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丨张小龙
1月19日晚,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夜”上,张小龙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分享了自己对于微信视频号、直播以及产品的思考,还对下个版本的微信做了一些“剧透”。
相较于2019年3个半小时的演讲,张小龙这次的分享时长一点也没“拖堂”。
有人粗略计算,这次演讲,他平均每分钟说261.91个字,而2019年的演讲,他平均每分钟仅说132.02个字。所以看起来演讲时长缩短,但信息密度依然很大。
在一个半小时演讲里,关于视频号内容占据了45分钟。他提到了微信里多个上亿的数据,但那些数据被一笔带过,在这场186万人的直播间里,他依然用那套“拗口”的产品逻辑打动所有观众。
“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啊!”他在快结束时祭出一个梗。
今年是微信十年,他没有花太多时间回顾过去,只有对未来思考的痕迹才是永恒的主题。
有人称他为“产品之神”,但他说自己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
开场时候,他说“每天有1.9亿用户打开微信”,事实证明,1.9亿只是个美丽的口误,真实数字是10.9亿,两者相差十倍,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这可能成为一场危机,但在他这里,却成为了非“神”存在的一个注脚。
他喝了一口水,开始讲述第一个主题:视频号。
以下是张小龙演讲全文,略作删减:
谢谢来到公开课现场的朋友们,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一个人面对屏幕的直播。
2020,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一年。包括我们的公开课,也改为线上进行了。虽然在几年前的一次公开课上,我说公开课应该线上开就好了,效率最高,但没有想到今天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被迫做到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这次我们已经通过视频号来进行直播了。
因为疫情,很多公司的年会都改线上了,所以这个时候,我的同事们正在努力给视频号直播加一个能力,就是只有白名单的人才能进入直播间的企业内直播,希望能给需要线上开年会的企业一些帮助吧。
回头看十年前,当时的想法只是,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通讯工具来用。于是就开始了微信的第一版。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对此,我自己感觉特别幸运,我想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分享一组数据吧,到今天,每天——
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
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
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当然还有很多,包括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读书、搜索,我这里就不列举数据了。像微信支付,它可能就像你以前的钱包一样,已经变成你生活的一个日常用品了。
微信的slogan是“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当时觉得挺虚的,那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想象的空间,但是没有想到的是10年之后,它还正在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是公开课,在这个场合我也要特别感谢一下,微信作为一个平台,感谢平台里面的每一位创作者,包括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的创作者,如果没有他们的创作,我们的生态可能不会这么有活力。
大家知道视频号今年的变化特别大。第一个分享的主题是关于视频号的一些故事。
图片
视频号的起源
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当时我跟公众平台的团队聊到,我们现在的公众号只适合写长文章,写长文章的人其实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写不了长文章,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下面做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当时还想了个名字叫“非朋友圈”,就是你朋友圈之外的圈子,里面只能发一些短文、照片、视频,跟朋友圈是对称的。
有一次我跟Pony(马化腾)还专门吃饭的时候聊到这个点,他也特别认同这个方向,但后来我就不了了之了,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太大的工程,整个账号体系都不一样,而且这个体系可能比当时公众号还要复杂一些。
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我们当时想“非朋友圈”是以文字、照片为主,大家慢慢会发现视频化表达变得越来越普及,变成很多普通人的一种习惯。
我们看几组数据可能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在微信里面,最近5年,每天发送视频数量上升了33倍,朋友圈视频发表数量上升了10倍,所以当我们在考虑这种短内容的时候,自然不应该基于短的文字来做,而是应该基于视频化的内容来做了。
视频化的表达可能是下一个10年内容领域的一个主题。但我们不清楚到底是文字还是视频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如果从个人表达的角度或者消费的程度来说,时代确实正在往视频化表达的方向发展。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一个小团队,一二十个人,开始开发视频号。
我们当时给它定位是一个视频化的微博,大家可以看到上半年的视频号很像微博,而且没有全屏的视频。
很多人说视频号是我们公司的战略重点,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短视频的战略重点还是微视(现场观众笑)。我们确实也没有为公司要什么资源,或者说甚至没有开个会、立个项说我们这是重大项目,而是我们自己找一波人就开始做了。
这是微信团队自己的一种风格,小团队悄悄来做一个新东西,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变成一个大项目,而且我们给自己一些目标,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成它,这种压力是来自于内在的,而不是一个任务式,如果是一个任务,你的动作就会变形,如果是自己给自己的目标,反而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
我还记得当时发布视频号以后,很多媒体都不太看好,我们自己早就总结出来了: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就说明这个东西还有戏,如果都很看好,可能会很麻烦,当然这是我们开玩笑说的。
视频号是什么?
