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
下载vue开发者工具
Vue.js和Vue.js.min
关闭生产提示
强制刷新
shift+浏览器的刷新
正常请求,如果没有就不在请求了。所以可能看不到一些找不到图标的报错
注意区分:JS表达式和JS代码(语句):
表达式就是特殊的JS语句,能控制代码能否执行的就是JS语句
概念: 容器里面的代码就是模板语法
模板语法分为两大类:
差值语法:
功能:用于解析标签体内容。
写法:{{xxx}},xxx是js表达式,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指令语法:
功能:用于解析标签(包括:标签属性、标签体内容、绑定事件…)
备注:Vue中有很多的指令,且形式都是:v-
举例:v-bind:hred=“xxx” 或 简写为 :href=“xxx”,xxx同样要写js表达式,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
Vue中有2种数据绑定的方式:
单向绑定(v-bind):数据只能从data流向页面。
双向绑定(v-model):数据不仅能从data流向页面,还可以从页面流向data。
备注:
1.双向绑定一般都应用在表单元素上(如:input、select等)
2.v-model:value 可以简写为 v-model,因为v-model默认收集的就是value值。
<input type="text" :value="name">
<input type="text" v-model="name">
错误示例:
以下代码是错误的,因为v-model只能应用在表单类元素(输入类元素)上
<h2 v-model:x="name">helloh2>
el有2种写法:
(1)new Vue时候el属性;
(2)先创建Vue实例,随后再通过vm.$mount(’#root’)指定el的值
data有2种写法:
(1)对象式
(2)函数式
如何选择?目前哪种写法都可以,以后学到组件时,data必须使用函数式,否则会报错
一个重要的原则:
只要是Vue所管理的函数,一定不要写箭头函数,一旦写了箭头函数,this就不再是Vue实例了,而是window
vm就是vue的实例对象
MVVM模型:
M:模型(Model):data中的数据
V:视图(View):Vue模板
VM:视图模型(ViewModel):Vue实例对象(绑定数据,dom监听)
观察发现:
data中所有的属性,最后都出现在了vm身上
vm身上所有的属性 及 Vue原型上所有属性,在Vue模板中都可以直接访问
我们来重点理解中间的视图模型(VM)
中间的vm帮我们干了很多事,前端的框架都是这个套路
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数据和一堆dom结构,vue呢在中间做了个连接,它就是中间一个桥梁一个纽带
你把数据放在我要求放好的位置,然后你写出这种模板代码。模板里具体怎么插入值那你就要学习我的语法,像vue的插值语法啊,指令啊之类的。然后框架开始工作就可以将左边和右边的相互连接起来,并且还能给你承诺数据怎么变页面就怎么变
代码理解
我们也可以打印vm自带的变量或方法
使用 v-on:xxx 或 @xxx 绑定事件,其中xxx是事件名;
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对象中,最终会再vm上;
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不要用箭头函数!否则this就不是vm了而是window;
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都是被Vue所管理的函数,this的指向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click=“demo” 和 @click="demo( e v e n t ) " 效 果 一 致 , 前 者 默 认 参 数 就 是 事 件 对 象 , 后 者 要 用 event)" 效果一致,前者默认参数就是事件对象,后者要用 event)"效果一致,前者默认参数就是事件对象,后者要用event才能生成事件对象,并且可以传多个参数;
备注:method上面的方法最终也会出现在vm上面,但它并没有作数据代理,因为没有必要,函数一旦定义好就直接拿来用。
测试给函数传参
事件冒泡就是事件一个接一个的发生
prevent
阻止默认事件(常用)
本来弹窗完会跳转到百度(跳转到百度就属于默认事件),但是加上事件修饰符prevent的话弹完窗就不会跳到百度了
点我跳转到百度
stop
阻止事件冒泡(常用)
触发完按钮的事件,又会触发div的事件。事件一个接一个的发生了这就叫事件冒泡
在单机事件后加上stop即可阻止事件冒泡
once
事件只触发一次(常用)
本来是点一次弹一次,加上once后只会弹一次
captur
使用事件的捕获模式
事件流 分为 捕获 和 冒泡
self
只有event.target是当前操作的元素时才触发事件
<div class="box1" @click.capture="showMsg(1)">
div1
<div class="box2" @click="showMsg(2)">
div2
div>
div>
passive
