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市面上的浏览器种类繁多,而前端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一些功能属性不可能兼容所有浏览器,因此就需要解决浏览器的兼容问题。(PS:死亡要求——兼容IE浏览器(ノ=▼ω▼=)ノ┴─┴)。
说起Trident,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比较陌生,但提起IE浏览器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由于该内核被包含在全世界最高的使用率的操作系统中,即为Windows操作系统,所以我们又经常把它称之为IE内核。
由于IE本身的“垄断性”(虽然名义上IE并非垄断)而使得Trident内核的长期一家独大,微软很长时间都并没有更新Trident内核,这导致了两个后果——①Trident内核曾经几乎与W3C标准脱节(2005年);②是Trident内核的大量Bug等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然后加上一些致力于开源的开发者和一些学者们公开自己认为IE浏览器不安全的观点,也有很多用户转向了其他浏览器,Firefox和Opera就是这个时候兴起的。
Gecko(Firefox内核):Netscape6开始采用的内核,后来的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 也采用了该内核,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因为这是个开源内核,因此受到许多人的青睐,Gecko内核的浏览器也很多,这也是Gecko内核虽然年轻但市场占有率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此外Gecko也是一个跨平台内核,可以在Windows、 BSD、Linux和Mac OS X中使用。
Blink是一个由Google和Opera Software开发的浏览器排版引擎,Google计划将这个渲染引擎作为Chromium计划的一部分,并且在2013年4月的时候公布了这一消息。这一渲染引擎是开源引擎WebKit中WebCore组件的一个分支,并且在Chrome(28及往后版本)、Opera(15及往后版本)和Yandex浏览器中使用。
Webkit(Safari内核,Chrome内核原型,开源):它是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的Safari浏览器使用的内核。 Webkit引擎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解析引擎,均是从KDE的KHTML及KJS引擎衍生而来,它们都是自由软件,在GPL条约下授权,同时支持BSD系统的开发。所以Webkit也是自由软件,同时开放源代码。在安全方面不受IE、Firefox的制约,所以Safari浏览器在国内还是很安全的。
Presto(Opera前内核) : Opera12.17及更早版本曾经采用的内核,现已停止开发并废弃,该内核在2003年的Opera7中首次被使用,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内核,与前面几个内核的最大的区别就在脚本处理上。
浏览器 | 内核 |
---|---|
IE浏览器 | Trident内核,也是俗称的IE内核 |
Chrome浏览器(谷歌) | 统称Chromium内核或Chrome内核。以前是Webkit内核,现在是Blink内核 |
Firefox浏览器(火狐) | Gecko内核,俗称Firefox内核 |
Safari浏览器 | Webkit内核 |
Opera浏览器(欧朋) | 最初是自己的Presto内核,后来是Webkit内核,现在是Blink内核 |
360浏览器 | IE+Chrome双内核 |
猎豹浏览器 | IE+Chrome双内核 |
UC浏览器 | Trident(兼容模式)+Webkit(高速模式) |
搜狗浏览器 | Trident(兼容模式)+Webkit(高速模式) |
百度浏览器 | IE内核 |
2345浏览器 | IE内核 |
QQ浏览器 | Trident(兼容模式)+Webkit(高速模式) |
遨游浏览器 | Trident(兼容模式)+Webkit(高速模式) |
世界之窗浏览器 | 最初为IE内核,2013年采用IE+Chrome双内核 |
<style>
*{
//在VSCode编辑器中,输入:m0+p0,按enter键就能快速补全
margin:0;
padding:0;
}
style>
【PS】: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解决的兼容性问题了~
var w = window.innerWidth;
var h = window.innerHeight;
②IE8、7、6、5:
var w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var 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或者
var w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var h = 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svg width="96" height="96">
<image xlink:herf="svg.svg" src="svg.png" width="96" height="96" />
svg>
【PS】:但是呈现的效果没那么好(兼容你x的IE8(▼皿▼#) ~)
ahhhh,(ノ ̄▽ ̄)开个玩笑~~
canvas是H5新增的元素,IE 从 IE9 开始支持canvas,那么如何兼容 IE8 呢?
