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 存放普通用户可执行的指令,即使在单用户模式下也能够执行处理
/boot 开机引导目录,包括Linux内核文件与开机所需要的文件
/dev 设备目录,所有的硬件设备及周边均放置在这个设备目录中
/etc 各种配置文件目录,大部分配置属性均存放在这里
/home 这里主要存放你的个人数据,具体每个用户的设置文件
/lib 开机时常用的动态链接库32位,bin及sbin指令也会调用对应的lib库
/lib64 开机时常用的动态链接库64位,bin及sbin指令也会调用对应的lib库
/media 可移除设备挂载目录,类似软盘 U盘 光盘等临时挂放目录
/mnt 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额外的设备可挂载在这里,相对临时而言
/opt 第三方软件安装目录,现在习惯性的放置在/usr/local中
/proc 虚拟文件系统,通常是内存中的映射,特别在误删除数据文件后,只要系统不重启,有很大几率找回
/root 系统管理员主目录,除root之外,其他用户均放置在/home目录下
/run 系统运行是所需文件,以前防止在/var/run中,后来拆分成独立的/run目录
/sbin 只有root才能运行的管理指令,跟bin类似,但只属于root管理员
/srv 服务启动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
/sys 跟proc一样虚拟文件系统,记录核心系统硬件信息
/tmp 存放临时文件目录,所有用户对该目录均可读写
/usr 应用程序放置目录
/var 存放系统执行过程经常改变的文件
/vmlinuz 是可引导的,压缩的linux内核,“vm”代表的“virtual memory”,一般是一个软连接
/lost+found 存放文件系统错误导致文件丢失后找回数据的
"""其他重要目录 /var/log,存放系统日志信息:"""
/var/log/message 系统启动后的信息和错误日志,是Linux中最常用的日志之一
/var/log/secure 与安全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maillog 与邮件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cron 与定时任务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spooler 与UUCP和news设备相关的日志信息
/var/log/boot.log 守护进程启动和停止相关的日志消息
示例:root@app00:~#
root //用户名,root为超级用户
@ //分隔符
app00 //主机名称
~ //当前所在目录,默认用户目录为~,会随着目录切换而变化,例如:(root@app00:/bin# ,当前位置在bin目录下)
# //表示当前用户是超级用户,普通用户为$,例如:("yao@app00:/root$" ,表示使用用户"yao"访问/root文件夹)
示例:命令体 [选项] [命令的参数,命令的对象] []代表可有可无
cat -A test.txt
head -n 10 test.txt
其他:如何获得命令的帮助?
1. 命令 -h 或 命令 --h
2. man 命令
3. info info是GNU的超文本帮助系统
4. help 命令
(1)主流包管理器 Linux软件包管理
deb
格式的软件包。Ubuntu dpkg使用详解(2)软件包的依赖
软件包之间可能存在依赖关系,甚至循环依赖,即:A包依赖B包,B包依赖C包,C包依赖A包 安装软件包时,会因为缺少依赖的包,而导致安装包失败。解决依赖包管理工具:
(3)相关文档
【1】包管理器的进化 - 知乎
【2】技术|Linux 黑话解释:什么是包管理器?它是如何工作的?
【3】Linux软件包管理系统 – 标点符
CPU架构是CPU厂商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CPU的重要标示。目前市面上的CPU指令集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一个是intel、AMD为首的复杂指令集CPU,另一个是以IBM、ARM 为首的精简指令集CPU。两个不同品牌的CPU,其产品的架构也不相同,例如,Intel、AMD的CPU是X86架构的,而IBM公司的CPU是 PowerPC架构,ARM公司是ARM架构 。
1. 主要架构:X86、ARM、MIPS、PowerPC、SPARC:
其中X86架构:IA、IA-32、IA-64、X86-32、X86-64、AMD64、Intel64
2. 指令集:CISC(复杂指令集)、RISC(精简指令集)、EPIC(显式并行指令集)、VLIW(超长指令集)
(1)立刻关机
shutdown -h now 或者 poweroff
(2)两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h 2
(3)立刻重启
shutdown -r now 或者 reboot
(4)两分钟后重启
shutdown -r 2
ifconfig --help //查看 ifconfig 命令的用法
man shutdown //打开命令说明后,可按"q"键退出
useradd -d /home/newuser newuser(设定了该用户的主目录和用户名)
passwd newuser
lscpu:
Architecture: #架构
CPU(s): #逻辑cpu颗数
Thread(s) per core: #每个核心线程
Core(s) per socket: #每个cpu插槽核数/每颗物理cpu核数
CPU socket(s): #cpu插槽数
Vendor ID: #cpu厂商ID
CPU family: #cpu系列
Model: #型号
Stepping: #步进
CPU MHz: #cpu主频
Virtualization: #cpu支持的虚拟化技术
L1d cache: #一级缓存(google了下,这具体表示表示cpu的L1数据缓存)
L1i cache: #一级缓存(具体为L1指令缓存)
L2 cache: #二级缓存
cat /proc/cpuinfo #查看每个CPU详细信息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bin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bin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或者使用命令:cd ..