先执行默认行为,后执行回调函数
1.Vue中常用的按键别名:
回车 => enter
删除 => delete(捕获“删除(delete)”和“退格(BackSpace)”键)
退出 => esc
空格 => space
换行 => tab(特殊,必须配合 keydown 去使用)
上 => up
下 => down
左 => left
右 => right
其他的键盘事件类似
2.Vue未提供别名的案件,可以使用按键原始的key值去绑定,但注意要转为kebab-case(短横线命名)
3.系统修饰键(用法特殊):ctrl、alt、shift、meta
(1)配合keyup使用:按下修饰键的同时,再按下其他键,随后释放其它键,事件才被触发。(此时的e.key值是其它键,而不是系统修饰键)
(2)配合keydown使用:正常触发事件。
修饰符小技巧:事件修饰符可以连着写
将数据展示到页面时要清楚,你模板里写的是指令还是插值
Vue官方建议组件模板应该质包含简单的表达式,复杂的表达式则应该重构为计算属性或方法
差值语法实现:
<div id="root">
姓:<input type="tex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type="text" v-model="lastName">
姓名:<span>{{firstName.slice(0,3)}}-{{lastName}}span>
div>
<script>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张', lastName: '三' }
})
script>
methods实现:
<div id="root">
姓:<input type="tex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type="text" v-model="lastName">
姓名:<span>{{fullName()}}span>
<button @click="fullName">点我button>
div>
<script>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张', lastName: '三' },
methods: {
fullName()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this.lastName } // this指向vm
}
})
script>
computed实现:
<div id="root">
姓:<input type="tex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type="text" v-model="lastName">
姓名:<span>{{fullName}}span>
div>
<script>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张', lastName: '三' },
computed: {
fullName: {
get() {
// 此处的this是vm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this.lastName
}
}
}
})
script>
对于Vue来说,data里的配置项就是属性 。
而计算属性,就是拿着写完的属性去加工计算,生成一个全新的属性。
计算属性直接被挂载到vm上,直接读取使用即可(_data里面没有计算属性)。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张',
lastName: '三'
},
computed: {
fullName: {
get() {
// 此处的this是vm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this.lastName;
}
}
}
})
get什么作用?
当有人读取fullName时,get就会被调用,且返回值就作为fullName的值。
(底层就是用Object.defineProperty的getter/setter实现的)
get什么时候被调用?
1.初次读取时会执行一次(往后就会取缓存里的数据)
2.所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被再次调用(所以不用担心修改了值还会从缓存里获取)
<div id="root">
<span>{{fullName}}span>
<span>{{fullName}}span>
<span>{{fullName}}span>
<span>{{fullName}}span>
div>
<script>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张',
lastName: '三'
},
computed: {
fullName: {
get() {
console.log('get被调用了'); // 只输出了一次 “get被调用了”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this.lastName
}
}
}
})
script>
set什么时候被调用?
