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简案

第一课  白杨礼赞

一、导入

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白杨树是北方一种极普通的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美白杨树的文章《白杨礼赞》。

二、齐读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

2、区分象征、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学习突出中心的写作手法。

三、检查预习

1、作者:(茅盾),现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人。长篇小说《子夜》。

2、字词:主宰(zǎi)    恹恹(yān)  虬(qiú)枝  晕(yùn)圈  秀颀(qí)  倔强(juéjiànɡ)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赞美了白杨树的什么?

明确:因为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白杨树的外形和白杨树的精神。

追问: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为感情线索。

四、合作探究

文章中作者仅仅是赞美白杨树吗?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内在气质三个方面思考白杨树和北方抗日军民有什么相似点,并完成下面表格:

相似点 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

白杨树 黄土高原 干枝叶皮力争上游、旺盛生命力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 

抗日军民 抗日根据地 笔直、傲然挺立 团结、力求上进 

点拨:1、作者抓住白杨树和北方抗日军民的相似点,以白杨树来比喻抗日军民的这种写法就是这就是以物喻人。

2以白杨树的形象来表现北方抗日军民的抽象的品质和精神,就是象征的写作手法,

3、通过白杨树来表达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就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小结: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现人,一个是表现抽象的精神,一个是表现情感。

五、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主旨鲜明。那么作者是如何紧紧围绕中心来,突出文章主旨的呢?

明确:1、开篇点题。2、首尾呼应。3、围绕中心选材。4详略得当。

追问:这篇文章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点题。开头点,中间点,结尾点。那么这篇文章是如何点题的呢?

明确:关键词的重复,关键词不平凡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  次。但是每一次都有变化,这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中用上这种点题的方法。

七、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区分了象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的区别,学习了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也感受了白杨树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要学会写文章的方法,更要学会白杨树的精神,下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杨礼赞》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