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股强劲的浪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这个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创意致力于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升传统节日创新体验,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让更多年轻人乐于接受并助力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以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为触发点,将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适应新时代变化唤醒传统节日记忆,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与人民创意、联合新生代人气古风画师“呼葱觅蒜”(笔名,本名王晓艺)共同打造的首个「诗经」端午主题文化数字藏品将于6月3日端午节当天限量发布。这是中国诗词文化首次以原画动效在数字藏品的“舞台”亮相,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国家人文历史》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国内最权威的文史类杂志,在今年3月就曾以「诗经」为题推出了文化专刊,此次联合发起「诗经」端午主题文化数字藏品,也是《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向数字藏品领域进军的“开篇之作”。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500岁的「诗经」值得被铭记的不止是绝美诗词,其处处体现的生命意识、风骨气韵、家国情怀,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而当「诗经」的诗词还原成画面,其所描绘的情境,与当下端午节的文化氛围有异曲同工之处。以古诗词的文化之美,传递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塑造着影响至深的文化自信,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思接千古积蓄前行的力量。
人民创意此次发布的《采葛》《简兮》《采蘩》《二子乘舟》4幅数字藏品用独特的“钵山图绘”创作手法赋予经典诗词以现代灵魂,向人们展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华章,用数字化的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意活化,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通过数字传播向世人传递和表达。
跨越
数字藏品以文化为纽带连接世界
此次发布的「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选择在与诗经同样流传了上千年的端午节这天首发。该数字藏品用数字化提炼出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核,同时又将诗经的文化内涵注入数字藏品之中,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让人们在品味传统节日端午节意蕴的同时享受一场中华诗词文化带来的视觉和文化盛宴,通过购买收藏「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实现跨越历史、超越时代的价值共鸣。
「汴京十二时辰」数字藏品之“虞美人”“青玉案”
这是人民创意再次携手百度APP平台发布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数字藏品。此前发布的国内首个东方美学新IP「汴京十二时辰」数字藏品以六个词牌场景的方式连接宋朝美学,将宋代的诗意生活与现代化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出可记录、收藏与传承的文化数字藏品,一经发布反响热烈,上线秒磬。这说明,在当代文化自信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藏品已经成为年轻人在数字化世界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质,在「汴京十二时辰」数字藏品热卖的背后,可以看到他们对文化数字藏品未来价值的认可。
「汴京十二时辰」之“碧窗梦”“相见欢”“醉花阴”“如梦令”
作为人民日报旗下文化创意领域的跨界整合平台,人民创意顺应社会数字化趋势,以文化创意为驱动,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年轻的表达方式,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并在数字化文化构建、文化IP数字化应用、数字文化传播等方面深入探索,通过发布「汴京十二时辰」和「诗经」等系列主题文化数字藏品,将数字藏品和文化传承相结合,以新时代数字科技为手段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诗经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出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藏品,让他们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成为新文化传承者。
首创
以诗经文化激活数字藏品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化五千年发展中的文物瑰宝,蕴含着独特的东方魅力与美学价值,它是数字藏品灵感源泉。此次在端午节发布的「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是《诗经》首次作为数字藏品在传统诗词文化与数字化融合阶段的新探索。
乾隆御笔《诗经图》(局部)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前期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作,分《风》《雅》《颂》三部分,以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诗经》中的上百篇作品交织成为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先秦时代历史的立体图卷。它的每一篇作品都蕴含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