当fullName被修改时。
如果计算属性要被修改,那必须写set函数去响应修改,且set中要引起计算时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
<script>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张',
lastName: '三'
},
computed: {
fullName: {
get() {
console.log('get被调用了'); // 只输出了一次 “get被调用了”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this.lastName
},
set(value) {
console.log('set', value);
// 格式:张-三
const arr = value.split('-');
this.firstName = arr[0];
this.lastName = arr[1];
}
}
}
})
script>
computed对比methods:
computed有缓存机制(复用),效率更高、调试方便(devtools上会有一个computed的分类)。
methods函数出现几次就调用几次,效率比较低。
一般来说计算属性是不修改的,更多是读取出来展示。
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简写,只有考虑读取,不考虑修改的时候才能用简写形式。
监视属性watch:
1.当被监视的属性变化时,回调函数自动调用,进行相关操作;
2.监视的属性必须存在,才能进行监视!!(除了data属性,computed属性也能监视)
3.监视的两种写法:
(1)new Vue时传入watch配置;
(2)通过vm.$watch监视;
(明确要监视哪些属性的时候用第一个。创建实例的时候不知道要监视谁,后续根据用户的一些行为然后才知道要监视哪个属性就用第二个)
watch配置属性:
immediate如果为true 代表如果在 wacth 里声明了之后,就会立即先去执行里面的handler方法
immediate (立即的) 初始化时让handlder调用一下
handler(newVal, oldVal) 当监视的属性发生改变的时候调用,参数可以拿到改变前后的值
deep 深度监听,可以监测多层级数据的改变
为什么配置项里的isHot不用加引号呢?
因为对象里的引号不用自己写,如果要用对象里的属性要加引号
1.Vue中的watch默认不监测对象内部值的变化(监测一层)
2.配置deep:true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变化(监测多层)
备注:
(1)Vue默认是可以监视到多层级数据的改变的(修改number.a页面发生改变可以看出)。但是watch属性默认是不可以的,要想可以就得打开深度监视(为了效率)。
(2)使用watch时根据数据的具体结果,决定是否采用深度监视。
那么怎么才能监视上呢?
在handler方法上面加上deep:true即可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isHot: true
},
computed: {
info() {
return this.isHot ? '炎热' : '凉爽';
}
},
methods: {
changeWeather() {
this.isHot = !this.isHot
}
},
watch: {
// 正常写法:
/* isHot: {
// immediate: true,
// deep:true,
handler(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isHot被修改了', newValue, oldValue);
}
}, */
// 简写:
isHot(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isHot被修改了', newValue, oldValue);
}
}
});
// 正常写法:
vm.$watch('isHot', {
// immediate: true,
// deep:true,
handler(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isHot被修改了', newValue, oldValue);
}
});
// 简写:
vm.$watch('isHot', function(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isHot被修改了', newValue, oldValue);
});
1.computed能完成的功能,watch都能完成。
2.watch能完成的功能,computed不一定能完成,例如:watch可以进行异步操作。(点击按钮让a过一秒+1,)
两个重要的小原则:
1.所有被Vue管理的函数,最好写成普通函数,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2.所有不被Vue所管理的函数(定时器的回调函数、ajax的回调函数、Promise的回调函数等),最好写成箭头函数,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class样式:
写法==:class=“xxx”== xxx可以是字符串、对象、数组。
字符串写法适用于:类名不确定,要动态获取。
对象写法适用于:要绑定多个样式,个数不确定,名字也不确定。
数组写法适用于:要绑定多个样式,个数确定,名字也确定,但不确定用不用。
style样式:
:style="{fontSize: xxx}"其中xxx是动态值。(注意样式名得是小驼峰)
:style="[a,b]"其中a、b是样式对象。
<div id="root">
<!-- 绑定class样式--字符串写法,适用于:样式的类名不确定,需要动态指定 -->
<div class="basic" :class="mood" @click="changeMood">{{name}}</div> <br/>
<!-- 绑定class样式--数组写法,适用于:要绑定的样式个数不确定、名字也不确定 -->