视频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我们给一个简单的定义,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短内容的平台,它是一个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所以我们就不能用微信号来做,因此我们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它的 ID问题或者身份问题。
微信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自己觉得微信一个很大的价值在于身份或者说ID的价值,有了这个身份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微信支付,所有的支付都是跟身份是关联的,就像你可以拿身份证直接去取钱是一样的,这个ID是基于社交和通信领域的,它是私密的,不是公开领域的。
我们拿微信ID去评论一篇公众号文章,别人是没法跟你联系的,也没法给你回复互动,他访问不到你,因为那是一个私密的ID,所以我们要做视频,首先要创建一个新的身份,它是有挑战的,很少有一个产品会有两套身份体系。
刚才说了,不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有公众号ID。其实视频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意义是“号”在这里,通过这个“号”,每个人都有了另一个可以公开发声的ID,将来它发声的内容可能是视频、直播或者其他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我们的直播进展非常快,我们以前也做了很多直播,但都是私密领域的,直到有了视频号ID后,直播才变成公开领域的事情。
ID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机构的。PC时代机构ID是官网,每个公司机构都会去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去注册一个域名,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建立一个网站已经没意义了。
如果大家看微信平台的发展线索,可以看到,微信始终在想怎样去帮助这些机构建立自己在微信体系里的官网,最早做公众号的时候,公众号就是每个机构的官网,做小程序的时候,小程序是你的官网,你可以把服务都挂在里面,当我们做视频号的时候,视频号是你真正的官网,官网也是需要进化的。
从这个角度理解,它会承担一个机构很多服务性质内容,并不局限于视频内容,大家可以想象,视频号下面可以挂机构的小程序、公众号、会员服务、优惠券等等,它是最适合的一种载体。
我们内部会开玩笑,最早做公众号的时候,希望将来在机场或广告牌上都有公众号的二维码,那就说明公众号已经变成一个机构ID了,后来确实是这样,后来做小程序,也希望出现小程序的二维码。
现在希望每个广告连接到视频号的二维码,我们在这个版本里只是搭建了一个简单的ID体系,它跟公众号很像,但比公众号门槛低很多,普通用户可以几秒钟就创建一个自己的视频号ID。
在内容表现上,它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流,里面混合了关注、朋友匿名点赞内容和系统推荐内容,放出来以后,因为是灰度测试,量不大,所以吸引不到什么人,并且有一帮用户都是我们公司的同事,后来又逐渐放了一些量,也吸引不到特别好的创作者,因此我们在里面做信息流的内容推荐,质量也一般。
我们想改进推荐算法,所以就组建了三个做推荐算法的团队,每个团队大概十几个工程师,希望通过这三个团队不同的方法,找到推荐最优解。
很多人对我们有一些误解,觉得我们在技术这里不是特别强,其实我们在算法领域沉淀很深,我们“搜一搜”团队,几百个搜索功能在里面,同时有做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的团队,应该都是国内第一流水准。就像很多人说微信里的语音识别是不是用的第三方?其实都是我们内部团队研发的,目前微信里每天语音翻译的条数应该有5亿条以上了。
我们当时把搜索算法的人,从大团队里抽调出来,进入到视频号的小团队,来组成一个闭环团队运作,推荐团队工作很辛苦很努力,但我们头几个月的滚动效果很差,因为这是个死循环,就是你的内容不好,就没有浏览量,就继续没有好内容,所以推荐没法推出更好的内容。
所以一直到5月份的时候,我们才做了特别大的改变,这次改版才让我们重新看到希望。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当时有一点为什么走不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当时的内容不太全面的情况下,基于机器推荐是走不下去的。
比如说,我们自己更愿意看哪些内容是朋友赞过的内容,还是机器推荐出来,可以很明显感受得到,朋友赞出来的内容当时还是匿名形式,我们后台可以知道是哪个朋友,和推荐出来对比看,其实朋友点赞的会更好看一点。
当时我们差点放弃了继续做算法推荐,确实就像我们平常所看的一些书或者别的一些东西,大部分人是因为周围有人推荐,所以你才会去看,不是跑到网上一个书店自己去找书回来看。所以,这也是视频号最早通过社交推荐来做的一个理由。
从5月份开始,我们就频繁变更,基本上每两天变更一个版本,直到两个星期之后,我们发布了一个基于朋友点赞的版本,数据上涨非常好,用户留存非常高,到6月份,用户量已经到一个大的量级了。
之所以说这一点,是因为对于一个内容形态的产品来说,一定量级的用户和活跃度,才意味着你走过了生死线,它的流量循环已经起来了,否则你就要一直为它的生存找到方法才行。
我觉得这个过程特别有意思,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微信方式的产品方法。通过我们找到事情的一个撬动点,有一个产品规则的方法让整个事情流转起来。
当我们的有了用户基数以后,后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布局一些相关能力,包括直播。如果我们没有走过生死线,可能很多功能都是白搭。
