人称《离骚》是“离骚经”,称《庄子》为“南华经”,称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为“读前后胜南华”。

《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2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2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2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2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诗经,美的只能自己私下研读,不能说破,不能点破。


    东方印度,有两部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世界上对这两部史诗所知甚少,但在印度国内,据说老幼都知道,能读,能懂,好比中国人熟知《西游记》、《三国》。

    印度史诗的篇幅,二十万行,相当于《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合计的八倍。

    印度人叙事好啰嗦,像他们的歌,咿咿呀呀。我(指木心)把它写到最干净,简单说一说。


  《摩诃婆罗多》,讲皇家的孩子戏玩,球落枯井,不得取出,见一婆罗门,请教,婆罗门请他们允诺赏饭,并将一枚戒指掷入井内,称可取出。孩子大悦,允诺。婆罗门取草入井,如针刺球,一根一根接引,球遂取出;又以箭射中戒指弹回来,也取出。婆罗门对孩子说:去告诉国王,就说特洛那(Drona)在此即可。

    国王知道这是大圣人巴拉德(Bharadwaja)的儿子,就请他来做王子的教师。昔特洛那得到父亲传授的武艺。父死后,他结了婚,有子,家贫。求旧友帮,不获理睬。特洛那发誓报仇。之后,史诗讲他报仇。

    特洛那成了皇室教师后,境况大好,耐心教育。有个孩子阿琪那(Arjuna),称必要报效老师,老师有所示,孩子就去做。

    皇家子孙纷纷要特洛那做老师。那时,各皇家是并列的,子孙都要从特洛那为师,远地的皇孙,特洛那不拟收。其中有一位依卡拉夫耶(Ekalavya)求师不得,回树林塑特洛那泥像,跪拜,专心学射箭。众人报告特洛那,特洛那问孩子的老师是谁,答曰依卡拉夫耶称老师也是特洛那。特洛那亲自去看,孩子下跪,听训。特洛那称:英雄!但如果你真的自认是我的学生,须交费!学生说:可以献任何东西给老师。老师说:我要你的大拇指。学生毫不犹豫割了大拇指,献给老师。从此,这孩子就不得射箭了。

    话说特洛那教公子射,到了林中,问一个学生:看见鸟没有?曰:见。又问:看见树林和我没有?曰:都看见了。特洛那问另一个学生:看见鸟、林树、众人否?学生答:我只看见鸟。特洛那大喜,令其射,中。特洛那说:这只见鸟的孩子是好学生。

    学东西,要像射手只见其鸟,旁若无人。

    特洛那教众人学成,个个武艺高强。特洛那说:你们要报答,就把我的仇人掳来。之后是大战,直到终于把仇人掳了来。特洛那说:啊,你来了,我还像从前一样爱你。去吧。

    古人可爱。动作之大!


    评论 : 古时候的愚忠,真可哀!这种愚忠其实是极高尚、极真挚的感情,可是没有同等的智慧统摄,以致终为悲惨。

    中国有一位尾生,等友人来桥洞。友不来,尾生竟不走,被水淹死。印度也有这种愚忠的人。勇士善射,怎么可以献出拇指?这孩子天性高尚、忠诚、仁厚,可惜没有智慧。古人最高情感是“忠”,偏偏错用“忠”。忠于国,忠于君,忠于父母谓之孝,忠于夫妻谓之贞,忠于兄长谓之悌,忠于朋友谓之义——往往愚忠。

古人忠而愚,今人聪明了,可是糟糕,真挚的情感也失去了。智慧是思维,道德只是行为的一部分。如果道德高于智慧,就蠢,就不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