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对于spring生命周期的总结很多,对初学者来说看起来眼花缭乱,实际上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只有四个阶段。把这四个阶段和每个阶段对应的扩展点糅合在一起虽然没有问题,但是这样非常凌乱,难以记忆。要彻底搞清楚Spring的生命周期,首先要把这四个阶段牢牢记住。实例化和属性赋值对应构造方法和setter方法的注入,初始化和销毁是用户能自定义扩展的两个阶段。在这四步之间穿插的各种扩展点,稍后会讲。
用一张图就能贯穿我们将要学习的spring生命周期全流程
元信息的配置和解析是一块很大的内容,后续还会专门开一篇章节分析其中的逻辑,本节只是基本介绍一下有那些类型和方案。
有三种面向资源的bean定义信息读取方式,由于不常用,可以忽略groovy的方式。
XML方式配置
定义bean
注册bea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beanFactory = new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 实例化 基于properties资源的 BeanDefinitionReader XmlBeanDefinitionReader beanDefinitionReader = new XmlBeanDefinitionReader(beanFactory); String location = "/META-INF/dependency-lookup-context.xml"; // 加载 Properties 文件,用resource的方式可以避免乱码 // 指定字符编码 UTF-8 Resource resource = new ClassPathResource(location); EncodedResource encodedResource = new EncodedResource(resource, "UTF-8"); int beanNumbers = beanDefinitionReader.loadBeanDefinitions(encodedResource); System.out.printf("已加载的 BeanDefinition 数量: %d%n", beanNumbers); // 通过 bean id 和类型进行依赖查找 User user = beanFactory.getBean("user", User.class); System.out.println(user); }
Propeties配置
定义bean
注册bean定义信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beanFactory = new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 实例化 基于properties资源的 BeanDefinitionReader PropertiesBeanDefinitionReader beanDefinitionReader = new PropertiesBeanDefinitionReader(beanFactory); String location = "/META-INF/user-bean.properties"; // 加载 Properties 文件,用resource的方式可以避免乱码 // 指定字符编码 UTF-8 Resource resource = new ClassPathResource(location); EncodedResource encodedResource = new EncodedResource(resource, "UTF-8"); int beanNumbers = beanDefinitionReader.loadBeanDefinitions(encodedResource); System.out.printf("已加载的 BeanDefinition 数量: %d%n", beanNumbers); // 通过 bean id 和类型进行依赖查找 User user = beanFactory.getBean("user", User.class); System.out.println(user); }
命名方式
可以指定bean的名称
BeanDefinitionBuilder#registerBeanDefinition
非命名方式
不指定bean的名称,用spring默认的bean名称生成
BeanDefinitionReaderUtils.registerWithGeneratedName
配置类方式
AnnotatedBeanDefinitionReader.regist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AwareConfig.class); //命名方式 registerBeanDefinition(context,"user"); //非命名方式 registerBeanDefinition(context); //配置类方式 context.register(Student.class); MapbeansOfType = context.getBeansOfType(Student.class); System.out.println(beansOfType); } 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BeanDefini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String beanName){ BeanDefinitionBuilder beanDefinitionBuilder =BeanDefinitionBuilder.genericBeanDefinition(Student.class); beanDefinitionBuilder.addPropertyValue("name","zzb") .addPropertyValue("age",18); if(StringUtils.isEmpty(beanName)){ //非命名方式 BeanDefinitionReaderUtils.registerWithGeneratedName(beanDefinitionBuilder.getBeanDefinition(),context); }else { //命名方式 context.registerBeanDefinition(beanName,beanDefinitionBuilder.getBeanDefinition()); } } 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BeanDefini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registerBeanDefinition(context,null); }
针对资源的解析
有两个解析器XmlBeanDefinitionReader
和 PropertiesBeanDefinitionReader
他们都继承于AbstractBeanDefinitionReader
针对于注解的解析
有AnnotatedBeanDefinitionReader
他不继承与任何类,因为注解的扫描和资源的扫描是完全不同的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上下文中默认的reader就是AnnotatedBeanDefinitionReader
我们的ioc容器支持定义信息的直接注册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registerBeanDefinition
这里注意一点,为什么有了map还需要有个names的集合,是为了保证bean注册的顺序性,这样之后就能顺序的获取bean的定义信息了。
在我们注入的类如果出现了继承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读取父类的BeanDifinition配置合并到子类来。
再什么时候会进行BeanDifinition的合并呢?