所以,在这里社交推荐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当时的机器推荐占比特别少,视频的浏览量特别少,留存也特别低。但是并不是说机器推荐没有作用,机器推荐可能只是说,当你的内容比较丰富的时候它才能比较好发挥出作用。
这里插一个小故事,在6月份我们这个新版还在开发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猜测,我说在未来我们的视频号里面视频消耗流量,它的比例应该是什么样?我就说,我们现在视频号里面有三个关注点,朋友点赞和机器推荐,我说这里面内容消费比例应该是1:2:10的关系,平均一个人看10个关注的视频,20个朋友赞的视频和100个机器推荐的视频。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比例?虽然我们那时机器推荐这一块还特别低,只是这样思考:我们把所有的内容分成两种,一种是你需要花脑力去理解的知识性质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另外一种是你不需要花脑力,可以很舒服去消费它,在你思维舒适区里面,简单来说这种内容是娱乐内容,大体上就这种内容。
朋友点赞的内容,其实是朋友强迫你一定要去接收一些新的信息,或者学习东西,未必是你特别感兴趣的,它属于学习类型。机器推荐的东西更多让你浏览很舒服,很放松,不需要电脑,偏向于娱乐内容。还有关注里面应该就是这两种内容都会有,我们就猜测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比例?
因为你关注的东西它大概是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没有新意,未必有更新的东西在里面,它对你没有吸引力,所以它的比例是1。朋友赞的东西看的很累,你不得不看,你不想错过热点,所以是,比关注大2倍。机器推荐符合人比较懒这样一个原则,大部分人会去消费比较舒适感的内容,所以它是10,这样一个猜测。
但是我们现在的数据并不是这样一个比例,我们现在是朋友点赞的观看总量是机器推荐2倍还多,说明我们推测是错的吗?并不是这样。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是总量,我叫我们团队跑了一个数据,关注的用户他们所产生的数据来看。因为有关注在我们里面还是比例挺少,带来的活跃用户,关注用户在这三个部分里面所消费的内容总量是多少,数据一看其实有点吃惊,因为活跃用户在里面产生的人均消耗的VV(Video View,即视频播放数)刚好是1:2:9这样一个关系,这个结果并不是说预测特别准确,而是说我们做东西的一个习惯是,如果这样做,我们应该先推理出来应该是这样一个结果,然后我们去验证这个数据。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总量推荐是整个朋友点赞的1/2,其实它是不太正常的,我估计这个比例还会变得越来越大,1:2:10,因为我们现在内容分布不够,我们机器推荐出来的触达没有那么大。
说得有点太产品了,我觉得在座很多人都会对这些具体新的产品形态挺感兴趣。微信尝试过各式各样的产品形态,其实在很多别的产品里面未必有这个机会去尝试。
可能机器推荐带来的内容消费量会越来越大,很多人会想起我以前说过这个事,这是两回事情,我们确实不会关注用户时长,我们不会以用户时长作为一个导向去考量一个目标,或者作为一个KPI,我们更关注帮用户完成什么任务。
如果在推荐这里他消耗了很多时间,说明我们这里很多内容值得他去看,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我们为了消耗他更多时长,所以我们要怎样做,时长最终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刚刚说到最关键的一个转化点,微信里社交推荐使得我们视频号能够立足下来,并且在下一步能够通过机器推荐的方法,可以让内容被更多人所接触到。
什么是视频?
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带来一些思考,也挺有意思。举个例子,我们在中间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每天都在说视频化,究竟什么是视频?
说到视频,大家会想到一个视频文件就是一段视频,就像在朋友圈里面你要上传一个本地文件、视频文件,我们确实鼓励你这样上传,这样原创率会高一点。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视频文件这种东西以后可能会消失。
大家以前用Windows,当你转到MAC系统以后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Windows管理器去哪里了?你用苹果手机也会说文件管理器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有文件这回事情了?这是苹果做的特别好的一点,这些是不应该单独存在的东西,文件都应该归属于某一个APP去解释它才有意义,否则都是一些原始数据没有意义。
所以对视频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所说的视频,大部分是指视频文件,发到朋友圈里的等等,但是原始数据只是一个文件,没有办法关联到其他一些东西,比如它没有办法标注谁是创作者,没有办法直接看到观众的评论,没法知道哪些人看过了,所以我们群里转很多视频确实只是在转一些文件而已。
从未来角度看,视频应该是结构化的数据,比如刚才说的标记、评论、创作者等等,它应该是存在云端的,这样可以很容易就分享出去。我们在微信里面每次分享一个视频,还要传一个文件过去,又占流量,这样方式是不对的,它应该被淘汰掉。
这也会让我们反思,我们在朋友圈里还在鼓励用户上传视频,这应该更新掉了,你的视频应该是结构化数据再上传到朋友圈。
当时我们把视频号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它分享到朋友圈里应该是视频式样,一点就可以播放,还是一个链接式样?