呼葱觅蒜为影视剧《知否》创作的插画作品
四幅数字藏品的灵感之源来自于诗经的《王风·采葛》《邶风·简兮》《召南·采蘩》《邶风·二子乘舟》四首诗词。曾受邀为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绘制海报,为热播影视剧《大话西游》《武林外传》《琅琊榜》《庆余年》等绘制插画的古风画师“呼葱觅蒜”用细腻的笔触,将中国山水画古典的形式、诗词中唯美的意境和内敛的情感,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将中国古典山水与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器皿相结合来诠释千百年前的诗经故事,让晦涩难懂的诗经变得立体、生动、鲜明。
在诗经中过端午,将端午节插艾草、裹角黍、赛龙舟、舞狮子、饮蒲酒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融于诗词之中,与「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开启一段充满国风韵味独特的“端午诗经之旅”,引领数字化世界的生力军—Z世代们穿越千年去领略《诗经》的风雅颂,让这部流传悠久的韵律在每个日夜都能给人以中华文化的情感共鸣,让历史通过这种方式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惊艳
4幅「诗经」数字藏品带来视觉盛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简兮简兮,方将万舞”“二子乘舟,泛泛其景”……这些来自《诗经》中经典的诗句把人们拉回到先秦时代先人们生活劳作的场景中,字里行间中的“诗意中国”无不令人陶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从诗经中“走出来”的数字藏品《采葛》,它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出处所在。在国风绘画的藏品中展现出中国诗词文化中独有的自然美与人文审美。它将千年前采葛、采萧、采艾的乡土情蕴,以及毫不掩饰的相思情绪用“钵山图绘”的方式进行现代表达,重现了千年前的先民在三月、三秋、三岁的时间流逝中,依然拥有对爱情无限向往的笃定。让人通过诗词在国风插画中所展现出来的真性情,去感受先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诗经·邶风·简兮》
围绕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精髓,通过现代审美再次创作的数字藏品《简兮》,以一场刚柔共济、气韵生动的上古时代舞蹈画作作为视觉焦点。在这幅作品中展现上古祭祀仪式中的神秘的舞蹈,万舞。舞者以龠、翟为舞具跳起勇猛有力的武舞与庄严优雅的文舞。让人们在数字藏品中寻觅出一些周制乐舞的模样,让手执舞具、乐器的“硕人”穿透岁月,翩然起舞,让这幅以诗经为灵感的古代乐舞数字藏品成为探究中华乐舞文化和远古文明的一扇窗口。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诗经》中有太多描绘兄弟亲情的场景,其中《邶风·二子乘舟》中太子伋与公子寿的兄弟情谊尤为动人。当二人乘着一叶扁舟缓缓逐流飘去,而岸上的人忍住忧伤,目送他们远去。在数字藏品《二子乘舟》的意境中,感受到诗词歌句展现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经的传颂给予了《二子乘舟》这套数字藏品源源不断的灵感。以舟船为载体,情意为依托,舟船意向从诗经中走进纪念屈原的龙舟文化,在如今人们通过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表达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对心系民生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的赞颂。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诗经·召南·采蘩》
祭祀向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活动,也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古人敬畏天地,不忘先祖的重要表现形式。诗经中的《召南·采蘩》就是一首描述女子在水沼边为祭祀采摘白蘩的场景。先秦时代采蘩女子曾经的真实生活用钵山图绘的创作手法,在《采蘩》这个数字作品中被完美还原,在“钵山”这一方天地中得以瞥见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祭祀屈原的民俗节日,祭祀与采摘艾蒿恰如其分地与诗经中采蘩的场景相对应,于是千年蕴含的生活智慧和文化《采蘩》这个数字藏品的串联下得以赓续绵延。
珍藏
端午节独家限量发售
「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将在端午节当天(6月3日)正式上线首发。《采葛》《简兮》《采蘩》《二子乘舟》4幅数字藏品于上午10:00至11:30依次发布,每30分钟发售一幅,每幅限量发售2999份。用户可在百度APP搜索「诗经」直达数字藏品页面进行收藏购买,此次发售仅针对安卓系统手机用户开放。 为了让更多用户通过数字化感受诗经字里行间中带来的文化意境,让文化通过数字化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此次,凡购买且集齐4款数字藏品,平台将随机抽取20位幸运用户,获得来自故宫文具的限量款好礼 “四时花景-果禽来熟款书签“一份。幸运用户名单将在6月6日公布在“百度超级链“公众号。在收藏「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的同时获得一份文化惊喜。
故宫博物院藏《豳风图》卷
人民创意再次推出的「诗经」主题文化数字藏品,将给数字藏品注入更多文化内涵,给这个全新的赛道赋予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历史文化”更多的灵感与思路,让它被更多年轻人理解和传承,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在打破时间、地域、代际壁垒后以新的方式广泛传播。人民创意将继续响应“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的表现形式“对话“,用文化IP+的方式赋能数字产业,通过数字化这个新时代文化“推进器”,不断推动数字文化跨界融合发展,让中国文化展现出新面貌、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