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数据中台是什么

数据中台是什么?

自从老马提出数据中台的概念以来,有太多的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看多了才发现,没有标准答案。

但大部分人说的时候有一点基本上是都认同的,就是大中台小前台。
统一搭建中台,复用中台能力。

所以我觉得数据中台的本质还是分工。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深入的去解决更复杂、更有技术性的问题。
将原本很长的数据生产链条,原本由一个人去做全部的事情,变成多个人做其中的一部分事情,然后每一个人是其他人的上游和下游相互协作。

分工协作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搜一搜也就知道了。
所以我觉得只要能体现出分工来,有了效率的提升,实际上都可以称之为数据中台,所以就有了很多人,有很多种解释的那种情况。

中台的台一般指平台,而平台很多人默认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产品。
所以很多人在说数据中台的时候都是围绕着数据相关的工具去说的。

但我个人觉得数据中台不仅指数据工具中台,还包括数据内容中台
工具是我们操控的手段,而数据是我们操控的内容,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中台。

数据工具中台一般分为数据生产工具和数据消费工具。
生产工具是给大数据开发人员用的,用来同步、处理、维护、管理数仓中间层数据、数据集市、数据服务的。
而消费工具是给业务运营去做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数据监控用的。

阿里云的datawork就是生产工具,包含一整套数据的同步、处理、发布、运维、监控、查询等工具。
而像tableau、excel、finereport、powerbi和每个公司自己搭建的各种报表、监控、画像工具,属于消费工具。

数据内容中台最核心的就是数据仓库的公共中间层。
你的中间层搭建的越成熟、越完善,业务在使用数据的时候,就越简单、越方便,越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数据工具中台目的是减少重复操作,屏蔽复杂技术,降低使用门槛,提升使用效率。
而数据内容中台,也有同样的功能。
可以让运营使用非常简单的SQL技能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数据,随时处理,随时调整,不必走数据流程,快速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没有相应的消费工具之前,开发一个简单的线上表格形式的报表,可能都要涉及三四个部门,七八个人,几周的时间。
有了消费工具之后,一个人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而数据内容也是同样的。
如果没有成熟完善的底层数据,业务方就无法去使用,就也是需要走流程,涉及很多的人、多个部门、多个工作日的时间。要是需要调整更新会非常麻烦。

如果有着比较成熟的数据内容中台,大部分数据业务方可以自己直接获取,速度快,效率高,更贴合需求,调整简单。

数据中台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为业务方提供了以前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有的能力,可以直接处理大部分数据需求。减少了沟通成本,简化了需求流程,给业务方以更多的可能。
而且还将开发人员从需求中释放出来,可以更专注与底层的质量和效率,持续沉淀优化工具和数据。

所以我觉得数据中台非常的有价值。
不过一般公司业务简单、人员稀少、数据量小,用不到数据中台。


点击 数据文章目录 查看更多


注: 以上所有内容不确保正确准确, 仅是个人思考的结果, 欢迎交流沟通
V1.0 2020年10月12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概述,大数据,数据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