这里关键的一个问题在于,视频号的内容是个网页,还是它是一个视频文件。我的答案是,我们云端化的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本地视频文件是一些裸数据应该被淘汰掉,视频就是应该过渡到云端化的一种视频格式。所以现在大家在朋友圈看到的视频,跟本地上传的视频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视频化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结构化视频内容的载体,所以微信将来里面流通的视频内容应该越来越多会是视频号的视频这样一种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一种方式。
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事情以前在公众号体系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公众号是文章的载体,文章存在的价值是被分享出去有人看到,如果没有公众号这样一个载体,我们只能传一些文件出去,其实是很费劲的。所以如果大家理解了公众号对文章的价值,大家都可以理解视频号对视频的价值,我觉得这两个是非常类似的。
很多人对“载体”这个词理解不深。视频号更多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视频内容的载体。
载体还有什么含义?载体是承载这个内容,就说明我们不是做这个内容,我们也不会去生产内容,不会去买内容,我们并不关注具体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载体的意思是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如果大家不是特别理解的话,再回忆一下公众号。
长视频与短视频
视频号里面还有长视频的问题,视频的长短是人为区分出来的,我们最早定义它是1分钟的时候,有点类似于偏短内容,像微博一样刷完它,很多人会说我就是有超过1分钟的视频,当时我们就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样去融入这些比1分钟更长的视频内容?
我们最早有一个做法,把长视频定义为专门的数据类型,和短视频不一样,看长视频专门到长视频那里去看,后来,我们觉得不应该做这样一种区分,长短视频只是消费场景不太一样,比如说我在刷信息流的时候希望刷短视频,别的地方我可能希望看长视频,但它们应该是同一个东西。
我们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归结为,不存在长短视频区分,只存在短视频是指1分钟以内,如果是长视频就定义为,头1分钟是整个视频封面。因此你头1分钟也可以拿出来分享,拿到流里面去刷,别人如果看完你的封面1分钟,觉得很好看就会继续看下去,如果不好看代表你这个封面缺乏吸引力。
到后面我们就把视频号里面可以挂长视频这个能力入口取消掉,没有长视频专门去区分它。
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我们知道数据内容把它沉淀下来,它都变得非常有意义,有价值。
我们希望从现在就开始沉淀这样一些视频化的内容,以至于微信就像一个视频图书馆一样,它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沉淀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这些视频内容是一种巨大的知识库,我们希望有一天这个知识库,可以通过搜索推荐的方式被挖掘,长视频是对未来数据的积累。
视频号与个人的关系
刚刚说了这么多,好像跟每个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在座的各位可能发视频比较活跃一点,更多的人日常不那么多地去发视频号,我们的初衷其实是人人都能够很容易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去公开表达内容。
我们也知道让一个普通人去发表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事情,虽然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让很多普通人去发表内容,但我们做了一个小举措,这个小举措比我们预想的结果好很多,我们让视频号可以关联到名片里面,结果好很多的是,比我们预料中更多的用户把自己的视频号内容关联过去了。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趋势,说明很多人其实愿意通过视频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有时候大家觉得微信做东西特别保守,但是并不是保守,确实很多东西是不对或者不应该做的。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视频号内容挂在名片上面,我们以前为什么不做这样一个类似展示自己内容的功能呢?