其实在BeanDifinition注册的时候,还不会进行合并,只有在第一次实例化bean的时候才会将BeanDifinition合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把合并这一小节放在元信息注册的后面。
下图所有的方法都属于AbstractBeanFactory
这里mergedBeanDefinitions
字段做了一层对bean定义的缓存,如果有就不需要再去merge一遍了。
深入下去看所有生成的定义信息,默认都是GenericBeanDefinition
如果没有parent的话,就直接包装成一个新的RootBeanDefinition
就返回了。
如果是有父节点的,就会递归去先加载父节点的定义信息,最终还是包装成RootBeanDefinition
返回。
这里会将父节点信息copy一份,然后再用子节点的信息去覆盖父节点的一些属性,比如override方法,比如一些基本属性,点进去看自行了解AbstractBeanDefinition#overrideFrom
我们的bean在定义的时候,他的beanClass 都是string类型的一个描述字段,那么他是什么时候转为Class类型的呢?
在创建单例bean时
可以看到这里会针对jdk规范做一些安全校验,但是我们一般都没用到,可以选择跳过
拿着AbstractBeanFactory的classloader去找到自己的类类型,并且更新自己的beanClass属性由string变成具体的class类型
知道了bean的class类型,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实例化了
实现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接口重写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就可以截断bean的实例化,返回一个新对象
返回的不为null,就会跳过createBean步骤
实例化的核心是该用无参实例化还是构造器实例化,如果用了构造器实例化其中传入的内容是以参数为准还是以bean类型为准去进行依赖查找。可以自行搭配源码探索
并且可以参考spring反射拿到参数名的方式。
实现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接口重写postProcessAfterInstantiation
方法,在bean实例化后,属性注入前,进行截断,阻止属性的注入。
实现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接口重写postProcessProperties
方法,在bean实例化后,属性注入前,可以根据属性描述,动态的新增,删除,修改一些属性。
初始化中会涉及大量的后置处理器和aware接口回调
所有的初始化逻辑都会在》实例化后》属性赋值后》初始化
实现BeanPostProcessor
的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的bean会被会执行该方法,返回的对象会替换原有的实例化后的bean。
bean的初始化会做以下三件事
@PostConstruct
实际上@PostConstruct 这个方法是靠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实现的,而这个类实在bean的初始化前就进行的回调
实现InitializingBean
的afterPropertiesSet
方法
自定义初始化
有指定初始化方法的,就会回调bena内的方法
回调位置
初始化完成是bean生成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道关口,并且这个回调必须是显示调用了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preInstantiateSingletons的方法,对单例bean进行一个提前的初始化
beanFactory.destroySingletons()当调用这个方法后,会做的一些事情
将所有容器中的单例bean相关信息移除,回调所有相关的后置处理器和bean的销毁方法。
销毁中有三个回调
@PreDestroy其实也是包装在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中回调的bean销毁的后置处理器,先后顺序就看后置处理器注册时候的顺序了
先后顺序,可以从图中看出
DisposableBean
指定的销毁
关闭spring容器并不会立刻进行垃圾回收,需要等待系统GC,我们也可以手动调用系统的GC。
为了验证是否真的被gc,我们还可以让ben重写finalize()方法,看看对应的情况。
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和多个扩展点。扩展点又可以分为影响多个Bean和影响单个Bean。整理如下:
四个阶段
多个扩展点
参考博客