<div class="basic" :class="classArr">{{name}}</div> <br/>
<!-- 绑定class样式--对象写法,适用于:要绑定的样式个数确定、名字也确定,但要动态决定用不用 -->
<div class="basic" :class="classObj">{{name}}</div> <br/>
<!-- 绑定style样式--对象写法 -->
<div class="basic" :style="styleObj">{{name}}</div> <br/>
<!-- 绑定style样式--数组写法 -->
<div class="basic" :style="styleArr">{{name}}</div>
</div>
<script>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name: '尚硅谷',
mood: 'normal',
classArr: ['atguigu1', 'atguigu2', 'atguigu3'],
classObj: {
atguigu1: false,
atguigu2: false
},
styleObj: {
fontSize: '40px',
color: 'red'
},
styleObj2: {
backgroundColor: 'orange'
},
styleArr: [{
fontSize: '40px',
color: 'red'
}, {
backgroundColor: 'gray'
}]
},
methods: {
changeMood() {
const arr = ['normal', 'happy', 'sad'];
const index = Math.floor(Math.random() * 3);
this.mood = arr[index];
}
},
})
</script>
=== 等值等类型
v-if
用来控制页面元素是否展示
写法:
v-if="表达式"
v-else-if="表达式"
v-else="表达式"
适用于:切换频率较低的场景。
特点:不展示的DOM元素直接被移除。
注意:v-if可以和:v-else-if、v-else一起使用,但要求结构不能被“打断”。
v-show
写法:v-show=“表达式”
适用于:切换频率较高的场景。
特点:不展示的DOM元素未被移除,仅仅是使用样式隐藏掉
v-show底层指令其实就是调整display:none
v-if和template
面试题:react、vue中的key有什么作用?(key的内部原理)
1. 虚拟DOM中key的作用:
key是虚拟DOM对象的标识,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根据【新数据】生成【新的虚拟DOM】,
随后Vue进行【新虚拟DOM】与【旧虚拟DOM】的差异比较,比较规则如下:
2.对比规则:
(1).旧虚拟DOM中找到了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
①.若虚拟DOM中内容没变, 直接使用之前的真实DOM!
②.若虚拟DOM中内容变了, 则生成新的真实DOM,随后替换掉页面中之前的真实DOM。
(2).旧虚拟DOM中未找到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
创建新的真实DOM,随后渲染到到页面。
3. 用index作为key可能会引发的问题:
1. 若对数据进行:逆序添加、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
会产生没有必要的真实DOM更新 ==> 界面效果没问题, 但效率低。
2. 如果结构中还包含输入类的DOM:
会产生错误DOM更新 ==> 界面有问题。
4. 开发中如何选择key?:
1.最好使用每条数据的唯一标识作为key, 比如id、手机号、身份证号、学号等唯一值。
2.如果不存在对数据的逆序添加、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仅用于渲染列表用于展示,
使用index作为key是没有问题的。
immediate (立即的) 初始化时让handlder调用一下
简单来说,JSON.stringify () 就是将值转换为相应的 JSON 格式字符串。
v-model.trim用于去掉输入框内首尾空格
v-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且要给标签配置value值。
总结
v-model的三个修饰符:
lazy:失去焦点再收集数据
number:输入字符串转为有效的数字
trim:输入首尾空格过滤
1.作用:向其所在的节点中渲染文本内容。
2.与插值语法的区别:v-text会替换掉节点中的内容,{undefined{xx}}则不会。
<div id="root">
<div>你好,{{name}}div>
<div v-text="name">div>
<div v-text="str">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阻止 vue 在启动时生成生产提示。
new Vue({
el:'#root',
data:{
name:'张三',
str:'你好啊!
'
}
})
script>
1.作用:向指定节点中渲染包含html结构的内容。
2.与插值语法的区别:
v-html会替换掉节点中所有的内容,{{xx}}则不会。
v-html可以识别html结构。
3.严重注意:v-html有安全性问题!!!!
在网站上动态渲染任意HTML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导致XSS攻击。
一定要在可信的内容上使用v-html,永不要用在用户提交的内容上!
<div id="root">
<div>你好,{{name}}div>
<div v-html="str">div>
<div v-html="str2">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阻止 vue 在启动时生成生产提示。
new Vue({
el:'#root',
data:{
name:'张三',
str:'你好啊!