其实我们内部讨论过很多次,说我们要不要在名片底下,可能有2亿以上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所以我们打开朋友圈看不到东西,为什么不给他们提供照片精选展示的功能,让朋友进来看到它呢?我们不愿意做这个功能,因为一旦我们做了,你把历史上最好的照片放在那里,就不去修改它了,这个数据不是活的,对看的人来说就会觉得还是死的数据,没有什么意思。
这次我们愿意这样做,如果你关联到视频号的内容,它就是活的,因为你会不停更新你的视频号内容,而不是我选历史上最好的照片做精美装饰永远不变了。所以对视频号来说,虽然我们还没有做到,但是我们目标还是希望它变成普通人都在用的一个产品,并不希望它仅仅是一些大V、网红在这里表现的地方。
信息展现的方式
很多人也会关注到视频号正在变得全屏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关注和推荐里面已经变成全屏了,好友的赞这里也会做灰度的实验,我稍微说得专业一点点,全屏化是一个什么概念?其实是关于信息列表的展现形式这样一个概念。
信息列表就是有很多项内容,你怎么样把它展现出来。常见的我们看到会有一些所谓的瀑布流、信息流、全屏这样的东西,它们的区别就是一屏里面放多少条内容是合适的,到全屏底下就是一页里面只放一条内容了。
在这个过程里面,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探索,非要总结出一个规律的话,就是一屏里面内容条数是跟一页里面用户感兴趣的命中率呈反比。
就是说,如果这10条里面你感兴趣的越多,这一页里面可以放越少条数;如果每个内容你都是感兴趣的,就把它全屏化了,它的内容条数和命中率呈反比,10个里面选1个你要有选,我们要放10个让你去选,是这个意思。
拿朋友圈举个例子,对于朋友圈来说,如果我们现在把它改成每条是全屏,朋友圈就死掉了,因为朋友圈命中率,或者说你感兴趣的比率不是特别高,你每天刷朋友圈会很快,并不会每条都会很认真看,它并不适合一屏里放一条内容,而是要一屏里面放大量的多条内容,因为它的命中率不够高,可能随着你好友更多,命中率还会变低。
大家会说为什么我们不提高朋友圈的命中率?提高的方法,我们就要去分析内容,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放在前面,大家看朋友圈内容不是看它的内容好不好,而是看我跟这个朋友熟不熟来选择,你关注不关注这个朋友,跟他熟不熟,目前机器系统是做不到的,所以朋友圈不会比较显著提高每一条内容的尺寸,哪怕你朋友圈发个视频希望全屏我们也不会这样去做。
关注也是这样子,你关注的东西越多,命中率就越低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感兴趣,当时我们公众号改版时抱怨的人特别多,背后原因是,当我们原来把文件夹式入口变成了摘要展开方式时候,一屏里面条数就变少了,如果相同的命中率底下,把条数变少了,意味着你要提高命中率才行,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把每条变大了一些,其实就会有问题了。
所以当时我们看到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在公众号改版里面关注量少的人,他的整个阅读量上升了,因为他的命中率还是很高的,他关注的特别少,但是关注公众号很多的人,他的阅读量下滑了,因为他选择的成本更大了。
所以,后来我们在订阅号顶部加了常读和新标号,我要看的东西我能找到,抵掉了需要每一条所占面积变大才能提高命中率,说得有点拗口,大家不用太去理解它。
对于视频号,我们上半年的内容丰富度很不够,命中率很低,微博式的信息流是合适的,因为一屏里面显示多条内容,不只是一条,这样用户可以有一个选择余地,或者可以刷,不喜欢的跳过去。
那个时候如果我们上全屏,效果可能是负的。下半年我们内容开始丰富了,这个时候命中率提高了,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全屏的尝试,并且单个全屏显示肯定会比半屏显示好很多。
这里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我们对比数据会看到,把关注调到灰度之后,就发现关注这里视频播放次数就下降了,关注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去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一个一个内容看过去,同时,推荐的视频播放次数就上升了,这里可以推导出来,我们关注tab里面命中率还不够高,全屏带来了比较轻微的选择困难,最近公众号里面我们也做用户关注的内容排序,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
全屏之后我们在关注这个流里面,也会做机器推荐介入的内容排序,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你关注的内容特别多,你选择困难命中率低的时候,机器帮你把最重要的先推给你看了。
所以,全屏是很大风险的一个事情,如果你的命中率比较低去做全屏并不是一个好事情,我们下一步也会对推荐这个流的内容,大家可以去想一下,按刚才说的命中率理论,它会带来用户更喜欢还是不喜欢?
