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前言:经过前几篇的总结,JavaWeb的基础都学差不多了,今天来说下JavaWeb另一个基础Cookie&Session。
会话:用户打开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的资源,会话建立,直到有一方断开连接,会话结束。在一次会话中可以包含多次请求和响应。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会话的结束条件是:服务器断开或浏览器关闭。
下面是会话的过程:
从浏览器发出请求到服务端响应数据给前端之后,一次会话(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就被建立了。
会话被建立后,如果浏览器或服务端都没有被关闭,则会话就会持续建立着。
浏览器和服务器就可以继续使用该会话进行请求发送和响应,直到浏览器关闭或服务器关闭。
会话跟踪:一种维护浏览器状态的方法,服务器需要识别多次请求是否来自于同一浏览器,以便在同一次会话的多次请求间共享数据。其中常用的会话跟踪技术是Cookie与Session;
下面是会话跟踪的过程:
服务器会收到多个请求,这多个请求可能来自多个浏览器。
服务器需要用来识别请求是否来自同一个浏览器,若是则继续进行之前的会话。
服务器识别浏览器后就可以在同一个会话中多次请求之间继续来共享数据。
Cookie:客户端会话技术,将数据保存到客户端。在以后的访问中,程序把每个用户的数据以cookie的形式写给用户各自的浏览器。当用户使用浏览器再去访问服务器中的web资源时,就会带着各自的数据去访问服务器。
服务端提供了两个Servlet,分别是ServletA和ServletB。
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1给服务端,服务端ServletA接收请求并进行业务处理。
服务端ServletA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创建一个Cookie对象并将username=ls的数据存入Cookie。
服务端ServletA在响应数据的时候,会把Cookie对象响应给浏览器。
浏览器接收到响应数据,会把Cookie对象中的数据存储在浏览器内存中,此时浏览器和服务端就建立了一次会话。
在同一次会话中浏览器再次发送HTTP请求2给服务端ServletB,浏览器会携带Cookie对象中的所有数据。
ServletB接收到请求和数据后,就可以获取到存储在Cookie对象中的数据,这样同一个会话中的多次请求之间就实现了数据共享。
对于Cookie的操作主要分两大类,本别是发送Cookie和获取Cookie。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key","value");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下面是具体的实现代码:
@WebServlet("/aServlet")
public class A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发送Cookie
//1. 创建Cookie对象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username","ls");
//2. 发送Cookie,response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this.doGet(request, response);
}
}
获取客户端携带的所有Cookie,使用request对象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遍历数组,获取每一个Cookie对象:
for(Cookie cookie:Cookies){
//用增强for循环接收每个cookie
}
使用Cookie对象方法获取数据
cookie.getName();//获取cookie的键
cookie.getValue();//获取cookie的值
合在一起使用就是:
//获取Cookie
//1. 获取Cookie数组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2. 遍历数组
for (Cookie cookie : cookies) {
//3. 获取数据
String name = cookie.getName();
String value = cookie.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name+":"+value);
break;
}
对于ServletA响应数据的时候,Tomcat服务器都是基于HTTP协议来响应数据
当Tomcat发现后端要返回的是一个Cookie对象之后,Tomcat就会在响应头中添加一行数据Set-Cookie:username=ls;
浏览器获取到响应结果后,从响应头中就可以获取到对应值username=ls,并将数据存储在浏览器的内存中
浏览器再次发送请求给ServletB的时候,浏览器会自动在请求头中添加username=ls发送给服务端ServletB
Request对象会把请求头中Cookie对应的值封装成一个个Cookie对象,最终形成一个数组
ServletB通过Request对象获取到Cookie[]后,就可以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
在Cookie中不能直接存储中文,若需要存储需要对中文进行编码和解码。
具体步骤:
String str = URLEncoder.encode("中文", "UTF-8");
String str = URLDecoder.decode(value,"UTF-8");//value是从请求携带的Cookie中取到的数据
在一次会话结束后Cookie就会消失,若我们需要长久的进行保存,则需要我们自行设置存活时间。
cookie.setMaxAge(60*60*24*7);//时间为一周(设置时间的单位为秒)
Session:服务端会话跟踪技术,将数据保存到服务端。
下面是Session的特点
Session是存储在服务端而Cookie是存储在客户端
存储在客户端的数据容易被窃取和截获,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存储在服务端的数据相比于客户端来说就更安全
具体的使用步骤为:
获取Session对象,使用的是request对象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对象提供的功能:
存储数据到 session 域中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o);
根据 key,获取值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g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o);
根据 key,删除该键值对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
Session是基于Cookie实现的
:
的格式添加到请求头中并发送给服务器Tomcat销毁有两种方法:
区别:
存储位置:Cookie 是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Session 将数据存储在服务端
安全性:Cookie不安全,Session安全
数据大小:Cookie最大3KB,Session无大小限制
存储时间:Cookie可以通过setMaxAge()长期存储,Session默认30分钟
服务器性能:Cookie不占服务器资源,Session占用服务器资源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