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尔一边对着镜头,一边很有章法地加热铸锭,用锤子锤击,将铸锭翻转,再锤击,将其放入火焰中熔烧,如此循环往复8个小时。他透过薄框的知性眼镜,心无旁骛地打量着这片铁,每次锤击之后都极为小心地翻转。大约在锻造过程的中段,富勒尔已经锤炼出期望的形状,便将铁片架到一条狭长的装着燃烧焦炭的槽子上小心地翻烤。他盯着剑身,不知哪里发出咔嗒的声响:“好了。”他举起这柄通红灼热的剑,将剑身举得离身体远远的,迈着大步,迅捷地向一个装满油的大桶走去,把剑身浸到油里,冷却下来。富勒尔稍微舒缓了片刻,将剑身从油中取出。这片金属上残余的热量点燃了油,将整把剑淹没在黄色的火焰中。富勒尔用一只粗壮的手臂将燃烧的剑举过头顶,凝视了片刻,吹灭了火焰。在这短暂的停顿中,火焰照亮了他的面庞,他那崇敬的表情清晰可见。
知识工作者也是匠人
这是《深度工作》中作者对于一位铸剑师工作的描述。
铸剑师,只是听到这个名字便令人神往。那是一种抛却了现实里所有让人头疼的问题,专心于一次又一次的反复锤炼,享受着器物雕琢带来喜悦和满足的工作。
或许每一个整日伏案于办公桌前的你我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好想屏蔽掉这一切。屏蔽掉一个又一个恼人的工作,一次又一次冗长的会议,一条又一条紧急的微信消息,做一个像铸剑师那样的匠人。专心于一块木头的雕琢,一架摩托车的维修或是一幅画的创作,享受着这种工作带来的喜悦和宁静,再也不会有令人精疲力尽的微信消息和PPT。
而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作者告诉你的是:其实知识工作者也是一名匠人。你也可以在办公桌面前创造出如同工匠一样的满足感。当然,前提是你把你的工作看成是一门手艺。只要你精细打磨自己的手艺,心怀敬意、谨慎应用,你就可以像熟练的轮匠一样在日常职业生活中创造出意义。
听起来有点不可信,这两种类型的工作分明差着十万八千里,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不如试试深度工作?
仔细回想一下,你肯定有这样一种时刻: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甚至都忘记了拿起手机或者是回复消息。在这种沉浸的时刻,你还会不断的涌起烦恼和有忧虑吗?不会的,你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专注解决当下问题上。这种时刻,就是你成为匠人的时刻。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时刻太少了。大部分的时间我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点开闪烁的消息弹窗,给自己带着一次又一次的焦虑。
为什么我不能长时间的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呢?或许你会反驳说:我也不想啊!可是领导的消息等着我回复,客户的问题等着我解决,我都要忙死了,能怎么办?!
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就有必要引入作者书中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深度工作“,一个是”浅浮工作“。
简单来说,深度工作就是需要你耗费大量精力去处理的工作,它会激发你的创造力,它很难,不是谁都能随便做得来。“浅浮工作”就是那些你随手便可以做到的工作,基本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它很简单,但是无处不在。
现在再回头看,你的工作大致分成了这两类。而我们大多数人则经常被困于“浅浮工作”中不能自拔。但是作者在这个时候却告诉我们说:其实并不是你被困于“浅浮工作”,而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它。
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我主动去选择“浅浮工作”?怎么可能!我恨不得离它们越远越好。
是的,我们明明知道包括随时回复消息、翻一下最近的新闻等“浅浮工作”把我们的日程搞得支离破碎,但还是会不停的做,认为这是迫不得已。而作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为什么是你主动选择了“浅浮工作”?因为它们更简单。对于多数人而言,让那些消息和命令会迫使自己在工作上采取行动,会给自己提供一种已经在努力工作并且取得进展的假象。我们倾向于去优先解决简单的问题,越简单的问题越能快速的解决,解决之后还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做了很多事情的满足感。
“深度工作大多是困难的事情,我们会有意识的逃避困难。。逃避困难我们会转向浅浮工作,让我们看起来很忙碌,麻痹自己”
在我喊出“太忙了,每天工作到大半夜,连周末都没有”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大部分时候是为了抚慰自己重要工作没有进展而带来的惶恐吧。更可怕的是,当你适应了回复消息,处理琐事带来的小小的满足感之后,一旦是无聊或者遭遇一点工作上的挑战,便会不由自主的转向“浅浮工作”。
当你适应了分心,你就会迷恋于此,哪怕它会带来麻烦。
给了鸡汤,再给你几把勺子
“你真是个天真的学院派啊。我问你如何做,你却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而已。”
你也许也会这样说:不就是告诉我要专注在重要的工作上吗?这我早就知道啊!鸡汤!
没错,看起来像是鸡汤,即使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详细的讲述了各种操作办法,只要没去实践,只是在逻辑上说服了自己并认为自己已经理解,它永远只是鸡汤。
佛教有本书叫《指月录》,什么意思呢?你要追求的是月亮,而这本书是一根手指,它只能指给你月亮在哪里。如果想要得到月亮,你需要依靠手指指明的方向自己走过去。
那么这本书的手指指向了哪里呢?
总的来说,就是你需要按照作者建议的方法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练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习惯。
第一,你需要简化自己的任务,找到属于你的“极端重要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大部分情况是你工作中和生活中不自觉抗拒的东西,而不会是回复300条消息,工作10个小时这样的东西。
第二,根据你的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在找到自己“极端重要的目标”之后,你需要制定你的计划,计划是为了通过深度工作的训练养成固定的习惯。
①计划需要每天定期拿出一段时间来完全投入到深度工作中(以保证你不是在deadline之前几天才赶任务)。这段时间可以是整段时间,也可以是有许多片段组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哪怕你制定的是15分钟一次的深度工作时间,也要保证在这15分钟之内不看手机,完全隔绝消息,进行深度思考和专注。
②给自己的任务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时间限制,保证自己在这期间需要用上吃奶的力气才可以接近完成任务。这会最大限度的激发你深度思考和专注的能力。
第三,反馈和检查。
深度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对比计划与实施之间的差距,以便更好的认知自己目前的能力,通过调整计划来认识自己,养成习惯。
我们经常对自己在固定时间内能完成多少工作不甚清晰,通过深度工作来认识到自己的产出能力,及时调整计划,才能逐步的提升。
其实还有很多勺子
上面讲述的方法大概不及书中重要内容的十分之一,是对我自己最有启发的地方。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经常会有一种被作者撕下伪装的面具的感觉,被深深的戳中。但是戳中我的地方可能戳不中你,戳中你的地方也可能戳不中我。
阅读一本书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等待,你总会等到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一句话,会有被击中的那一瞬间。
所以,如果你想跳出自己迷恋而又带来麻烦的工作方式,想要逼一下自己,想要去体会如工匠一般捶打雕琢器物的沉浸感,去创造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妨打开它读一读。
不要以读完为目标,还记得我们刚才说的吗?你要给自己设一个需要使上吃奶的劲儿才能达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