',
str2:'兄弟我找到你想要的资源了,快来!',
}
})
script>
<div id="root">
<h2 v-once>初始化的n值是:{{ n }}h2>
<h2>当前的n值是:{{ n }}h2>
<button @click="n++">点我n+1button>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阻止 vue 在启动时生成生产提示。
new Vue({
el:'#root',
data:{
n:1
}
})
script>
Vue 实例有⼀个完整的⽣命周期,也就是从new Vue()、初始化事件(.once事件)和生命周期、编译模版、挂载Dom -> 渲染、更新 -> 渲染、卸载 等⼀系列过程,称这是Vue的⽣命周期。
回调函数是你留个处理方法给事件,事件发生了以后会自动执行你留下调处理方法
钩子函数是好比找了个代理,监视事件是否发生,如果发生了这个代理就执行你的事件处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就是钩子函数
在某种意义上,回调函数做的处理过程跟钩子函数中要调用调方法一样
但是有一点: 钩子函数一般是由事件发生者提供的。直白了说,它留下一个钩子,这个钩子的作用就是钩住你的回调方法
==钩子函数是在一个事件触发的时候,在系统级捕获到了他,然后做一些操作。==一段用以处理系统消息的程序,用以处理系统消息的程序,是说钩子函数是用于处理系统消息的
建议自行观看,讲的很清晰
组件的思想,其实就封装。能很好的实现代码复用技术
代码复用是写一次处处用(通过引用的方式),代码复制是写一次复制一次
组件的定义
非单文件组件就是一个html页面里有多个组件
先来补充下template的功能
template用来定义html结构,其实``为模板字符串。它可以随意的换行
第一种情况,有 template:
如果 el 绑定的容器没有任何内容,就一个空壳子,但在 Vue 实例中写了 template,就会编译解析这个 template 里的内容,生成虚拟 DOM,最后将 虚拟 DOM 转为 真实 DOM 插入页面(其实就可以理解为 template 替代了 el 绑定的容器的内容)。
<div id="app">
</div>
<script>
new Vue({
el: '#app',
template:`
当前的n值是:{{n}}
`,
data: {
n:'1'
}
})
</script>
第二种情况,没有 template:
没有 template,就编译解析 el 绑定的容器,生成虚拟 DOM,后面就顺着生命周期执行下去
Vue中使用组件的三大步骤:
定义组件
使用Vue.extend(options)创建,其中options和new Vue(options)时传入的那个options几乎一样,但也有点区别;
区别如下:
el不要写,为什么? ——— 最终所有的组件都要经过一个vm的管理,由vm中的el决定服务哪个容器。
组件中定义的data必须写成函数,为什么? ———— 避免组件被复用时,数据存在引用关系。
讲解一下面试小问题:data必须写成函数:
这是 js 底层设计的原因:举个例子
对象形式
let data = {
a: 99,
b: 100
}
let x = data;
let y = data;
// x 和 y 引用的都是同一个对象,修改 x 的值, y 的值也会改变
x.a = 66;
console.loh(x); // a:66 b:100
console.log(y); // a:66 b:100
函数形式
其中data可省略
function data() {
return {
a: 99,
b: 100
}
}
let x = data();
let y = data();
console.log(x === y); // false
//函数每调用一次就创建一个新的对象返回给他们
备注:使用template可以配置组件结构。
创建一个组件案例:Vue.extend() 创建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第一步:创建school组件
const school = Vue.extend({
template:`
学校名称:{{schoolName}}
学校地址:{{address}}
`,
// el:'#root', //组件定义时,一定不要写el配置项,因为最终所有的组件都要被一个vm管理,由vm决定服务于哪个容器。
data(){
return {
schoolName:'尚硅谷',
address:'北京昌平'
}
},
methods: {
showName(){
alert(this.schoolName)
}
},
})
//第一步:创建student组件
const student = Vue.extend({
template:`
学生姓名:{{studentName}}
学生年龄:{{age}}
`,
data(){
return {
studentName:'张三',
age:18
}
}
})
//第一步:创建hello组件
const hello = Vue.extend({
template:`
你好啊!{{name}}
`,
data(){
return {
name:'Tom'
}
}
})
</script>
注册组件
局部注册
<script>
//创建vm
new Vue({
el: '#root',
data: {
msg:'你好啊!'