下一个话题我想说直播领域的事情。
关于直播
我们观察整个互联网的变迁史,互联网历史内容形态一直在做演变。
最早的时候,你在网上写东西需要去学习HTML这样一种格式语言,后来有了博客,又有了微博短内容的形态,现在更多人选择图片和视频,直播也在朝着普通人更能够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去走。简单体现就是内容越来越碎片化了,所以我也会想还有什么样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这样的内容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普通人也能够去生产内容,更愿意去消费。
所以我在想,还有什么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更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我觉得直播有这个机会。
直播比短视频的生产更容易,是因为拍一段短视频是需要有内容准备的。而直播,是不需要准备内容的,它就是日常聊天。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别,直接降低了直播的门槛。这是一种轻松的表达,普通人也能够去生产出来,朋友也更愿意去消费。
这里思考包括我们自己做了直播之后,我个人觉得直播是有这个机会。它在这个内容形态演变里面反而进入到了一个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地步,虽然直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所以大家可能对直播认知还是在一个秀场或者带货的领域,这是从内容形态的方式来思考个人表达的内容形态方面。
可能大家会觉得直播很困难,因为你没有亲自去直播过,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亲自露脸直播过,直播过举一下手,只有大概1/5的人。
没有尝试过直播,你真的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我没法用语言来表达,我自己直播过,但我是私域的直播,和我同事的直播,但是也有好几千观众在里面,我对它有直观的感受,直播特别轻松。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拍一段短视频给所有同事看,我会觉得压力特别大,我要准备思路,准备文稿,准备内容,但是直播面对几千人,我没有做任何准备,一分钟的准备都没有,只是把直播镜头手机架在这里开始直播了,大家就会提问,我就按照这个提问来回答问题。
在这里我体会到一点,我们说短视频是有创作门槛的,但是直播并不需要你去做基本的内容,所以我现在在这里不算是直播,我还是准备内容,如果一个真实的直播其实应该很轻松才对,你打开直播可能不管有多少观众,你说几句话,这跟你在微博上写一句话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种非常轻松的表达。
所以在未来,直播有可能变成一种很多人都在用的个人的表达方式。
有的时候我们经常设想,我们的微信名片太死板了,就一个头像一个名字,朋友圈也看不到了,啥也看不到了,让它活跃起来的办法就是,可能十年之后,是我点开一个人的名片,这个名片是活的,比如说这个人戴了一个眼镜,这个眼镜可以直播他看到的景象,你只要进入他的名片就可以看到他的直播,看到他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这可能是直播一种终极形态,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到他所看到的,这里直播变成了一个很终极化的东西。
我们直播有了视频号这个ID之后,发现它很顺利。前不久有一个流星雨直播,很快有超过100万人看了,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我们对这个活动没有做任何的推广,完全是用户自发滚动形成的,也是通过社交推荐起作用,有人自发把它转发到群里和朋友圈,我们可以想象,虽然我们很少人在看,但是看直播的人可能会挺多的,这是微信里面社交推荐特别巨大的一个能量所在。
我们在视频号和直播入口里面,还是会接入机器推荐,因为直播多了以后,除了你的朋友告诉你可以看某一个直播,我们也希望系统告诉你哪一个直播值得你花时间看,对我们会有更大的考验。
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播入口,下一个版本可能就会有直播入口了,我们有一个“附近的直播和人”,我们把它调一下位置,“直播和附近”。
直播里面也会有电商的能力,包括直播可以挂到第三方小程序里面去,之前很多人也说是不是只能挂我们自己的小商店,当然不会这样子,这只是我们前期实验做的东西,对小程序这个平台来说,开放性是第一位的,我们自己做小程序跟第三方PK是不对的,我们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春节快到了,我们都习惯了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来拜年了。但其实线下传统的拜年是走家串户面对面的行为。直播其实更能模拟出线下拜年这种传统方式。所以我们今年在直播这里也做了一点小小的东西,我们希望今年的春节能够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拜年,那就特别好。
关于创作者
很多人会关心平台会给创作者什么样的支持。
如上面提到的,我们更希望做视频的载体,并且让视频号成为个人和机构的官网。平台在这里的角色是连接,而不是做内容。
但和以前的官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微信体系里的官网,内容是能自己流通的。因此你不用太担心做了官网也没有人访问。
我刚刚说到微信里集合了很多产品可能没法尝试的东西,比如说对于信息访问,我们可能会有关注关系可以获得,有搜索,有推荐,有系统推荐和社交传递这样一些方式,所以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内容在这里没有人会看。
刚开始我们去邀请一些明星进来,明星会说有没有签约费。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你进来,因为你应该经营自己的粉丝,最终你会实现盈利,但不会平台出面来购买内容。
所以视频号这里,我们没有花一分钱去购买内容。将来也不想这么做。
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当我们不花钱买内容的时候,创作者还愿意进来,才说明创作者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才说明我们建立了一个能自行运转起来的生态。同时,我相信普通人的创作力是巨大的,相反,购买的内容反而不一定能打动人。
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也是这个原因。系统和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太多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微信支付,其实已经覆盖面非常大,但是我们微信支付的人数并不算多,对于支付这样一个需要跟线下接触的行业来说,我们每个行业微信支付里可能就一两个人在负责整个行业。
公众号的那一个slogan照样可以用在视频号上,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实你现在放在视频号上也是很适用的。
一些有趣的实验项目
我们也有一些有趣好玩的实验性项目在进行中。
前面提到,做产品其实是个验证想法的过程。如果你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可能很不靠谱,但又似乎有意思。然后继续往深里去想,如果能经过很多次选择,最终能变为实现,就会体会到做产品的乐趣。
我就经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比如,如果你能拍一下一个人的头像会怎么样,如果你能朝跟你聊天的朋友扔一个炸弹在屏幕上炸开吓他一跳会怎么样,如果你在听一首歌的时候能看到其他听歌的人眼前的画面会怎么样,如果你失眠的时候也能看到其他的失眠的人然后大家一起数羊会怎么样。
甚至,如果给一个画布,每个人上去画一个点,如果有一千万人轮流去每人依次画一个点,到最后会不会形成一个图案?如果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一千万人居然画出来一个图案,那又意味着什么?
