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一词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现在网络各种平台上无不不见,“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健康管理”。

最近写论文参考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1969所做的《The age of discontinuity》(翻译为《非连续性时代》《断裂时代》),目前尚未有中译版,表达的主题太过于宏大,反而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样知名。

加之有些特别杂的事情,于是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上一次读大概是大二的时候,辅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是啃了各种管理学书籍。往事不堪回首,没有耐性,修读了几个月就没有修了,主要发现辅修课堂老师太过于照本宣科了。



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_第1张图片

这本书涉及了相当多的主题,管理者、用人、决策、时间等。在个人看来研究生的定位应该是一个知识工作者,而不是学生,这篇文章只涉及关于知识工作的反思。

论文=知识生产=能不能毕业?


一 知识工作与体力工作

重读最大的领悟在于知识工作和体力工作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知识工作只看结果,体力工作看量和过程。

体力工作,搬砖头重复别人的过程,从楼下搬到楼上,量在增加,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爸是货车师傅,重复着将不同的货物送到不同的地方,只要将一车货从昆明拉到目的地就是有成效的,就能拿到委托方的运费。

然而知识工作不像体力工作,重复是没有意义的,唯一的方法便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

这在我的研究生学习中可谓体会深刻,有些人绞尽脑汁想出来,并花很大精力写出来的东西,却被老师评点为没有新意。的确,仔细审视这样的作品,发现无疑是重复前人的劳动。

在知识工作中,重复别人的过程,将古代文献搬运到论文上,没有新的idea,没有有效的产出,投入时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另外一方面,对于知识从业者来说,衡量标准来说是很模糊的

当然,对于现在新媒体这样一类的知识工作者来说,有一些考核参照(记不得是GPI还是什么了),但这很难说是对于知识产出本身的衡量。

 在研究生日常生活中,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写一篇论文,我到底需要看多少书? 

对于投入成本与效果之间难以做到一个划定,花几天读两本书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花上一个月读一堆书写出来的却可能是不怎么样的论文。

而且,特别是在人文社科当中,评价标准更为模糊,在一个指导老师看来不错的东西,在其他老师那儿可能就会被批得一塌糊涂。


二 掌握自己的时间

(这是一个很鸡汤的标题,但恰好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第二章标题)

不要陷入拼时间的战争,关乎卓有成效。

这半年以来,练习草书《书谱》已经有一段时间,早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但是却迟迟不动,总觉得我要每天要坚持2小时,N多年之后才能创作。就这样,我把自己陷入了一个拼时间的战争。

最近,我每天6点40起,已经成为生物钟,到点自然醒。可能是同龄人的心理压力,同租房的舍友今天早上便开始随着我后面起来了,然而,起来到我离开的时候还一直在看搞笑电视剧。

人啊,总是在对比中生存。然而特别是对于知识工作来说,拼时间有什么意义吗?

社会结构和产业形态迅速变化,然而我们的思维貌似还没有很好的跟进,兴许真如马克思老人家所言: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滞后性

可能在父辈们的工作哪儿,哪怕是渐渐进入知识工作的父辈们,在那个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风潮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的确,这种精神品质在物质稀缺,主要靠体力劳动的时代是帮人们解决问题的法宝。

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特别是从事知识工作的人来说已经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然而我们的意识里多多少少依然受到他们的影响吧。如很多工作场合对于早到晚归的表扬,依然是以时间作为衡量标准。

时间的运用在科研领域最佳榜样可能就是柳比歇夫了!


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_第2张图片
《奇特的一生》

他的主要工作经常每天只用两三个小时,每天有不同的工作,但他仍然说每天能有六七个小时的工作量便满意了。

拼时间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努力罢了,将时间填满,用无意义的“自己很努力”了安慰自己吗?


三 我能贡献什么

(原书第三章标题)

德鲁克是管理学家,当然考虑的是关于组织的问题。

而我们就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组织中,特别是在知识工作的时代,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目前尚未离开学校,但经常在找工作的学生里听到各种关于各个公司开的薪酬,各种选择的问题。媒体上也有各种关于工资的吐槽不绝于耳。

然而,我们对于组织贡献了什么呢?曾经我也一度陷入抱怨之中,什么学校给奖助金太少了,穷得揭不开锅了。但从来没有认真的反思过,组织的体系是按照一定规则来的。既然想要获得回报,那么你的贡献是什么呢?

尽管有很多系统的bug,比如高校系统里面的发顶级期刊这样的考核标准。如果想要获得回报,就必须贡献,也就是发刊,因为在这样一个系统里面,一个顶级期刊对于组织来说是有贡献的。(目前高校的评比中刊物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每个博士发3篇,一个学校上千博士,这是一个生意经啊)

然而,对于单个组织有贡献可能对于更大的系统组织没有任何意义。

辛辛苦苦发了一个不错的刊物,学校也给了奖励。然而,对于知识工作来说,发表出来的东西有很大可能对于知识界没有任何贡献。——这也是做科研工作难的地方!不像大众媒体中炒冷饭可以获得关注,科研工作中炒冷饭基本没有任何意义,



来自研究生的日常困惑反思,我能对所在学科的知识做出贡献吗?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再考虑要不要读博这件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