},
//第二步:注册组件(局部注册)
components: {
school: school,
student: student
// ES6简写形式
// school,
// student
}
})
</script>
全局注册
<script>
//第二步:全局注册组件
Vue.component('hello', hello)
</script>
写组件标签
<div id="root">
<hello>hello>
<hr>
<h1>{{msg}}h1>
<hr>
<school>school>
<hr>
<student>student>
div>
关于组件名:
一个单词组成:
多个单词组成:
备注:
(1).组件名尽可能回避HTML中已有的元素名称,例如:h2、H2都不行。
(2).可以使用name配置项指定组件在开发者工具中呈现的名字。
关于组件标签
第一种写法:
第二种写法:
备注:不用使用脚手架时,会导致后续组件不能渲染。
一个简写方式:
const school = Vue.extend(options) 可简写为:const school = options
<!-- 准备好一个容器-->
<div id="root">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阻止 vue 在启动时生成生产提示。
//定义student组件
const student = Vue.extend({
name:'student',
template:`
学生姓名:{{name}}
学生年龄:{{age}}
`,
data(){
return {
name:'尚硅谷',
age:18
}
}
})
//定义school组件
const school = Vue.extend({
name:'school',
template:`
学校名称:{{name}}
学校地址:{{address}}
`,
data(){
return {
name:'尚硅谷',
address:'北京'
}
},
// 注册组件(局部)
components:{
student
}
})
//定义hello组件
const hello = Vue.extend({
template:`{{msg}}
`,
data(){
return {
msg:'欢迎来到尚硅谷学习!'
}
}
})
//定义app组件
const app = Vue.extend({
template:`
`,
components:{
school,
hello
}
})
//创建vm
new Vue({
template:' ',
el:'#root',
//注册组件(局部)
components:{app}
})
</script>
school组件本质是一个名为VueComponent的构造函数,且不是程序员定义的,是Vue.extend生成的。
我们只需要写
或
,解析时会帮我们创建school组件的实例对象,即Vue帮我们执行的:new VueComponent(options)。
特别注意:每次调用Vue.extend,返回的都是一个全新的VueComponent!!!!(这个VueComponent可不是实例对象)
关于this指向:
组件配置中:data函数、methods中的函数、watch中的函数、computed中的函数 它们的this均是【VueComponent实例对象】。
new Vue(options)配置中:data函数、methods中的函数、watch中的函数、computed中的函数 它们的this均是【Vue实例对象】。
VueComponent的实例对象,以后简称vc(也可称之为:组件实例对象)。
Vue的实例对象,以后简称vm。
Vue 在哪管理 VueComponent?