cd ~ //切换到home目录
cd - //切换到上次访问的目录
cd xx(文件夹名) //切换到本目录下的名为xx的文件目录,如果目录不存在报错
cd /xxx/xx/x //可以输入完整的路径,直接切换到目标目录,输入过程中可以使用tab键快速补全
cd *123 //模糊匹配,切换到目标文件夹,例如cd dafsfdgfgf123 等价于 cd *123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a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包括隐藏的文件)
ls -l //列表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列表查看,更多信息),与"ll"效果一样
ls /bin //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lR test/|grep "^-" |wc -l //统计出test文件夹中文件的个数
mkdir -p file //当前目录创建file文件夹,若存在则不创建
mkdir /home/file{1..3} //指定目录创建文件夹file1、file2、file3
mkdir -m 777 file //创建权限为777的目录
rm 文件名/文件夹名 //删除当前目录的的文件(询问)
rm -f 文件名/文件夹名 //删除当前目录的的文件(不询问)
rm -rf */文件夹名 //删除当前目录所有文件夹或某个文件夹、包括其内子文件夹和文件
mv 当前目录名 新目录名 //修改目录名,同样适用与文件操作=rename命令
mv -r /usr/tmp/tool /opt //递归剪切目录中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mv test1.txt test2.txt file1/ //移动test1、2到文件夹file1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更新(update)
cp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a:相当于 -d、-p、-r 选项的集合;
-d:如果源文件为软链接(对硬链接无效),则复制出的目标文件也为软链接;
-i:询问,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会询问是否覆盖;
-l:把目标文件建立为源文件的硬链接文件,而不是复制源文件;
-s:把目标文件建立为源文件的软链接文件,而不是复制源文件;
-p:复制后目标文件保留源文件的属性(包括所有者、所属组、权限和时间);
-r:递归复制,用于复制目录;
-u:若目标文件比源文件有差异,则使用该选项可以更新目标文件,此选项可用于对文件的升级和备用。
cp –r test/ newtest //将当前目录 test/ 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新目录 newtest下
ls |head -n 100 |xargs -n1 -P 1 -i cp {} /home //将当前目录下100文件复制到home目录
find /bin -name 'a*' //查找/bin目录下的所有以a开头的文件或者目录
find . -type f //将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列出
find . -name "*.c" //将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后缀为 .c 的文件列出来
touch a.txt //创建文件(文件不存在),若文件存在,将文件时间属性修改为当前系统时间
: > a.txt //将文件置空 等价于直接 xxx > a.txt
vi 文件名 //打开需要编辑的文件
--进入后,操作界面有三种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命令模式
-刚进入文件就是命令模式,通过方向键控制光标位置,
-使用命令"dd"删除当前整行
-使用命令"/字段"进行查找
-按"i"在光标所在字符前开始插入
-按"a"在光标所在字符后开始插入
-按"o"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另起一新行插入
-按":"进入底行模式
插入模式
-此时可以对文件内容进行编辑,左下角会显示 "-- 插入 --""
-按"ESC"进入底行模式
底行模式
-退出编辑: :q
-强制退出: :q!
-保存并退出: :wq
## 操作步骤示例 ##
1.保存文件:按"ESC" -> 输入":" -> 输入"wq",回车 //保存并退出编辑
2.取消操作:按"ESC" -> 输入":" -> 输入"q!",回车 //撤销本次修改并退出编辑
## 补充 ##
vim +10 filename.txt //打开文件并跳到第10行
vim -R /etc/passwd //以只读模式打开文件
cat、less、more、head、tail
.zip、.rar //windows系统中压缩文件的扩展名
.tar //Linux中打包文件的扩展名
.gz //Linux中压缩文件的扩展名
.tar.gz //Linux中打包并压缩文件的扩展名
.7z //其他压缩方式
yum -y install zip unzip #在linux中安装zip 、unzip
zip -P 密码 -r A.zip file1/* #按照原来目录,加密压缩文件夹
unzip /root/jieya aaa.zip #解压zip压缩文件
unzip -O GBK file.zip #原来在windows上的zip文件, 在CentOS上使用unzip直接解压会显示乱码,因为windows简体中文版的操作系统一般上用的是GBK编码, 所以会导致这个问题
#安装
wget http://www.rarlab.com/rar/rarlinux-x64-5.0.0.tar.gz
tar -zxvf rarlinux-x64-5.0.0.tar.gz
mv rar /opt/
cd /opt/rar/
make && make install
unrar e test.rar DestPath #解压(会在把当前压缩包内容解压到当前目录内,容易造成解压内容和当前目录原文件混合,不容易区分,不建议使用)
unrar x test.rar DestPath #解压(会在当前解压目录内产生一个以压缩包名字命名的目录,目录内是解压内容,推荐使用
#centos7安装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um install p7zip
#分卷压缩
7z a name.7z filename -v10m
#普通压缩
7za a -pvirus -t7z xxx.7z ./*
https://blog.csdn.net/liaowenxiong/article/details/117447893
#解压
7za e -ofile/ ransom.zip #解压到指定目录
7za x ABC.7z -r -o./ #-r 表示递归解压缩所有的子目录;参数 e 也是解压缩文件,但其会将所有文件都解压到根下,而不是自己原有的目录下(x代表解压缩文件,并且是按原始目录树解压)
参考文献:https://blog.csdn.net/lyblyblyblin/article/details/68485625?spm
#批量解压
ls |xargs -i -n1 echo {} |awk -F '.' '{print $1}' |xargs -n1 -t -i 7za x -pvirus {}.7z -r -o./{}
sudo apt-get install p7zip-full p7zip-rar
sudo yum install p7zip p7zip-plugins
7z a yajiu.7z *.jpg
7z x -y -p密码 压缩包 -o文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