所有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所以做产品绝不是枯燥无味的。虽然大多数想法都会是行不通的,但有少数的能行得通,就非常好了。
这里,我就简单描述下微信新版本会有的几个功能。所有的功能在被用户实际验证之前,都不能说一定会受欢迎,但是只要思路的方向没有问题,就可以不断改进。有些功能也会经历灰度,完善了才放出来。所以不要抱以太高的期望。这里分享下这些好玩的功能的思考点。
一个是表情。表情是表达方式中的一个基本元素。
说到表达方式的基本元素,这让我想起拍一拍。很多人会不喜欢被拍,还有很多人因为误触而拍错了人很尴尬。但仍然有1.2亿人设置了拍一拍的尾巴,每天几千万人在用拍一拍。拍一拍也是表达的一种基本元素,并且不同于其他所有方式,它是模拟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作,用最简单的一个身体动作来完成了一次信息传递。有次内部开会我开玩笑说,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线上化,人们会怀念这种古老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方式的。
说回到表情。
人们的表情反映出情绪越来越强烈了。以至于必须经常“裂开”了。
我的想法可能比裂开更暴力。有一天我跟开发同学说,帮我做一个功能,我扔出一个炸弹,对方的屏幕就裂开来。当然,是动画效果的裂开,但要求很逼真。
实现是可以的,但是真的当作一个表情功能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坎。
我说寻找基本元素,即这种表情必须是底层基础的,而不是一种特殊的。
最终我们做到了。
一个是状态。
现在大家打开一个朋友的微信名片,往往除了名字头像,什么也看不到。朋友圈也很多人设置了时效。
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个名片,应该是活生生的才对。名片就是我们线上化生活的自己,它应该反映自己真实的状态。
我们之前尝试用视频动态表达一个人的状态,但视频化表达在这个地方其实挺困难的,因为确实拍个视频让所有的好友看到,这个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视频动态不算成功,每天大概有100多万的人在发视频动态,我们也会把它升级一下。
升级以后的话,我们希望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以前我说以前每个人发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有一个前提,发一段让很多人都看的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自己随便说一句话其实并不困难,状态就是随便说一句话这样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会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通过你随便说一句话,随便写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状态。
并且,在某一时刻,一定还有其他的人跟你处在同一种状态里,你会希望看到他们。看到在打同一个游戏的人,同一个咖啡吧的人,同一个景点旅游的人等,甚至是,同一种心情的人。
我一直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状态,是用来给人看到的,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
所以这一次,我们基于简单的文字来组织状态这样一个功能。
我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对于社交产品,因为它是群体互动来导致结果的,所以很难预料社交功能交给用户群体后的反应。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应该的。因为,个人的状态表达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的。
关于听歌
还有一个新的尝试是关于听歌的,在座有一位听众跟我聊过怎样看见一首歌,歌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看的。
自从有了网络、移动互联网以后,我感觉是很多人听歌变得少了,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会听歌,因为在任何其他时候,你会宁愿去看视频了。
微信其实是一个包含信息种类特别多的一个东西,但我一直不太满意的一点是在微信里面听歌的体验不太好,比如说我其实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所有播放器都是一个电唱机在那里转,因为电唱机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家里有一个,我还自己去买唱片,但是我想应该大部分用户不会经历过那个时代,那为什么他们要看不认识的物品,一个唱盘在那里转。
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应该看见什么?很多人说我们在听歌的时候不应该看见什么,而是应该听就好了,但我希望听歌的时候能够看到一点东西,因为听歌的时候有一点想象力,我们之所以希望在开车的时候听,是因为你的眼睛能看到很多的东西,让你的想象比平时更活跃了。
听同一首歌的人往往有很多人,举个例子,你可以想象你在这里听这首歌,另外一个人在另外的场景,还有很多类似的人,如果把他们听歌的眼前画面都连起来的话,总有一些人的画面跟你是非常类似的,他能够打动你的,所以从这个点上出发,我们就把听歌的体验做了一个视觉化的展现。
