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本来是赚的后来却一亏到底?

很多朋友找我聊过天,我发现大家的故事版本都是一样的:

一开始听到有人说区块链和比特币,心里是反感的。

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赚钱了,开始想试试。

于是投了几百块,几千块,反正不多,就当玩了。

竟然赚钱了,卧槽,赚钱这么容易!

加仓!

还在涨,继续加仓!

加到没钱了,甚至去贷款。梭哈!

此时,已经压上了全部身家,已经不舍得离场,开始幻想10倍,100倍。

不久,噩梦开始了。

开始大跌:“没关系,只是回调!”

继续跌:“割肉是不会割肉的,这辈子都不会割肉的!”

腰斩了:“不动了,说不定很快就回本了!”

最后,腰斩再腰斩。

上面的情景你是不是似曾相识,甚至是感同身受,别难过,因为钱已经亏了,比亏钱更重要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错在了哪里,这样以后才能有机会再把钱赚回来。

试想一下,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控制好仓位,见好就收,而不是去高位加仓,我们是不是能赚呢?

答案是:肯定赚。

那为么很多人在赚钱时都不去止盈,反而加仓呢?

说太贪了有点简单,其实是掉进了这样一个坑:“赌场盈利效应”。

“赌场赢利效应”(house money effect),指当赚钱很容易时,会轻视风险。

赌场为了吸引客人,有时会给新来的客人发些筹码,如果发给了你,相信你不会把筹码换成真钱离开,而是会拿着这些钱去玩两把。如果玩了两把发现赚钱很容易,你就会不自觉的加码,很多人就是这样在赌场输光的。

再比如,你如果玩老虎机突然中奖,机器吐出很多筹码,你会把筹码换成真钱离开,还是会接着玩?

其实在牛市买币也是一样的,因为牛市都不想着卖,所以赚钱很容易,赚钱效应会促使你不断加仓,一直到加不动为止,因为你害怕错过赚更多的钱。

但是高位加仓并不会直接让你亏钱,真正让你亏钱的是不舍得止损。

止损,就是让浮动亏损实现,这让你非常痛苦,大部分人也将止损称为“割肉”,形容这像割肉一样的疼。

其实再仔细思考一下,你不舍得止损,除了是因为止损会让你痛苦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你对市场抱有希望,你想赌一把,万一再反弹回来呢?

这种赌一把的行为,在行为心理学上叫做“反射效应”。什么叫“反射效应”?我来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某国总统,被告知一所学校的600名师生被恐怖分子劫持。恐怖分子提出无理要求,你当然不能答应,于是命令营救部队研究救人方案。

营救部队研究后,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A:可以救出200名人质。

方案B:有1/3的可能救出全部600名人质,有2/3的可能全部人质被杀害。

请问,总统你选哪一个?

大部分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选择了方案A。因为方案B太冒险了,虽有可能救出所有人,但大概率人质会被全部杀害;方案A虽然保守,但至少能确定救出200人。

好,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

营救部队研究后,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C:400名人质会死去。

方案D:有1/3的可能救出全部600名人质,有2/3的可能全部人质被杀害。

请问,总统你选哪一个?

大部分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选择了方案D。因为方案D虽然冒险,但至少有可能救出所有600名人质;可是方案C,无论如何都要死掉400人,这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AB组方案和CD组方案,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但很多人在AB组方案中,不愿冒险,选择了方案A,救出确定的200人;在CD组方案中,人们突然出现了和AB组方案截然相反的心态:绝不能允许死400人!那怎么办?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冒个险,选择方案D,说不定600人都能活下来呢!

处于损失状态时,人们这种和“确定效应”截然相反的,突然愿意承担风险的心态,就叫作“反射效应”。

所以,处于收益状态时,因为“确定效应”,人们更加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当然还有我上面说的“赌场盈利效应”。处于损失状态时,因为“反射效应”,人们更加偏好风险,倾向“赌一把”。

“反射效应”在投资这件事上尤其明显,其实在很多时候你已经知道行情走坏了,你有很多机会可以止损,但你面对确定的亏损,你还是会选择赌一把,常见的反应就是:“反正都跌了20%了,反正都跌了30%了,还能再跌哪去,拿住,说不定很快就回本了!”

最终结果,可能就是一亏到底。

那我们应该怎么克服这种“反射效应”,做好止损呢?

机构部门的做法通常是设置风控部门,在必须止损时会由监察稽核部接管并下达交易指令,严格止损。

我们作为散户显然只能靠自己,有一个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忘记你的“参考点”。

什么是“参考点”?我举个例子:

假设你的办公室是恒温的,你对温度没什么感觉,但秋天当你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一阵风吹过,你会觉得有点冷。办公室的温度就是参考点。但是在外面呆一段时间之后,你是不是对温度又没什么感觉了?这个时候,户外的温度就成了参考点。

而在投资中,投资者最常用的参考点就是成本价。

“我已经赚了20%,可以出手了” 。“等我解套了就走”……无论是20%还是是否“解套”,你在决策时一直都在与自己的成本价比,这个参考点成了影响你决策的重要因素。

但这些常见的投资决策,其实都是在“往回看”,往回看是与历史在比,而理性的投资应该是“往前看”,看未来。

想要克服上面的心理的影响,你的关注点不应该在盈利和亏损上面,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参考点的影响。

忘记你的买入价位,就不会存在赢利和损失这个概念。

正确的投资应该“往前看”,看未来,根据预期做决策。预期将上涨,则继续持有;预期将下跌,则应立即止损。

今天就说这么多吧,希望能帮到你。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丙哥最近你不是一直在说价值投资,定投,长线持有吗?怎么现在又来说止盈止损?

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大部分人可能并不想长线,但最终套的太深,被迫成了长线,这和真正的想做长线是两码事。

这就像你真心喜欢一个姑娘,于是你愿意花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她,高高兴兴的娶她。还有另一种就是,你原本只想和姑娘谈个恋爱,结果你把人家肚子搞大了,被迫娶了她,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情。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安全措施有多重要,既然你不想负责任,那么你就要做好安全措施,否则就要付出代价。炒币也是一样,既然没打算长线,就要做好安全措施,也就是止损工作,否则就要忍受痛苦和煎熬。

不过,幸运的是,投资这事你在亏损以后依然有机会翻身再来,而选错姑娘就未必了,所以暂时的投资失败并不可怕,总结经验,重新再来过,这才是勇者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本来是赚的后来却一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