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

文章目录

系列目录与传送门

一、什么是RAM?什么是ROM?

二、块RAM和分布式RAM

2.1、BRAM

2.2、DRAM

2.3、使用建议

三、详解分布式RAM

四、实现方式

4.1、推断

4.2、原语

4.3、IP

4.4、仿真

五、应用


系列目录与传送门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目录与传送门


一、什么是RAM?什么是ROM?

        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首字母缩写。它是一种主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信息。信息可以是正在处理的数据或程序代码。它是一种读写存储器,这意味着它几乎可以同时存储(写入)和访问(读取)数据。但RAM是易失性或临时性存储器,即当电源被移除时其内容会被擦除。RAM是一种快速存取存储器,因为无论其物理位置如何,它都可以随时随机存储和访问数据。它存储启动设备所需的必要指令和处理器正在使用的数据。它通过在组件之间快速传输数据来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

        ROM,Read Only Memory,即只读存储器,也是一种主存储器,但它永久存储数据。它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当电源被移除时,其数据内容不会被擦除。顾名思义,它是只读存储器,这意味着数据不能更改,但可以访问任意次数。只能访问数据而不能写入数据。

        RAM和ROM都可以简单地视为一张表格,每个格子的内容就是其所存储的信息,而地址线则是寻找对应表格的“身份号码”。RAM可以对表格的内容进行读、写操作,而ROM只能对表格进行读操作,无法进行写操作。


二、块RAM和分布式RAM

        FGPA内部的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的概念是相对于块RAM(BRAM,Block RAM)来说的。物理上看,BRAM是fpga中固定存在的硬件资源,而DRAM则是使用逻辑单元LUT拼出来的,实际上算是LUT的延伸使用。


2.1、BRAM

        BRAM由一定数量固定大小的存储块构成的,使用BRAM不占用额外的逻辑资源,且速度快。但是使用的时候消耗的BRAM资源是其块大小的整数倍。如Xilinx7系列FPGA结构中每个BRAM有36Kbit的容量,既可以作为一个36Kbit的存储器使用,也可以拆分为两个独立的18Kbit存储器使用。反过来相邻两个BRAM可以结合起来实现72Kbit存储器。每个Block RAM都有两套访问存储器所需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信号等信号,因此其既可以作为单端口存储器,也可以作为双端口存储器。需要注意的时访问BRAM需要和时钟同步,异步访问是不支持的。


2.2、DRAM

        只有SLICEM里的查找表才可以用做DRAM,利用查找表为电路实现存储器,既可以实现芯片内部存储,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DRAM的特点是可以实现BRAM不能实现的异步访问。不过使用分布式RAM实现大规模的存储器会占用大量的LUT,可用来实现逻辑的查找表就会减少。因此建议仅在需要小规模存储器时,使用这种分布式RAM。


2.3、使用建议

        DRAM使用的是没有综合的LUT单元,而BRAM是块RAM,它的大小和位置是固定的。即使你只使用了一点点BRAM,综合后同样会消耗一整块RAM。BRAM是一列一列分布的,这样可能造成用户逻辑模块和BRAM直接的距离较长,延时较长,最终导致性能下降。如果使用到多个BRAM最好合理规划一下布局。

        较大的存储应用,建议用BRAM;零星的小应用,可以用DRAM。但这只是个一般原则,具体的使用得看整个设计中资源的冗余度和性能要求。


三、详解分布式RAM

        CLB(可配置逻辑单元,Configurable Logic Block)是FPGA底层的基本逻辑单元,由两个SLICE组成。SLICE的种类有两种:SLICEL与SLICEM: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张图片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2张图片

        SLICEL与SLICEM的组成大致相同,只有LUT6有区别。我们把两种LUT6放到一起来看看: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3张图片

        SLICEM中的LUT较SLICEL中的LUT,除了具备读总线A1~A6,还具有WE(写使能)、DI1~DI2(数据写入端口)和WA1~WA8(数据写地址端口),所以SLICEM还具备数据写入功能,这使得其可以作为分布式RAM和移位寄存器使用。 

        而SLICEL中的LUT只有地址线与输出,所以我们只能将其作为一个ROM使用,从而实现查找表功能。


        由于每个SLICEM中均有4个LUT,所以其资源可以实现以下形式的DRAM: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4张图片

其配置如下:

  • 单口RAM 
  • 双口RAM
  • 简单双端口
  • 四端口

(一)单口RAM:同步写、异步读,读写操作共用一组地址总线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5张图片


(二)双口RAM:一个端口用于同步写和异步读;一个端口用于异步读取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6张图片


(三)简单双端口:一个用于同步写的端口(从写端口没有数据输出/读端口);一个端口用于异步读取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7张图片


(四)四端口:一个用于同步写和异步读的端口;三个端口用于异步读取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8张图片


(五)更大深度的实现

        此外,可以通过多个LUT6+MUX的方式实现更大深度的DRAM。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9张图片

        128深度的DRAM,可以通过2个LUT6+1个MUX2实现,两个LUT6分别存储低64bit和高64bit的数据,通过MUX2来进行选取,从而拼接而成实现128深度的单口DRAM。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0张图片

        同样的,也可以使用相同的结构实现256深度的DRAM。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1张图片

        256深度的单口RAM则使用了4个LUT6+2个F7MUX+1个F8MUX,刚好是一个SLICEM里面的最大资源数量,所以单个SLICEM能实现的最大深度DRAM就是256*1的单口DRAM。


四、实现方式

        DRAM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实现,各种方法都有利弊,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需求及开发环境来灵活使用。


4.1、推断

        推断是指设计者使用符合规范的RTL代码,由综合工具(此文均指xilinx的vivado)自动推断出DRAM结构的方式。

        由于推断结果一般较为理想,因此建议采用推断,除非给定用例不受支持,或者无法在性能、面积或功耗方面实现足够的结果。在此类情况下,请尝试其它方法。推断 RAM 时,赛灵思建议您使用 Vivado 工具中提供的 HDL 模板。如前文所述,使用异步复位会给 RAM 推断造成不利影响,应避免使用。

(优点)

  • 便于移植
  • 便于读取和理解
  • 自我文档化
  • 快速仿真

(不足)

  • 不能访问所有可用的 RAM 配置
  • 结果可能并非最佳

        以下是64深度,6宽度的单端口DRAM的RTL代码实现方式:

module RTL_DRAM(
    input 			wclk,  			//input clk
    input [5:0]		addr, 			//input address
    input [5:0]		d,    			//input data
    input 			we,				//input write enable
    output [5:0]	o				//output 
);	
	
reg [5:0]	dram64x6 [63:0] ;		//64*6

always@(posedge wclk)	
    if(we)	dram64x6[addr] <= d;      

assign o = dram64x6[addr];

endmodule

        其写操作与时钟同步,而读操作则是异步。

        在FPGA上综合的结果如下: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2张图片

        由6个1宽度的64深度RAM级联组成,资源消耗则为6个LUT6,与理论情况一致。 


4.2、原语

        原语是xilinx提供的底层设计元素,类似于嵌入式开发中提供的底层库函数。针对DRAM的实现,xilinx同样提供了数个原语,如:RAM64X1S,RAM16X4S,RAM128X1D等,具体可查阅《UG799,Xilinx 7 Series FPGA and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 Libraries Guide for Schematic Designs》。需要注意的是,DRAM原语通常都是固定了位宽、深度和实现方式的,对于某些不符合深度、位宽的DRAM实现,则需要找更小的原语来实现。例如,原语无法直接实现64深度6位宽的单端口DRAM,只能通过6个64深度1位宽的单端口DRAM--RAM64X1S来实现。

(优点)

  • 对实现方案有最高控制权限 
  • 能访问块的各项功能

(不足)

  • 代码可移植性差
  • 功能和用途冗长繁琐,难以理解

        以下是64深度,6宽度的单端口DRAM的原语实现方式:

module PRIMATE_DRAM(
    input 			wclk,  			//input clk
    input [5:0]		addr, 			//input address
    input [5:0]		d,    			//input data
    input 			we,				//input write enable
    output [5:0]	o				//output 
);

RAM64X1S #(
  .INIT(64'h0000000000000000) // Initial contents of RAM
) RAM64X1S_inst0 (
	.A0		(addr[0]),      // Address[0] input bit
	.A1		(addr[1]),      // Address[1] input bit
	.A2		(addr[2]),      // Address[2] input bit
	.A3		(addr[3]),      // Address[3] input bit
	.A4		(addr[4]),      // Address[4] input bit
	.A5		(addr[5]),      // Address[5] input bit
	.D		(d[0]),        // 1-bit data input
	.O		(o[0]),        // 1-bit data output
	.WCLK	(wclk),  // Write clock input
	.WE		(we)       // Write enable input
);