但这个难度其实特别大,因为技术还没有到那一步,我们的眼球都有一个摄像头实时传到云端,未来迟早会到那一步。所以目前只能通过别的产品方式才能做到这一步,就是说有一些热心的用户可能会愿意说,我能够把某一首歌变成一个制作得很精美的,类似MV这样一个东西,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到。
关于浮窗和输入法
我其实一直很不喜欢浮窗。因为它就像狗皮膏药。这也是PC时代大部分网页浏览的体验都不好的一个原因。
为了解决一篇文章要很久才看完,而中途要不断处理微信消息的需要,我们有了浮窗功能。但它并不完美。
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一个长视频,是要分很多次才看完的,如果每次都要先拖到浮窗,也是很繁琐的。
现在,微信提供了一个尚未看完的内容的列表,方便可以随时找回这些内容继续看完。尤其是对于长视频,更加需要随时可以切走,然后又能快速找到。直播也一样需要。
还有一个可以提一下的新的研发中的产品,是团队正在研发的输入法。
我们会经常收到投诉,说刚刚在微信里聊到什么,就在其他App里看到这个东西的广告,是不是微信在出卖我的聊天记录给广告主。其实并不会。我们从来不会去分析用户的聊天记录,即便因此损失了很多广告收入。
所以当我们的技术团队,就是机器语义理解的团队,说我们自己做输入法可能会做的更好的时候,我当然很赞成。因为至少,在安全性方面,我们可以做的足够好。
我们的目标不是一下子获取多少用户。因为输入法是文字表达的入口,并且输入法必然越来越智能,可能出现新的输入形态,所以还是值得投入去做的。
关于团队
很多人说视频号迭代速度特别快。事实上在微信的头两年,我们都是这个速度,后来有时快有时慢。其实我认为做产品就是应该快的。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一个问题,三天没有想出答案的话,那么三个月也想不出来,因此要么三天内找到解决方法,要么放弃,去寻找新的路径,而不是耗在那里。
孙子兵法说到,行军打仗应该要“其徐如林,其疾如风”。做产品也是这样,要么没有想清楚,那不如什么都不做。如果要做,就要非常快速的迭代。
视频号团队到目前为止也就一两百人,其中还包括了三个算法团队,前后台开发,产品运营等。这很微信风格。
互联网产品是关于创造力的,而不是拼人数。如果一个一百人的团队做不出来一个产品,给一千人也照样做不出来,甚至做的更差,因为一千人的内耗太大了。
关于产品
微信十年,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来描述微信,我想,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
连接是很美的。因为世界的运行就是靠万事万物的连接而进行的。对产品来说,做连接,意味着做服务的底层设施,因为基于连接可以演变出来的结果是最丰富的。
很多的社交产品可能也做连接,但它止步于人,微信的连接范畴更大,公众号、小程序目标都是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包括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货币的连接,视频号的目标也是连接。重心不是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这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提“去中心化“,因为连接和中心化是有些排斥的。
再说简单。
我用简单来作为美观,实用,合理,优雅的代名词。
简单是很美的。从一个物理公式到一个日常用品,往往是简单的是更好的。实现同样一个目标,有一千种方法,但只有最简单的方法是最美的。正是因为有一千种方法存在,所以要真正做到简单是很难的。
以前在饭否,看到很多产品越做越复杂,我吐槽说,“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啊!” 不是说加功能会让产品不好,而是加了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加功能的方式不对。
十年来,微信加了很多功能。我很庆幸的是,现在的微信,还几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样简单。虽然比十年前多了非常多功能,但这些功能,都已经是用的最简单的办法了,所以增加的复杂度会小。
简单才会好用。特别是一个产品有十亿人在用的时候。
有时候也会想,很多用户其实并不一定很在意产品是否简单。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可能照样会有很多人用的。但是我们还是会追求简单,因为总有部分人,会认同这种简单背后的美感。
微信虽然是这么大用户量的产品了,并且经历了10年之久了,但我还是希望,它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一直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一样,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审美,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观念。而不仅仅是数字的奴隶。这样的话,我和团队,才会为我们的工作而感到骄傲,并且觉得有意义,这是我对微信十年在今天的最后一个总结。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现场的朋友们,谢谢观看直播的每一个人,希望我没有浪费你的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