<script src="../html5.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②添加对canvas的支持(下载excanvas_r3.zip)
<script src="../excanvas.compiled.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③支持CSS3(http://css3pie.com)
<style>
#nav{
//一些样式...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兼容Safari和Chrome浏览器
-moz-border-radius: 10px; //兼容Firefox浏览器
behavior: url(PIE.htc);
}
style>
filter
:<style>
.box{
// 一点其他的样式...
background-color:#000;
opacity:0.5;
-moz-opacity:0.5; //兼容Firefox浏览器
filter:alpha(opacity = 50);
filter: 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style = 0, opacity = 50); //IE6
}
style>
字体大小在不同浏览上不一致。例如font-size:14px
,在 IE 中的实际行高是16px,下面有3px留白;在 Firefox 中的实际行高是17px,下面有3px留白,上边1px留白;在 opera 中就更不一样了。
line-height
:<style>
html{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4px;
}
style>
addEventListener
属性 & attachEvent
属性:function eventName(obj,eventStr,callback){
if(obj.addEventListener){ //大部分浏览器有这个属性
//大部分浏览器兼容方式
obj.addEventListener(eventStr,callback,false);
}else{
//IE8 及以下
obj.attachEvent("on"+eventStr,function(){ //第一个参数事件类型要加“on”前缀
callback.call(obj); //统一this的值
});
}
}
【PS】
①addEventListener
事件回调函数中的 this 指向绑定事件的对象;attachEvent
事件回调函数中的 this 指向的是window,需要统一两个方法的this。
②addEventListener
有第三个参数,true表示事件工作在捕获阶段,false为冒泡阶段(默认);而attachEvent
只能工作在冒泡阶段。
③解除事件方法标准方法removeListen()
;在IE8中,对应使用detachEvent()
;注意,和上面的注册方法要一一对应。
④阻止默认事件标准方法event.preventDefault()
;在IE8中,使用 event.returnValue = false;
⑤阻止冒泡的方法event.stopPropagation()
;在IE8中,使用 event.cancelBubble = true;
⑥老版本 IE 中,事件函数内部的 this 不是被监听元素本身,而是 window,故应该使用 call
改变 this 指向。
⑦addEventLister
的第一个参数事件类型是不加“on”前缀的;而attachEvent
中需要加“on”前缀;
Firefox、Safari不支持hand,但IE支持pointer。
cursor:pointer;
Firefox下,可以使用const
关键字来定义常量;IE下,只能使用var
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var
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IE下,event对象有srcElement
属性,但是没有target
属性;Firefox下,event对象有target
属性,但是没有srcElement
属性。
srcObj = event.srcElement ? event.srcElement : event.target;
textContent
:if(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nnerText = "text";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textContent = "text";
}
IE8之前没有完整的位置属性。
//Firefox支持属性 pageX 与 pageY 属性,这两个属性已经把页面滚动计算在内了
//在 Chrome 可以通过document.body.scrollLeft,document.body.scrollTop计算出页面滚动位移
//而在 IE 下可以通过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function getMousePos(event) {
var e = event || window.event;
var scrollX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 document.body.scrollLeft;
var scrollY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var x = e.pageX || e.clientX + scrollX;
var y = e.pageY || e.clientY + scrollY;
return { 'x': x, 'y': y };
}
event.keyCode
、event.charCode
和event.which
都兼容。event.keyCode
部分键值有效(如上下左右键),对数字键、字母键无效;event.which
部分键值有效(如字母、数字键),对上下左右键、PgUp(33)、PgDn(34)键无效;event.charCode
部分键值有效(如字母、数字键),对enter键、上下左右键、PgUp(33)、PgDn(34)键无效。event.charCode
无效,event.keyCode
和event.which
能获取大部分。var keyCode = e.keyCode || e.which;
<style>
.box{
min-height: 200px;
_height: 200px; //在IE6、IE5显示正常,但不能过W3C验证
overflow:visible; //内容超出时显示
}
style>
IE8以下不支持CSS3的background-size属性。
<style>
.box{
background: url(../images/01.png) no-repeat center;
background-size: cover;
-webkit-background-size: cover; //兼容Safari和Chrome
-moz-background-size: cover; //兼容Firefox
-o-background-size: cover; //兼容Opera,但是貌似不支持
filter: progid: 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 src='../images/01.png', sizingMethod='scale');
-ms-filter: progid: 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 src='../images/01.png', sizingMethod='scale');
style>
②通过htc文件(background-size polyfill):
<style>
.box{
background-size: cover;
behavior: url(../backgroundsize.min.htc);
-ms-behavior: url(../backgroundsize.min.htc);
}
style>
实际生活中的兼容性问题还有很多,先记到这里~
另:部分内容参考——https://www.cnblogs.com/angel648/p/1139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