RAM64X1S #(
  .INIT(64'h0000000000000000) // Initial contents of RAM
) RAM64X1S_inst1 (
	.A0		(addr[0]),      // Address[0] input bit
	.A1		(addr[1]),      // Address[1] input bit
	.A2		(addr[2]),      // Address[2] input bit
	.A3		(addr[3]),      // Address[3] input bit
	.A4		(addr[4]),      // Address[4] input bit
	.A5		(addr[5]),      // Address[5] input bit
	.D		(d[1]),        // 1-bit data input
	.O		(o[1]),        // 1-bit data output
	.WCLK	(wclk),  // Write clock input
	.WE		(we)       // Write enable input
);

RAM64X1S #(
  .INIT(64'h0000000000000000) // Initial contents of RAM
) RAM64X1S_inst2 (
	.A0		(addr[0]),      // Address[0] input bit
	.A1		(addr[1]),      // Address[1] input bit
	.A2		(addr[2]),      // Address[2] input bit
	.A3		(addr[3]),      // Address[3] input bit
	.A4		(addr[4]),      // Address[4] input bit
	.A5		(addr[5]),      // Address[5] input bit
	.D		(d[2]),        // 1-bit data input
	.O		(o[2]),        // 1-bit data output
	.WCLK	(wclk),  		// Write clock input
	.WE		(we)       		// Write enable input
);

RAM64X1S #(
  .INIT(64'h0000000000000000) // Initial contents of RAM
) RAM64X1S_inst3 (
	.A0		(addr[0]),      // Address[0] input bit
	.A1		(addr[1]),      // Address[1] input bit
	.A2		(addr[2]),      // Address[2] input bit
	.A3		(addr[3]),      // Address[3] input bit
	.A4		(addr[4]),      // Address[4] input bit
	.A5		(addr[5]),      // Address[5] input bit
	.D		(d[3]),        // 1-bit data input
	.O		(o[3]),        // 1-bit data output
	.WCLK	(wclk),  // Write clock input
	.WE		(we)       // Write enable input
);

RAM64X1S #(
  .INIT(64'h0000000000000000) // Initial contents of RAM
) RAM64X1S_inst4 (
	.A0		(addr[0]),      // Address[0] input bit
	.A1		(addr[1]),      // Address[1] input bit
	.A2		(addr[2]),      // Address[2] input bit
	.A3		(addr[3]),      // Address[3] input bit
	.A4		(addr[4]),      // Address[4] input bit
	.A5		(addr[5]),      // Address[5] input bit
	.D		(d[4]),        // 1-bit data input
	.O		(o[4]),        // 1-bit data output
	.WCLK	(wclk),  // Write clock input
	.WE		(we)       // Write enable input
);

RAM64X1S #(
  .INIT(64'h0000000000000000) // Initial contents of RAM
) RAM64X1S_inst5 (
	.A0		(addr[0]),      // Address[0] input bit
	.A1		(addr[1]),      // Address[1] input bit
	.A2		(addr[2]),      // Address[2] input bit
	.A3		(addr[3]),      // Address[3] input bit
	.A4		(addr[4]),      // Address[4] input bit
	.A5		(addr[5]),      // Address[5] input bit
	.D		(d[5]),        // 1-bit data input
	.O		(o[5]),        // 1-bit data output
	.WCLK	(wclk),  // Write clock input
	.WE		(we)       // Write enable input
);
	
endmodule

        综合结果与推断的结果基本一致。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3张图片

        资源使用情况也与推断的结果一致--由6个1宽度的64深度RAM级联组成,资源消耗则为6个LUT6,与理论情况一致。 

        可以看到采用原语的DRAM开发方式,需要对基础原语进行多次例化,虽然可以借用generate语法,但是仍然很麻烦。 


4.3、IP

        XILINX还提供了DRAM的IP供开发者使用,采用IP的开发方式,GUI程度高,开发简单,但是由于定制程度高,所以可移植性也一般。

(优点)

  • 在使用多个组件时一般能提供更优化的结果
  • 易于指定和配置

(不足)

  • 代码可移植性差
  • 需要管理核

        DRAM的IP核全称为Distributed Memory Generator,其使用较为简单,接下来我们采用IP核配置一个64深度的6位宽单端口DRAM,配置过程如下:

(第一页)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4张图片

(第二页)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5张图片

(第三页)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6张图片

        接下来综合,再根据veo文件提供的例化模板,编写RTL对IP核进行例化:

module IP_DRAM(
    input 			wclk,  			//input clk
    input [5:0]		addr, 			//input address
    input [5:0]		d,    			//input data
    input 			we,				//input write enable
    output [5:0]	o				//output 
);
	
//例化DRAM IP核	
dram_64x6 dram_64x6_inst (
  .a	(addr),     // input wire [5 : 0] a
  .d	(d),      	// input wire [5 : 0] d
  .clk	(wclk),  	// input wire clk
  .we	(we),    	// input wire we
  .spo	(o)  		// output wire [5 : 0] spo
);
	
endmodule

        综合结果,资源消耗均与上述两种方法一致。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7张图片


4.4、仿真

        我们将三种实现DRAM的模块例化到同一个顶层文件,再编写testbench对其仿真,实现功能:先往地址0-63写入数据0-63,再从地址0-63读出数据,观察写、读数据是否一致。

        顶层文件:

module test(
    input 			wclk,  			//input clk
    input [5:0]		addr, 			//input address
    input [5:0]		d,    			//input data
    input 			we,				//input write enable
    output [5:0]	o_rtl,
    output [5:0]	o_primate,
    output [5:0]	o_ip
);

//例化RTL型
RTL_DRAM	RTL_DRAM_inst(
    .wclk	(wclk	),  	//input clk
    .addr	(addr	), 		//input address
    .d		(d		),		//input data
    .we		(we		),		//input write enable
    .o		(o_rtl	)		//output 
);

//例化原语型
PRIMATE_DRAM	PRIMATE_DRAM_inst(
    .wclk	(wclk	),  	//input clk
    .addr	(addr	), 		//input address
    .d		(d		),		//input data
    .we		(we		),		//input write enable
    .o		(o_primate)		//output 
);

//例化IP型
IP_DRAM	IP_DRAM_inst(
    .wclk	(wclk	),  	//input clk
    .addr	(addr	), 		//input address
    .d		(d		),		//input data
    .we		(we		),		//input write enable
    .o		(o_ip	)		//output 
);
	
endmodule

        testbench:

`timescale 1ns / 1ns
module tb_test();
    
reg 			wclk;  			//input clk
reg [5:0]		addr; 			//input address
reg [5:0]		d;    			//input data
reg 			we;				//input write enable
wire [5:0]		o_rtl;
wire [5:0]		o_primate;
wire [5:0]		o_ip;

//例化test模块
test	test_inst(
    .wclk		(wclk		),  	//input clk
    .addr		(addr		), 		//input address
    .d			(d			),		//input data
    .we			(we			),		//input write enable
    .o_rtl		(o_rtl		),		//output 
    .o_primate	(o_primate	),		//output 
    .o_ip		(o_ip		)		//output 
);

initial begin
    wclk =0;
	we =1;
	d = 0;
	addr = 0;
	wait(d == 6'd63);#10 we =0;	

end

always	#5 wclk = ~wclk;

always @(posedge wclk)begin
	d <= d+1;
	addr <= addr+1;	
end

endmodule

 仿真结果如下:与设想情况一致。

从底层结构开始学习FPGA----分布式RAM(DRAM,Distributed RAM)_第18张图片


五、应用

        分布式RAM提供了对非常小的数组使用存储元素和对较大数组使用BRAM之间的权衡。建议尽可能地使用RTL方式推断内存,以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分布式RAM也可以通过原语实例化或使用IP来生成。

        一般来说,分布式RAM应该用于所有深度为64位或更少的情况,除非设备缺少SLICEM或逻辑资源。因为分布式RAM在资源、性能和功能方面更高效。

        对于大于64位但小于或等于128位的深度,使用最佳资源的决定取决于以下因素:

  • 额外块ram的可用性。如果不可用,就使用分布式RAM。
  • 延迟的要求。如果需要异步读功能,则必须使用分布式ram。
  • 数据宽度。宽度大于16位应该使用块RAM,如果可以的话。
  • 必要的性能要求。寄存的分布式ram通常比Bram有更短的Tco时间和更少的布局限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4】7系列FPGA结构,fpga开发,ram,DRAM,分布式RAM,C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