单文件组件就是将一个组件的代码写在 .vue 这种格式的文件中,webpack 会将 .vue 文件解析成 html,css,js这些形式。
单文件组件写法介绍
School.vue
学校名称:{{name}}
学校地址:{{address}}
Student.vue
学生名称:{{name}}
学生地址:{{address}}
把组件写到App汇总组件里
App.vue
用来汇总所有的组件(大总管)
在入口文件main.js,通过template写组件标签
main.js
在这个文件里面创建 vue 实例
import App from './App.vue'
new Vue({
el:'#root',
template:`<App>App>`,
components:{App},
})
最后通过index.html页面来显示
引入vue.js文件和main.js文件即可
index.html
在这写 vue 要绑定的容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练习一下单文件组件的语法title>
head>
<body>
<div id="root">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ain.js">script>
body>
html>
打开index.html看下
es6不支持模块化语法,所以不显示。
我们下面用脚手架即可
安装node.js会自动安装npm命令
配置 npm 淘宝镜像: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使用前置:
第一步(没有安装过的执行):全局安装 @vue/cli
npm install -g @vue/cli
第二步:切换到要创建项目的目录,然后使用命令创建项目
vue create xxxxx
第三步:启动项目
npm run serve
脚手架创建成功
├── node_modules
├── public
│ ├── favicon.ico: 页签图标
│ └── index.html: 主页面
├── src
│ ├── assets: 存放静态资源
│ │ └── logo.png
│ │── component: 存放组件
│ │ └── HelloWorld.vue
│ │── App.vue: 汇总所有组件
│ │── main.js: 入口文件
├── .gitignore: git版本管制忽略的配置
├── babel.config.js: babel的配置文件
├── package.json: 应用包配置文件
├── README.md: 应用描述文件
├── package-lock.json:包版本控制文件
render: h => h(App) 它的作用就是将App汇总组件放入容器中
new Vue({
el: '#app',
// 使用组件
router,
store,
// 将App组件放入容器中
render: h => h(App)
})
更换我们前面写的组件看看能不能生效
使用 import 导入第三方库的时候不需要 加 ‘./’
导入我们自己写的:
import App from './App.vue'
导入第三方的
import Vue from 'vue'
不需要在 from ‘vue’ 加 ‘./’ 的原因是第三方库 node_modules 人家帮我们配置好了。
我们通过 import 导入第三方库,在第三方库的 package.json 文件中确定了我们引入的是哪个文件
vue.js与vue.runtime.xxx.js的区别:
vue.js是完整版的Vue,包含:核心功能+模板解析器。
vue.runtime.xxx.js是运行版的Vue,只包含:核心功能;没有模板解析器。
因为vue.runtime.xxx.js没有模板解析器,所以不能使用template配置项,需要使用render函数接
收到的createElement函数去指定具体内容。
Cookie是最早被提出来的本地存储方式,在此之前,服务端是无法判断网络中的两个请求是否是同一用户发起的,为解决这个问题,Cookie就出现了。Cookie 是存储在用户浏览器中的一段不超过 4 KB 的字符串。它由一个名称(Name)、一个值(Value)和其它几个用 于控制 Cookie 有效期、安全性、使用范围的可选属性组成。不同域名下的 Cookie 各自独立,每当客户端发起请求时,会自动把当前域名下所有未过期的 Cookie 一同发送到服务器。
Cookie的特性:
Cookie一旦创建成功,名称就无法修改
Cookie是无法跨域名的,也就是说a域名和b域名下的cookie是无法共享的,这也是由Cookie的隐私安全性决定的,这样就能够阻止非法获取其他网站的Cookie
每个域名下Cookie的数量不能超过20个,每个Cookie的大小不能超过4kb
有安全问题,如果Cookie被拦截了,那就可获得session的所有信息,即使加密也于事无补,无需知道cookie的意义,只要转发cookie就能达到目的
Cookie在请求一个新的页面的时候都会被发送过去
Cookie 在身份认证中的作用
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通过响应头的形式,向客户端发送一个身份认证的 Cookie,客户端会自动 将 Cookie 保存在浏览器中。
随后,当客户端浏览器每次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浏览器会自动将身份认证相关的 Cookie保存,通过请求头的形式发送给 服务器,服务器即可验明客户端的身份。
Cookie 不具有安全性
由于 Cookie 是存储在浏览器中的,而且浏览器也提供了读写 Cookie 的 API,因此 Cookie 很容易被伪造,不具有安全 性。因此不建议服务器将重要的隐私数据,通过 Cookie 的形式发送给浏览器。
注意:千万不要使用 Cookie 存储重要且隐私的数据!比如用户的身份信息、密码等。
Session是另一种记录客户状态的机制,不同的是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而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上。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把客户端信息以某种形式记录在服务器上。这就是Session。客户端再次访问时只需要从该Session中查找该客户的状态就可以了。session是一种特殊的cookie。cookie是保存在客户端的,而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
