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对读书的感悟

读书应该怎么样读,具体要读什么?随着学历的变化读书应该要呈现出什么样变化?我们小学也是读书,大学也是读书,现在读硕士还在读书,将来还要读博士仍要读书,那么读书到底读什么?做学生的读书,和做老师、教授的读书有什么不同?

我是这样想的,小学、中学、大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这时候的读书是要打基础,何为打基础?就是首先对常识,包括生活常识、基础性的常识等进行背诵掌握,然后选择出自己需要专研的领域进行学习,最后要对自己选出的专业进行框架式的构建。

举个例子,我现在的专业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那么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宏观方面的需要构建的知识框架,要把时间、大的事件、以及事件的周期等全部填充到框架中,把事情的发展走向搞清楚,然后再通过看专业性的书籍,将每个事件、人物等细微的东西填充到自己的框架中,慢慢的将自己的框架完善,这样读书打出来的基础是牢固的。

但,这样读书只是在打基础而已,想要进行学术的创作单靠这样是不行的。这就是老师、教授读书和我们学生读书的差别。教授级别的读书更关心的是对书的理解,以及更关注角度的问题。同样一件事情的发生,优秀的学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形成系统的把握,然后供人们学习。还有就是理解问题的深度,这是一种能力。

例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两大特征,这仅仅是从制度的角度来理解。所以改革开放后,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不曾想,小平同志是从社会主义价值的观念进行的概括,那么社会主义价值是什么?一是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效率问题;二是克服由基本矛盾而附带的经济不平等,从而政治不平等、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平等问题。故,小平同志针对效率提出发展生产力,针对平等问题,提出共同富裕。这就是对看问题的深度不同,从而看到了最本质的东西。

所以,读书读到高级的阶段,就不在拼谁读书读的多,而在于对一种能力的比拼。一种看问题角度的能力,一种理解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是否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而得来呢?回答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可以足够的努力当一个追求学术的人,用努力来填补能力。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但这个时代也缺少路遥、余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发对读书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