为什么要用session
由于cookie 是存在用户端,而且它本身存储的尺寸大小也有限,最关键是用户可以是可见的,并可以随意的修改,很不安全。那如何又要安全,又可以方便的全局读取信息呢?于是,这个时候,一种新的存储会话机制:session 诞生了
session原理
当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生成一份session保存在服务端,并将该数据(session)的id以cookie的形式传递给客户端;以后的每次请求,浏览器都会自动的携带cookie来访问服务器(session数据id)。
图示:
session 标准工作流程
LocalStorage是HTML5新引入的特性,由于有的时候我们存储的信息较大,Cookie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时候LocalStorage就派上用场了。
LocalStorage的优点:
LocalStorage的缺点:
LocalStorage的常用API:
// 保存数据到 localStorage
localStorage.setItem('key', 'value');
// 从 localStorage 获取数据
let data = localStorage.getItem('key');
// 从 localStorage 删除保存的数据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
// 从 localStorage 删除所有保存的数据
localStorage.clear();
// 获取某个索引的Key
localStorage.key(index)
LocalStorage的使用场景:
有些网站有换肤的功能,这时候就可以将换肤的信息存储在本地的LocalStorage中,当需要换肤的时候,直接操作LocalStorage即可
在网站中的用户浏览信息也会存储在LocalStorage中,还有网站的一些不常变动的个人信息等也可以存储在本地的LocalStorage中
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都是在HTML5才提出来的存储方案,SessionStorage 主要用于临时保存同一窗口(或标签页)的数据,刷新页面时不会删除,关闭窗口或标签页之后将会删除这些数据。
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对比:
SessionStorage的常用API:
// 保存数据到 sessionStorage
sessionStorage.setItem('key', 'value');
// 从 sessionStorage 获取数据
let data = sessionStorage.getItem('key');
// 从 sessionStorage 删除保存的数据
sessionStorage.removeItem('key');
// 从 sessionStorage 删除所有保存的数据
sessionStorage.clear();
// 获取某个索引的Key
sessionStorage.key(index)
SessionStorage的使用场景
由于SessionStorage具有时效性,所以可以用来存储一些网站的游客登录的信息,还有临时的浏览记录的信息。当关闭网站之后,这些信息也就随之消除了。
通用的 Ajax 请求库, 官方推荐,使用广泛
就是在vue发送ajax请求
vscode中使用node.js
如果遇见问题可以重启vscode即可
在Vue中实现集中式状态(数据)管理的一个Vue插件,对vue应用中多个组件的共享状态进行集中式的管理(读/写),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且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
多个组件需要共享数据时
理解: 一个路由(route)就是一组映射关系(key - value),多个路由需要路由器(router)进行管理。
前端路由:key是路径,value是组件。
npm i vue-router
Vue.use(VueRouter)
//引入VueRouter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引入Luyou 组件
import About from '../components/About'
import Home from '../components/Home'
//创建router实例对象,去管理一组一组的路由规则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path:'/about',
component:About
},
{
path:'/home',
component:Home
}
]
})
//暴露router
export default router
4.实现切换(active-class可配置高亮样式)
About
5.指定展示位置
routes:[
{
path:'/about',
component:About,
},
{
path:'/home',
component:Home,
children:[ //通过children配置子级路由
{
path:'news', //此处一定不要写:/news
component:News
},
{
path:'message',//此处一定不要写:/message
component:Message
}
]
}
]
2.跳转(要写完整路径):
News
3.指定展示位置
{
path:'/demo',
component:Demo,
children:[
{
path:'test',
component:Test,
children:[
{
name:'hello' //给路由命名
path:'welcome',
component:Hello,
}
]
}
]
}
跳转
跳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